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儿童艺术教育的独特性分析

2021-09-22 01:39张丹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艺术品博物馆

张丹

近年来,幼儿园逐渐重视综合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艺术领域”中也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走进博物馆逐渐成为实施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博物馆场域下发生的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相较于幼儿园亦有其显著的独特性。下面,我们以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展的系列艺术活动为例进行分析。

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

早期的博物馆因实物而存在,是收藏和保护实物并对这些实物进行研究和展示的场所。实物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基础。博物馆与其他场所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主要使用物件来创造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提供以物为学习中心的体验。

(一)原作资源

在博物馆儿童艺术教育中,原作是其最独特和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切斯诺拉曾说:“在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来自实物而不是文字,研究某个物件本身要比阅读或牢记对这个物件的描述文字更能掌握其中的知识,因此博物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博物馆工作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移,教育成为博物馆工作的灵魂。

1. 给予儿童直观、真实的审美体验

首先,观赏陈列于博物馆中的艺术作品的有益价值就是儿童在一个真实的、专为艺术品设计的情境中来欣赏艺术品。现在的博物馆展示已经告别了过去以单纯地展示物件为目的的陈列式的、堆砌式的静态布展方式,其缺陷在于虽然这些物件价值极高,但是观众难以理解,只能满足少数学者或研究人员的需求。随着博物馆越来越重视其教育功能的发挥,现在的博物馆更加注重通过展示来阐释一种观点,帮助观众通过情境获得知识和理念,提升审美素养。博物馆通过声、光、电等各种设备特意为观众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就是德国哲学家、文艺理论家本雅明所说的“时空的在场”,这个“场”不仅是一个容纳的空间,更是作品进行自我诠释、观众和作品互动交流的空间,脱离了具体的博物馆情境,这种独特的经历和丰富的感受是无法体验到的。

其次,博物馆中珍藏的作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其真实性。伴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观众足不出户就能看到某个博物馆中的藏品或者名作的图片,但是仍然有许多观众愿意来到博物馆观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博物馆的藏品拥有真实的尺寸,这是图片所不能给予的。当儿童接触到具有实际尺寸的展品时,那种震撼力和感染力也是图片所不具备的。艺术家陈丹青先生在《退步集续编》中描述了一段自己遭遇艺术真品的经历:“那年我走进佛罗伦萨艺术学院,一眼望见大卫雕像真迹——虽然我早就在画册中读了无数遍——还是像平生第一次遭遇,那种光华圣洁,那种青春凛然,所谓‘人的觉醒,所谓‘生命的尊贵,原来真可以是这样被人用石头雕出来。”

2. 支持儿童多角度欣赏和多感官参与

实物所拥有的另一个特质就是保证艺术品信息的完整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多数作品其实不是原作本身,而是已经过他人阐释。在他人诠释的过程中,原作的许多信息已经散失,比如色彩,纹理、光泽等,而原作保有它全部信息的权威性。在博物馆中,无论是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展品的设计者,还是博物馆教育人员,都可以借助“真实的物件”将信息传达给观众。

第一,艺术品的在场是儿童眼睛和心靈的一场洗礼。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是否敏感与对这些艺术品是否了解不是一回事。即使是那些最见多识广、聪明绝顶的人,他们在欣赏那种能立刻吸引人的眼睛、头脑、感官和心灵的美的时候,也必须依靠历史和鉴赏知识以外的东西。任何人都无法从文字或他人撰写的书籍中学会欣赏艺术,只能用他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艺术。

第二,艺术品的在场允许儿童多角度欣赏。原作的清晰度和准确性保证了儿童能够观察到作品中最多的细节。儿童可以从多个角度欣赏艺术作品,既能整体上把握一件作品,又能在细节上深入挖掘。

第三,艺术作品的在场支持儿童多感官参与。处于“富媒体”时代的博物馆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刺激,除了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之外,同时充分调动观众的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参与认知和感受。这与儿童多感官参与的认知特点也是相契合的。

