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以“情境+问题串”的基本编排方式呈现,基于此,教学中一般从学生熟悉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内容有联系的特定情境出发展开学习。教材中大量有趣、现实和富有挑战的情境,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为教师准确理解和驾驭教材、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学中,我们要理清情境的属性和内涵,明晰教学价值;高效利用情境图,达成学习目标;发挥情境的教育价值,引领学习全过程。
关键词:教材;情境;价值;高效
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以“情境+问题串”的基本编排方式呈现,基于此,教学中一般从学生熟悉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内容有联系的特定情境出发,展开學习。教材中大量有趣、现实和富有挑战的情境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为教师准确理解和驾驭教材、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方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重视情境的重要作用,正确解读情境中的信息,有效利用情境中的丰富资源。要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有效结合起来,创设有价值的情境,促使数学课堂走向高效。
一、利用情境信息,开展数学活动
纵观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情境内容,从使用的方式上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场景类。这类情境通常来源于生活实际,并且与授课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类场景也为教师自主设计情境提供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资源。如一年级上册“小猫钓鱼”中的钓鱼情境,二年级上册“秋游”中的乘船情境,都是这一类型。其作用是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熟知的情境激活已有的认知经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还有一种是活动场景类。这类情境用文本的方式提供了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有时还会借助淘气和笑笑两个人物来呈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此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情,做好教学设计。如一年级下册的“看一看(一)”、二年级下册的“搭一搭(二)”等。其作用是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素材,教师在备课时能够提前预设。这样的情境,不是靠观察就能达成学习目标的,需要教师参考情境内容,组织学生实际动起来,在活动中学习。只有理清情境的属性和内涵,才能正确使用情境,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化静态为动态,体现活动性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的“一共有多少”一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理解加法意义的第一课。教材共安排了两个加法的情境,帮助学生来丰富对加法的认识。(如图1、图2)
情境一:图中有几支
情境二:图中有几只
第一个情境图中,我们看到笑笑左手拿着三支铅笔,右手拿着两支铅笔,然后把铅笔合在了一起。教材的意图是旨在通过这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实际意义,即把两部分合起来。整个过程也是学生的实物演示的过程。如若课堂上仅仅是观察图片,而没有组织学生去进行这样“合起来”的活动,他们是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加法的意义的。有经验的教师会让学生像笑笑这样拿好铅笔,做“合起来”的动作,借助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加法的意义。观察第二个情境图“熊猫图”的时候,学生就能够结合刚才把铅笔合起来的操作过程,用小圆片、或者画圆圈的方法,把3只和2只合起来。这样,既有数形结合的渗透,也有逐步抽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都不是靠看图就能实现的,需要把静态的图片转化成课堂上有效的操作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意义。
低年级的课,可以演一演,做一做,多让学生动起来,让情境更加真实、可信。如在“乘车”的活动中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购物中来认识元、角、分这样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语言、操作、画图、甚至是动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们不仅能得到“3+2”的计算结果,还能个性化地表达思考过程,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二)化无序为有序,体现层次性
教材中自然场景类的情境图有一些是可以直接呈现观察的。如二年级上册“谁的得分高”一课中,呈现的是笑笑和淘气套圈的情境,并配有统计表,希望学生能够借助图表的叙述提取信息,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如图3、表1)
当情境中出现信息比较多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思考,有序地交流。要引导学生理清信息之间关系,说清楚看懂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理顺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一课,学生在“罚点球”的情境中,也需要解决“足球比赛应该选派哪名队员”的问题。这同样需要借助表格中三名队员的罚球数、进球数来展开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养成有序观察、思考的好习惯,这对学生来说是存在困难的。
因此,教学中,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探索情境的使用方式,理清情境的属性和内涵,化静态的情境图为动态的数学活动,化无序的情境搭配为层层深入的信息收集活动,从而明晰情境的教学价值。
二、利用主题情境图,达成学习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材情境图中的信息比较多,教师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用在读图上,占用了真正用来学习新知识的时间,下课时没有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本末倒置。
如在学习8和9的加减法时,教材呈现了“跳绳”的主题情境。(如图4)
出示情境图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图中有2个男孩在摇绳,6个孩子在跳。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有5个穿蓝色裤子的,还有3个穿裙子的。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图上有4个男孩4个女孩。
师:你还看到了和他们不一样的吗?
