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有更为完善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应当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思维特点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学生在个性发展和思维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的特征,这导致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展现出不同的学习水平。基于这样的特点,分层教学法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分层教学法开展教学。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096-02
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分层。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相应的课程教学策略,力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各方面适应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确保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应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遵循相关原则,还要探讨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意义,然后分析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原则,最后分析其应用策略。
1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具有差异性,每一位学生由于知识背景、性格特征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此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制定层次性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个性发展。
1.2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满足分层教学的需要。相对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分层教学要求教師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在分层教学前做好教学调研,收集学情,认真分析,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和策略。教师只有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分层教学的需要。从这方面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是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
1.3 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分层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即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个性,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材施教的理念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契合新课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效教学,能够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有所获得,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活跃思维,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应用原则
2.1 因材施教
初中生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也各不相同,进而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观念、学习方法等各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单纯地采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只能提高其中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只能培养部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势必会有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逐渐降低[2]。因此,教师只有在数学课堂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2 循序渐进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层次,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在达到学习目标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实现突破,由基础水平转向中等水平;同样,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在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目标之后,引导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使学生能够由中等水平转向高等水平。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落实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开展教学前,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而在制定层次化教学目标前,教师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在划分学生的层次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测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接下来,在应用分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保分层教学策略的高效实施。
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为例。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前将学生划分为学困生、中等生和学优生。针对学困生,教师可要求他们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相关知识;针对中等生,要求他们在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础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针对学优生,则要求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建立不等式组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在这种层次化的目标指引下,能使分层教学策略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2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层
在初中数学教學中,要想进一步提高分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还应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合理划分成不同层次。在划分层次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整体的把握,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在教学内容合理分层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在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3]。
如组织学生学习“因式分解”相关知识时,教师可根据这些知识点难易程度的不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针对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因式法、十字相乘法、换元法和分组分解法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对于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应给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掌握因式分解的基础知识,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习自信。而针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式解决同样的因式分解问题,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3.3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首先,进行分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等各环节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内容对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其次,除了教师评价,还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的缺点,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最后,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自己的错误,并在合理的建议下改正。在这样多元的评价方式下,学生能够更乐于接受自己的错误,也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采用分层教学策略,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化特征,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遵循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原则,对学生层次划分、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分层教学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凯.论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8(5).
[2]肖璞.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2019(5).
[3]朱小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教育时代,2018(10).
【作者简介】
周文亭(1974~),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中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