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华 卢文凤 赵福奎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农高职重任在肩。面对时代之问,“村校合作、共生育人,产教融合、共生兴村”是涉农高职服务乡村振兴的应有逻辑。要实现村教共生,则需要通过人才、文化、产业的“共生介质”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为产教赋能。通过专业与产业同发展、学生与“乡贤”共进步、教师与村民齐增收、校园与村庄成一体的“四元驱动”实践路径,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村校协同共生,为乡村振兴添彩。
[关键词]涉农高职;乡村振兴;村校共生;产教赋能
[作者简介]邹建华(1985-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卢文凤(1983- ),女,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赵福奎(1965-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重庆 40415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峡库区职业教育‘SCHG联动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教学改革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91043)、2019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渝东北贫困地区职教扶智研究”(项目编号:19SKGH265)和2020年度重庆市中华职业教育社教育研究课题“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JS-202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7-0050-05
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强调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农高职责无旁贷。面对时代之命题,需要涉农高职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审视现实问题,理清发展逻辑,找到突破路径,推进改革实践。
一、 村校共治共生:涉农高职与乡村振兴的渴求
当前,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正面临着人才缺乏、产业滞后、文化贫瘠等难题。乡村系统要实现有效自治,必须走出村校分治的现实,走向村校共治共生。涉农高职也要紧扣乡村振兴创建新农科,围绕产教融合重构“村校通”,打造育人高地,真正为产教赋能,进而实现村校共生。
(一)涉农高职育人高地渴求共生
1.紧扣乡村振兴办学:创建新农科。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农高职重任在肩。面对当前的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我国乡村现代化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业人才。作为涉农高职,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来定位办学,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建设新农科。2019年9月,新农科建设“北大仓行动”开启,教育部推出新农科建设专业优化攻坚行动、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课程改革创新行动、实践基地建设行动、优质师资培育行动、协同育人强化行动、质量标准提升行动、开放合作深化行动等八大举措。涉农高职需根据区域特点,灵活设置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的专业,利用新技术改造升级现有涉农专业,布局农业大数据、智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修复、森林康养等新专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完善产教融合体系:重构“村校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代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涉农高职完善产教融合体系,重构“村校通”,既有利于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提升,又有助于搭建乡村人才培育“第三场域”(第一场域——课堂,第二场域——社会实践,第三场域——乡村实践教学基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就涉农高职院校而言,完善产教融合体系,一是与农村、农场、村级合作社和企业等进行深层次合作,重构“村校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农科教协同,走村校融合发展、协同发展之路,下好农校对接、农工结合、农理结合、农旅结合、农医结合、农文结合之棋,打造村校命运共同体。二是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乡村实习基地协同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根据区域特点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共建共享农林实践教学基地,让农林教育走下“黑板”、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助力乡村振兴,补齐农林教育的实践“短板”。三是全面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实职业教育“校企双元育人”“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要求,践行1+X证书制度。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农民的新要求,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的实用技能型农业人才,培育领军型职业农民,实现乡村人才培养链、农业产业链、科技推广链的精准对接。四是深化教育引导,激励青年学生学农、爱农、务农,在农业农村广阔天地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二)乡村振兴治理体系渴求共生
1.共生兴村:乡村建设的“新答卷”。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乡村”就是“贫穷”的代名词。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加速,农民工迁徙大中城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一般性农业生产型村庄出现了‘精英进城、老人留守、村庄空心化景象。”①而且多数乡村缺乏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就业门路多、符合地区发展规划要求的产业项目,村民增收难,乡村振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依托涉农高职,引入师生共创共研,吸引资金投入产学结合,带动内生发展,实施共生兴村,是乡村建设的最佳选择。