(二)艺术家资源

博物馆拥有一项重要的资源——艺术家,有些展览甚至是由艺术家本人进行导览。“毫无疑问,在精通艺术品的人员陪同下欣赏艺术品是最佳的参观方式,因为他们对艺术品了如指掌,能够引领我们进入艺术品的世界。”一位研究者如是说。而最了解艺术品的人莫过于艺术家本人,他们不仅传达给观众关于艺术品的准确信息,更能用其创作时的情感情绪状态感染观众,这种具身经验是他人所不能体会和表达的。同时,第一人称的阐释更具直观性,更受观众欢迎。

另外,正如我们通常所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作品本就是作者性情、精神和追求的部分显现。可以说,作品是作者生命的注脚,而作者亦是作品意蕴的镜鉴。体察作者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也是通达艺术品深刻内涵的门径,从而达致对艺术品的完整印象。通过参观博物馆,儿童就获得了艺术家与其作品同时在场的机会,能够与艺术家进行平等对话,分享交流审美体验。

二、低结构化的导览方式

(一)目标——儿童充分的审美体验

在博物馆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在前期准备时,更加注重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发掘其中能引发儿童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内容,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儿童走进艺术品,深入地与艺术家、艺术作品进行对话。杜威说:“事实上只有包含想象力的个人回应才能促成领会,即使是对各种纯‘事实的领会。在每一个领域里,想象力都是欣赏的媒介。任何活动,只要有了想象力的介入,才不至于沦为机械的。”儿童的想象力较少受到辖制,更加天马行空,教师在引导儿童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并不预设标准答案或要求儿童回答符合教师期望的答案,而是带领儿童进入艺术的世界并领受其丰富性。阅读一幅画的专业解说与看一幅画是不同的,看这幅画与被这幅画打动也是不同的。儿童与艺术作品的对话不是由教师答疑解惑,而是儿童深入艺术作品所创造的世界,与艺术家进行心灵的沟通直至和解。教师引导儿童直接领受艺术作品的“感化”,在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最佳的状态是达致“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形式——“逛”博物馆

博物馆艺术教育活动不同于在幼儿园,幼儿固定地坐在熟悉的活动室里,与教师一起欣赏艺术作品。博物馆艺术教育活动大多依托于展览,从展览中生发活动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因此活动主要是带着儿童一起在举办该展览的展厅中进行,即“逛”博物馆的方式。

一个展览的作品由策展人按照一定的意义呈现于展厅,展厅空间较大,作品也较多。因此,儿童是略显松散的,他们不是固定地坐在某个位置上,而是跟着教师按照事先设计的路线欣赏作品。同时,因为观赏的方式不同于活动室中固定地坐着和要求严格训练好的身体,在展厅对儿童来说有相对的身体自由。儿童有了一定的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在作品的某个位置欣赏,也可以选择在喜欢的艺术品前多逗留一会儿。

(三)过程——开放式的对话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我们远不是被动接受经验的主体,我们是能动的理解者,在接受经验的过程中我们自身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是极大的。”传统的单向度的讲解已被多个研究证实效率很低。在博物馆艺术教育活动中,相较于儿童的认知更加强调作为主体的儿童的体验。因此,教师的角色定位在于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儿童与艺术品积极地展开对话和促进对话的深度发生。同时,教师的引导也要避免落入一种危险的境地。如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所说:“对话容易变成一种单纯的技巧,对话并不表示我想精心构建且需借助另一人的才智才能实现的虚假途径。相反,对话的特征表现为认识论关系。因此,在此意义上对话是一种认识途径,并且绝不应该被看作是一种让学生投入某项具体任务之中的纯粹的策略……对话是学习和认识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话不应沦为是一种技巧、一种教学策略,真正的对话实现要在爱、平等、信任、谦虚的前提下进行。

在博物馆艺术教育中出现的对话主要有两种外显形式:一是教师发起的对话,二是儿童发起的对话。最常见的情况是由拥有更多艺术知识和经验的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帮助儿童建立与艺术品的对话关系,从而进入艺术品创造的世界中。

当儿童积累一定的参观博物馆经验后,他们在面对艺术品时更达致平等的地位。他们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提供支架,而是主动发起疑问。儿童提出的问题显示出这些点是其不能理解或者尤其感兴趣的地方,往往能够引起其他儿童的共鸣,从而引发儿童观众之间的论辩,触发儿童更仔细地观察、更深刻地思考和更丰富地感受。

