邓小平曾开玩笑地以水浒中的梁山好汉评价四川四个区的书记,说川西李井泉是豹子头林冲,川南李大章是黑旋风李逵,川东谢富治是霹雳火秦明,而川北胡耀邦则是大刀关胜。但在各地的区县部门干部之间,大多叫胡耀邦“小钢炮”。
上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西南局以及毛泽东、邓小平对在川北工作的胡耀邦加以肯定、表彰的电文共计20余件。那么,胡耀邦是怎样进入毛泽东、邓小平视野的?
初见毛泽东,胡耀邦12岁
毛泽东是胡耀邦最早认识的中共领导人之一。而胡耀邦初见毛泽东时只有12岁,还是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里仁小学的学生。
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将起义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共3个团。他亲自率领第三团于9月11日从江西铜鼓进入湖南浏阳,另两个团也先后赶来。
9月19日,全师3个团在文家市会师。会师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后栋教室里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全军沿罗霄山脉南下,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9月20日清晨,起义部队1500余人在里仁学校操场集合,毛泽东作了鼓舞革命士气的讲话。他在讲话中说:“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会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
这时候,一群小学生趴在学校的围墙上,亲眼目睹了这个历史性的场面。12岁的胡耀邦身在其中,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毛泽东讲完话后,带队向江西进发。胡耀邦与表哥杨世俊(后改名杨勇,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等同学尾随在红军队伍后一直到高升岭。
两年后,14岁的胡耀邦正式参加革命,进入江西苏区,后来辗转来到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从事儿童团和共青团工作。此时,他有机会见到毛泽东,但是却没有机会与毛泽东对话,因为毕竟隔着若干层级。
1935年2月,胡耀邦在红军第二次进攻遵义时遭敌机轰炸负伤,伤愈后担任红13团党总支书记。
胡耀邦进入毛泽东视野,有两种不同说法
1936年2月20日,红一方面军主力1.3万人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毛泽东的率领下开始东征。此次红军东征,一是打击阎锡山的势力,二是扩红筹款。陕北地广人稀,扩大兵员和筹款、筹粮都不容易,因此要试探向山西发展的可能性。李富春担任了东征部队后勤负责人,率后勤人员千余人,从瓦窑堡出发,在兴关渡口过了黄河。进入山西后,后勤人员将工作区域划分为12个区,积极扩红、筹款、筹粮。胡耀邦率部在山西石楼县义牒镇开展工作。
此番东征历时75天,军事上得益有限,但在扩红筹款上颇有成绩——招募新兵8000余人,筹款30万余元,明显增强了红军的力量。而在12个扩红筹款区中,又以胡耀邦负责的地区成绩最为突出,有1000多人参加了红军。
5月中旬开总结会议时,毛泽东来了。他为红军补充了新生力量而高兴,即兴作了总结讲话,指出此次东征打了胜仗,唤起了人民对红军的热爱,扩大了红军,筹集了财物。毛泽东说:“东征过后要总结军事,也要总结地方工作。这地方工作,胡耀邦做得很好。”讲到这里,毛泽东兴之所至,高声问道:“那个胡耀邦来了没有?”
胡耀邦应声站了起来,说:“来了。”
毛泽东说:“东征考验了我们,你地方工作考了第一呀!你筹款第一,扩红第一!”这次东征,使毛泽东真切地认识了胡耀邦。
但是,胡耀邦的老上级、张闻天夫人刘英认为,毛泽东认识胡耀邦的时间要早于红军东征。因为,在1935年秋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曾多次见过年轻的胡耀邦。原来,初到陕北,张闻天和刘英每到周六晚上才聚到一起。平时,刘英在团中央驻地住宿。出于工作原因,张闻天经常到团中央驻地开会,有时会看看刘英。胡耀邦性格活泼,看到张闻天来了,就会故意大声对刘英说:“大姐,有人看你来了!”
有时,刘英会带着胡耀邦等人到中共中央驻地去看张闻天,顺便也会看看老熟人毛泽东。胡耀邦随她前往,一来二去他们就和毛泽东相识了。刘英记得,有一次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招呼道:“贺子珍,把杏子拿出来。”这杏子,刘英吃得不多,倒是胡耀邦享用了不少。刘英认为,在江西苏区时,毛泽东并不认识胡耀邦。在瓦窯堡,胡耀邦跟着刘英到了几次中央驻地,毛泽东就记住了他。当时,正是毛泽东急需用人之际,因此对于年轻人特别留心。就这样,胡耀邦进入了毛泽东的视野。
主政川北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
胡耀邦与邓小平的初识是在江西苏区,但那时胡耀邦职务尚低,并没有和邓小平一同工作过。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命运将胡耀邦和邓小平联系在一起。
1950年11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为全歼川康之敌,在贺龙、李井泉指挥下正在陕南集结的解放军第十八兵团接受二野首长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从这时起,邓小平成为胡耀邦的领导。
中央西南局进驻重庆,邓小平主持中央西南局,胡耀邦担任书记主政川北。邓小平是胡耀邦的主要领导,凡有大事,胡耀邦必须向他汇报。因此,邓小平和胡耀邦迅速地熟悉起来。据传,邓小平曾开玩笑地以水浒中的梁山好汉评价四川四个区的书记,说川西李井泉是豹子头林冲,川南李大章是黑旋风李逵,川东谢富治是霹雳火秦明,而川北胡耀邦则是大刀关胜。但在各地的区县部门干部之间,大多叫胡耀邦“小钢炮”。
胡耀邦果断、爽朗,和邓小平颇有相似之处。明显不同的是,邓小平沉静,遇大事常常一言不发,最后一语定乾坤。胡耀邦思想活跃,凡有所思,常常奔泻而出,口若悬河,慷慨激昂。然而,性格不同并不影响邓小平对胡耀邦的信赖。在西南工作时邓小平有一次曾说,胡耀邦“有主见,不盲从”。邓小平雄才大略、举重若轻的风范,亦使胡耀邦敬佩不已。因此,从川北起,胡耀邦的命运就和邓小平紧密联系,一直到生命的终点。
(朱权利荐自《湘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