2.共生育才:产教振兴的“更优解”。新时代,乡村振兴催人奋进。能否实现乡村振兴,乡村人才和產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乡村高素质劳动力缺失、产业单一、传统农业落后等问题,都是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乡村企业与涉农高职合作,且要深度融合、共生育才,为乡村产业兴旺赋予新动能。聚焦产教融合,根据乡村的实际需求,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加快乡村与文化深度融合,培养一批乡村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建设美丽的新乡村。
二、产教赋能:涉农高职与乡村振兴的“共生介质”
面对乡村人才短缺、文化短板、产业滞后等问题,涉农高职院校要从乡村人才、文化、产业着手,践行产教融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彰显乡村背后涉农高职强大的支持力量,走向村校共生。人才和文化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撑起乡村振兴的“顶梁柱”。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产教融合是教育的时代使命。
(一)人才:乡村的硬实力,发展的“牛鼻子”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才振兴。人才是发展的硬实力,是鄉村振兴的活力源和第一资源。抓住人才的“牛鼻子”,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培育机制,强化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才有望实现。涉农高职是乡村人才的摇篮,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探索乡村人才成长规律,完善契合乡村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培训更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产业发展带头人、社会事业带头人,打造“三农”工作队伍;要与乡村精准对接、精准培训,开展“多元型、差异化、订单式”培训,用完善的职教体系推动乡村人才“提档升级”;要强化产教融合,因势利导,为乡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乡村企业家搭平台、建舞台,让农民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建设美丽乡村。
(二)文化:乡村的软实力,图强的“基础石”
乡村文化是村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村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和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乡村的每一次跃进、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是乡村的软实力,是乡村图强的“基础石”,是乡村振兴的“魂”。涉农高职院校当前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帮助乡村重构文化,践行“文化强村”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凸显乡村文化的个性;要充分考虑城乡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乡土与外来文化等的结合,使之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适应,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要面向各乡村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乡村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开展文化教育和培训,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产业:乡村的发展力,振兴的“聚焦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聚焦点”,是构筑乡村发展和富强的关键所在。涉农高职院校要强化与乡村的对接,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力求一位教授就是一个产业的火种;要组建产教振兴团队,摸清村情和村民意愿,量身定制产业帮扶方案,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科学稳妥地帮助乡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将生产、加工、运输等各元素聚集整合,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成立产业技术帮扶“尖兵团”,指导乡村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展绿色环保、优质生态、特色鲜明的农产品;要建立专业与乡村产业发展“一对一”的保姆式帮扶机制,确保帮扶的每个乡村产业都有专业人员全过程给予技术跟踪指导服务;要强化农、文、旅结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拓宽农业增收渠道;要结合专业建设,在乡村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孵化基地,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建立电商物联网,促进产业增收。
三、“四元驱动”:涉农高职与乡村振兴的赋能路径
“四元驱动”涉农高职与乡村振兴的赋能路径是基于人才、文化、产业“共生介质”,实现专业与产业同发展、学生与“乡贤”共进步、教师与村民齐增收、校园与村庄成一体,以促进村校协同共生。
(一) 专业与产业同发展,专业撬动产教振兴
1.以“专”带“产”,专业撬动乡村产业发展。涉农高职应依托专业优势资源,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一是摆脱专业建设“域限思维”,打破传统依托产业办专业的思路,在专业建设上建立并优化专业协调预警机制,专业设置应面向未来产业发展需求,规避专业设置“同质化”雷区,强化品牌意识,建设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涉农专业(群)。二是建立院校专业结构与乡村产业结构联动机制,使专业建设与乡村产业、专业教师与乡村企业、专业科研项目与产业技术项目三层对接,加强专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指导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专业与产业同发展。三是依托自身特色专业(群),主动对接乡村产业发展岗位需求,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协同乡村企业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增强乡村人力资本,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2.以“产”助“专”,产业发展助推专业提升。职业教育具有横跨教育域与产业域的特色,涉农高职专业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强有力的区域产业支撑。一是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校企(涉农高职与乡村企业)协同育人路径,深入了解、精准对接乡村产业、乡村企业、乡村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助推涉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适应性。二是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下,校企双双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生产资源共建共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解决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困境。三是利用乡村企业优势人力资源,校企共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化师资队伍,加强实践教学,弥补专业师资队伍实践指导的“短板”,并为学校教师提供广泛的科研平台。