三、过程取向的艺术创作

博物馆以静态展示的时代已经结束,开始重视通过“以视觉和触觉为中心的五感冒险”来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强调通过“做”的方式引导儿童的审美经验条理化、组织化、外显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博物馆以“欣赏”为普及艺术教育的根本,创作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更好地欣赏,更好地整理其审美经验的过程。因此,在博物馆儿童艺术创作中,教师的意图是帮助儿童获得和巩固其审美经验,把握艺术作品的形式要素,体验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及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从而突破知识技能性的鉴赏,更深地走进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体验与艺术家类似的心态,真正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一)強调儿童临场的、实物的体验

博物馆艺术教育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展览中的艺术作品,包括其表现形式、材料准备大都依据某件艺术作品的形式,儿童的创作过程也是发生在展示艺术作品的场域中。儿童能够一边与大师的艺术作品进行对话,一边创作,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杜威表示:“在口语中,人们用‘现实感一词来表达直接经验的迫切、热烈和当下性,它与表征性经验的疏离、苍白、冷漠超然的性质形成明显的反差。”因此,儿童的创作应在充满“现实感”的展厅环境中进行,儿童能够在其获得直接经验的氛围中去整理、思考和表达这些经验。儿童创作活动强调儿童临场的体验,经验组织和加工的过程在产生环境中,在与大师的持续对话中进行,儿童的经验始终是鲜活、生动、充满生命力的,儿童对操作活动也始终保持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重视儿童审美经验的自由表达

因为不受严谨的课程结构约束,博物馆艺术教育活动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观众或者儿童进行即时调整,这也是不同于幼儿园课程的一大特点。

1. 教师观念:美感与成功感

博物馆艺术教育活动的价值追求不在于儿童固定的艺术知识的增长或者技能技法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身艺术素养的信心。童年时期产生的兴趣能够引导儿童对艺术产生持久的追求和一生的热情。如果过多强调艺术知识和技能技巧,反而压抑儿童艺术天性的自由表达,挫伤儿童对艺术原有的热爱,这就显然得不偿失。因此,教师要细心保护儿童的艺术天性。

教师在进行材料准备的过程中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美感的要求,教师准备的材料除了和原作有一定的相似性外,还要能够支持儿童在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地带来美的感觉,每位儿童在创作活动中能得到美的熏陶;另一个是获得成功感。教师所准备的材料应是低结构化,最大限度地支持儿童的自由操作。因博物馆艺术教育活动不是结果导向的活动,教师并不要求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完成特定的任务,获得可见的成果。因此,儿童更能享受艺术,享受创作过程,自如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从艺术创作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2. 材料支持:充足、丰富以及功能多元的材料

儿童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丰富的、充满吸引力的材料能够引发儿童创作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博物馆儿童艺术教育活动以灵活性和现场性为特点,以儿童的充分自由表达为目标,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审美素养的儿童的个性需要,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功能多元性、不同的使用方式。

3. 言语引导:减少技能技巧对自由表达的阻碍

鼓励儿童的自由表达并非教师毫不干涉,教师也并非为儿童准备好操作材料后就一劳永逸,教师需要帮助儿童减少阻碍他们进行自由创作的因素。在导览活动结束后,教师自然地带领儿童来到操作区,教师可以介绍每个区域的材料、工具的用法,等到所有幼儿都了解了之后就由幼儿自己操作。在接下来的创作活动中,教师并不会去示范应该怎样完整地完成一件作品,更不会有范例提供,这些提供的材料能够完整地帮助儿童自主进行操作,并完成一定的成果。