(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了,过了一会,还有学生说图中有一个房子,图中有2个穿白衣服的、2个穿黄衣服的、3个穿粉衣服的)
从我校的两节同课异构的课堂上我们发现,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明显的信息,学生都能说得上来。如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4个男孩4个女孩,1个戴帽子,7个没戴帽子的;如果继续追问下去,回答的基本就和这节课的内容关系不大了,诸如关注房子、窗户,等等。这个情境图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到与8相关的加法。教学中,是不是信息多,就要全部呈现并解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教师不必纠结在信息的全面展示上,而是应当借助恰当的信息,帮助学生抽象出算式,并在情境中理解算式的意义,这才是本节课的重点。
一年级加减法的教学目标不是一节课能够达成的,学会观察情境图,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也不是一节课就能达成的培养目标,它是贯穿在整个学期乃至学生更长的学习时间中的。因此,有选择地用好这些信息,达成教学目标,才是明智的选择。
另外,有时我们还要借助情境来展开想象,补充、丰富教材中的内容。如一年级上册“小鸡吃食”一课,要借助“小鸡吃食”这一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10的加减法。呈现了“10只小鸡分成两群吃食”的情境图,图中一边8只小鸡,另一边2只小鸡。(如图5)
提出的问题是:
+ =10
10 - =
这个情境虽然只是提供了一组画面,但是却隐含了有关10的加减法的多种可能,“10只小鸡还可能到哪个盘子边吃食?”设计这样开放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展开想象,进一步探索和巩固10的加减法。如果仅仅就停留在8+2=10,10-8=2的话,无形中就浪费了情境背后的丰富资源,也未能达成学习目标。
因此,在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时,要理解其编写意图,找准其内容重点,有效选择其中蕴含的有用信息,达成教学目标。
三、发挥情境的教育价值,引领学习全过程
在使用情境图时过于关注情境中知识的部分,而忽视了情境的重要教育价值是极不可取的。如一年级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每节课中会有这样的内容。(如图6)
分一分,填一填。
分一分,填一填。
教师看到这样的情境图,很容易一下子就被表格吸引住,认为这就是要进行数的组成和分解练习,而且要有规律地整理下来,而让学生快速掌握的最好办法就是背下来记住。其实,如果仔细看一看,再结合教参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这样的地方都没有脱离情境而单独进行数的合成与分解的练习。无论是“猜数游戏”还是“小猴分桃子”都是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借助摆一摆、理一理的活动过程,积累加减法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来巩固加减法,这是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师以为出现了这样的地方就是要练习合成与分解,并且要背诵下来,脱离情境进行枯燥的背诵练习,那就是误读了。
很多教师还有这样的观念:情境是知识教学以外附加的一部分,可有可无;没有情境,一样可以教学“3+2”,学生也能会算;有了情境,也无非是把学的知识牵引出来,然后就可以了。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开课的情境创设很用心,设计的也够贴切,借助情境列出算式以后,教师往往就奔着算法去了。由此可见,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还有哪些不一样的算法?哪种方法是最好的?怎样算才能准确不出错?往往就不会回应开课的情境“笑笑家买这些电器一共花了多少钱?带的1000元钱够不够呢?”缺少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学生是有困惑的,就是算完了,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或是标准,前面提出的问题算不算数?情境是真的吗?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做让他们感到困惑。
作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尽快适应新教材的编排方式。教材中多样化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有利于认识数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基于情境下的數学学习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实现学习目标。因此,情境的处理和知识的学习并不矛盾,也不会因为情境而浪费了学知识的时间。相反,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会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个好的情境必然是有意义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真想去研究,而不是被逼着去研究。无论是教材中的、还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情境,其落脚点都应在学生身上。要思考:设计的情境是否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真需求?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探究?要从情境中寻找数学问题,再利用情境解决问题,实现数学理解。在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才是创设情境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梁春,王昌喆. 如何充分运用小学数学教材中情境题[J].吉林教育,2014(1).
[2]刘红.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寓教于乐[J]. 辽宁教育,2013(1).
[3]李华."小插图"中的"大世界"——课本插图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的运用[J]. 山西教育, 2020(2).
[4]程敏.在"预设"与"生成"的整合中焕发活lt ——小学数学"情境+问题串"教学例谈[J].山西教育, 2016(11).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