(二)学生与“乡贤”共进步,合作共育振兴人才
1.引“乡贤”入校,打造创新创业基地。突出创新导向是涉农高职的办学要求。涉农高职要建立专项资金,打造创新创业基地。一是利用校园周边临街面办“创业一条街”,将门面提供给有意向的高素质农民、农业行家、企业带头人等“乡贤”入驻,带领学生创业。二是开展“大国农匠”“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建立乡村振兴大师工作室。三是吸引乡村知名企业家来校,带领学生创办集办公、创客、洽谈、会议交流于一体的“绿叶众创空间”,打造创业基地集群效应。
2.促学生回乡,研创“大田文章”。涉农高职要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为目标,引导和鼓励在校学生学农、爱农,筑梦“希望的田野”,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乡村基层“领军人、经理人、掌门人”。一是与乡村共同发力,通过定向培养、选拔、任用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大学生回到家乡谋发展,留在家乡做贡献。二是制定并优化大学生回乡创业环境,完善农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以及回乡创业大学生的跟踪帮扶机制,为他们提供资金扶持、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定期上门帮助协调解决困难,让回乡创业大学生把论文写在山间大地。
(三)教师与村民齐增收,智技激活内生动力
1.智技优势+区域特色,教师勇做“田间创客”。涉农高职是乡村智力的“孵化器”和知识的“播种机”。教师要坚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理念,培养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在乡村振兴与创客教育的双重推动下,教师团队利用自身广博的知识储备、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特色,带头做“田间创客”,既有利于实现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又有利于实现乡村产业发展。通过村校合作,打造一批集实践教学、技术展示、技能训练于一体的实用型、示范性的实习实训基地。在乡村创设高素质农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开办“农业经理人”专业,把大学办在家门口,培育时代“新农人”。
2.头雁效应+志技帮扶,激发村民“造血机制”。一是涉农高职教师依托自身智技优势,坚持精准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原则,成立乡村振兴服务团,结合学校专业特色,有针对性、有指导性地组建专业服务队与志愿服务队,开展乡村智技帮扶;二是涉农高职能够为广大农村带去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通过科研项目为改善农村疲困状态和脱贫难题提供新思路;三是开展驻村教育培训,进行专业技术指导,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激发村民“造血”,多方位多领域增产增收。
(四)校园与村庄成一体,村校共建新农科
1.共建产教学院,探索“村民+产能”模式。立足区域农业发展,涉农高职应选择长期友好合作的乡镇,共建产教学院,签订合作育人协议,创办没有围墙的“涉农分校”。在乡镇特别是相对贫困的村创建“村民+产能”模式,完善培训体系,采取“大学老师进农院”“村民家中上大学”等办法组建“教育兵团”,利用闲暇时间开创“院坝课堂”、开设“夜校课程”,力求做到专业对口、知识对味、技术对路。根据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实际,以移动教室、送教下乡的形式传授技能,精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2.共建字绘学院,探索“村庄+文化”模式。涉农高职通过产教基地大力推行“文化强村”战略,共建乡村字绘学院。一是涉农高职通过结合乡村区域与产业特色,充分挖掘和传承村庄非遗文化、耕读文化、农旅文化、敬老文化,采取“艺术+文化+产业”方式,送文化进村。例如,结合乡村稻渔产业,在稻渔基地开展插秧节、摸鱼节、丰收节等系列文化活动。二是通过在乡村基地建设农家书庄、民俗小馆、综艺小院等,开展字绘比赛,用“字绘乡村”传递重农、崇农、美丽乡村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这些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可激发乡村产业和乡村文化的活力,提升村民们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强,使农耕文化在产业发展和 “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进步和升华,乡村文化底蕴得以彰显。
3.共建数字学院,探索“农业+智慧”模式。涉农高职利用“互联网+”“新农具——手机”以及智慧职教平台,与乡村共建数字学院,探索“农业+智慧”模式。一是依托涉农高职继续教育部门(或成人学习部)、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等平台,厚植人才培育,通过与周边区县合作企业、中职、高职院校联合做大网络教育,创建学分银行,助推1+X证书制度实施。二是利用“新农具”——手机,对村民和新型职业农民等进行再教育,开设“田间微课”,在林间、大田、院坝等地随时远程施教和答疑,完善“线上+线下”教育模式。三是依托智慧职教平台,通过人才互通、产业互动、信息共享、技术共研等路径,实现涉农高职教育资源与乡村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共同推动乡村产业创新升级。
[注釋]
①李韬.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村庄结构性分化困境及其化解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9(6):133.
[参考文献]
[1]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36(1):1-6.
[2]衣春翔.全国新农科建设确定“北大仓行动”方案 [EB/OL].(2019-09-20)[2019-12-11].http://www.sohu.com/a/342111693_100253932.
[3]朱俊,吴磊.区域主导与市场治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9):49-56.
[4]赵坚,罗尧成.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初步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5-8.
[5]李韬.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村庄结构性分化困境及其化解路径[J].社会主义研究,2019(6):133-140.
[6]林克松,熊晴,杨磊.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认同现状及提升路径[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