4. 艺术表现:自我导向式的创作活动

博物馆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儿童能够对美术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在人生的幼年阶段留下对美术馆的美好印象,留下美好的回忆。因此,创作活动应该依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提供触动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材料,允许儿童“与材料做游戏”“用材料做游戏”,满足儿童自由表达的愿望。博物馆艺术创作活动绝不是“上课”,教师不能“牵”着儿童走,而是提供环境,鼓励兒童探索环境,从而建构自身的知识经验。同时,儿童的经验具有个人性,每个儿童原有的知识经验是不一样的,教师对儿童的要求也应是不同的,允许儿童按其本来面目发展。同时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儿童在宽松环境的激发下也能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博物馆儿童艺术教育创作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过程性。创作活动并不要求儿童一定要完成一定的任务,而是按照自身的兴趣选择活动区和创作材料,目的在于儿童能够运用教师准备的材料和在材料性质的启发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儿童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四、情境化的作品展示方式

(一)儿童作品展示作为一种趋势

相对于德智体三育来说,美育不仅是一个传授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化的过程。对于以无意注意为主的学前儿童更是如此。博物馆艺术教育活动应重视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美感的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第三大美术馆(KAG),教师每年租借美术馆场地向当地各中小学教师征集学生作品,美术馆整理后在馆内以特展方式展出。台湾美术馆在2004年重新整修后,除了推出了供儿童阅读的独立空间——儿童绘本区,供儿童参与互动的独立空间——儿童游戏室,同时为儿童创设了艺术作品展示的空间——儿童艺廊。我国第一家儿童美术馆——上海现代儿童美术馆建于2006年12月28日,它的建立填补了我国儿童美术馆教育史上的一个空白。在特殊的节日,如六一儿童节,美术馆就会为儿童举办画展庆祝节日。充分重视而适当地展示儿童的艺术作品已经成了儿童艺术教育的一种趋势。

(二)多样化的作品展示方式

相较于幼儿园班级展览方式,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展示的环境,策展人在综合考虑观众的参观习惯和作品意义阐释两方面进行情境的创设,情境的意义就是为艺术作品创造一个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空间,同时邀请观众参与到艺术品的世界,努力理解作者的理念意图或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观念上的再创作。

1. 融入艺术作品式的展示

博物馆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主题来源多为某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或者是由几位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作品组成的综合主题,但都与展览息息相关。教师在准备儿童创作的材料时通常也会参照艺术家表现的形式,包括材料、颜色、结构等。在形式和主题都类似的情况下,儿童创作的艺术品能够自然地融入博物馆的环境中,艺术原作与儿童的创作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对话的关系。

2. 情境创设式的展示

有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作品的形式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阐释功能,此时教师也需要借鉴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环境创设。如依据“复调Ⅱ——中国艺术生态调查——北京站”设计的一次主题活动“神奇的微观世界”,艺术家借用废旧电视的外壳,将传统家居样式缩小到一台电视机里。教师借用其灵感,用多肉植物表现微观世界,而在最后的展示环节,教师按照艺术家的创意为儿童制造了一个电视的框架,将儿童作品装进去,与作品想要表达的意义和展示的方式相同。

3. 通过身体的展示

随着博物馆公教活动探索的深入,博物馆公教活动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展——由馆内移至馆外庭院。儿童艺术创作展示的方式也逐渐形式多样起来。有的活动的创作是实物操作并以展出实物为主,而有的却是以人为主——通过身体创作也通过身体展示,创作的过程即展示的过程。从展览“虫先生+朱赢椿”获得灵感而设计的公教活动就在南艺美术馆外的一片空地上进行,儿童在参观完虫子艺术家创作的图画和文字后,也化身成一个小虫子,这些小虫子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在一块白色的布上进行创作,儿童的身体就是他们的创作工具,儿童用身体去感知、去创造,最后每个白色的小虫子都变成五颜六色的。每个孩子用身体去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与整张布组成的大树叶相映成趣。

4. 专门的儿童作品展示

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展示的空间,在儿童作品展示上有独特的优势。随着博物馆对其教育功能的重视,它们也将越来越多的空间开放给儿童,如举办儿童画展。

博物馆一方面能够为儿童提供“天然”的作品展示的环境,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展览,能与其他展品相融于同一情境中;另一方面,博物馆拥有大量的空间资源,为教师创设适合儿童创作和欣赏的环境提供了条件。

未来,博物馆与幼儿园间更加多元、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合作是必然趋势。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周边社区中的博物馆等资源,积极拓展教育空间,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助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艺术品博物馆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博物馆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