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
新妈妈的出现,让她必须面对亲生妈妈的逝去,这个10岁女孩开始幻想和妈妈在梦中重聚……
“我想要原来的妈妈”
口述:咪咪(10岁)
8岁那年,爸爸告诉我“妈妈去了另一个世界”,我很难过,但不太明白那是什么意思。直到妈妈去世几个月后,我才明白,妈妈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于是,我开始在幻想中和妈妈见面。
很多电视剧里都有类似的场景,一个人的灵魂从身体里飘走,像仙女一样。我和妈妈在天空中重聚,多数时候,她只是静悄悄地看着我,并不说话。可能,她还没有想好和我说什么吧!我想说:“妈妈,我很想你!”
半睡半醒时,我偶尔会听到妈妈叫我。我很害怕,因为不知道这是做梦还是现实,不敢回答她。有时候,我好几天都想不起妈妈,我觉得这很不好,“你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仿佛听到妈妈的责备,于是强迫自己去想她。
我很想问问爸爸,“如果我回答妈妈的呼唤,会跟她一起去天堂吗?”可是,他最近忙得顾不上我,只会和我的新妈妈聊天。其实,新妈妈挺好的,会做漂亮的便当,我的水果餐盒也是班里最漂亮的。可是她来了,我原来的妈妈怎么办呢?
以前,妈妈总发脾气,我既爱她也怕她。幼儿园里有一个特别温柔、漂亮的李老师,她会拍着我午睡。那时候,我悄悄对自己说:如果我是李老师的女儿该有多好啊!后来,我真的没有妈妈了,我好难过,觉得自己是一个坏孩子。
如果,我能和妈妈在梦里聊天,想问问她:一个小朋友,只能有一个妈妈吗?
“我再婚后,女儿就不肯睡觉了”
口述:郭民冬
咪咪的妈妈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熬了多年,最后在孩子8岁时自杀了。我们怕孩子接受不了,骗她说妈妈得了心脏病。
她在世时情绪很不稳定,病情发作时对孩子特别凶。所以,孩子和我更亲一些。我不知道8岁的孩子怎么理解死亡,当时她的反应并不激烈,全家人对她百般呵护,总算渡过了那段困难时期。“妈妈去了另一个世界”,这是我们最常和她说的话。我知道,她一直在脑补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一年前,我和阿欢恋爱了。她离异,有个和咪咪差不多大的女儿。我们带着她俩一起玩了几次,咪咪挺开心的。再婚前,我也问过咪咪的意见,她并没有反对。但当阿欢带着女儿搬到家里之后,咪咪越来越反常。
“爸爸,我做噩梦了,你来陪我睡吧!”晚上,她经常敲开我的房门,把阿欢挤到她女儿的床上。几次之后,我感到烦躁,问她梦到什么,她也不肯说。
白天,阿欢带着咪咪一起看动画片,做手工,玩游戏,想尽各种办法转移她的注意力。可是,咪咪身体里好像安了一个闹钟,一到睡觉时间,所有的愉快一洗而空,她又变回那个闷闷不乐、害怕睡觉的孩子。临近睡觉时,咪咪的情绪会越来越烦躁,经常嚷着“我不要睡觉”,好多次勉强睡着,夜里又醒来哭泣。
她是想逼我离婚吗?
分析:帮孩子彻底表达心底的哀伤
按照传统精神分析的观点,孩子要到10岁以上才能完全理解死亡的真正含義。妈妈去世时,咪咪只有8岁,处于懵懂的状态。等明白一切时,葬礼早已过去,她只能压抑对妈妈的思念和心底的哀伤。咪咪对噩梦的焦虑,很可能源于对死亡的恐惧,是内心中未被处理的哀伤在起作用。从防御机制上来讲,这是一种置换。新妈妈的出现,让她必须面对妈妈已经离开的事实。家人越希望她表现如常,就越没法在情绪上支持她。其实在她心里,妈妈去世的那种孤独和恐惧一直没有消失。10岁的孩子缺少化解内心冲突的能力,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
咨询师和咪咪熟悉后,和她讨论“害怕”:“很多想象中的害怕,一旦用话语描述出来,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咪咪点点头,说:“是的,我小时候特别害怕蚊子,每次看到蚊子就会喊妈妈,然后那种害怕就少了一些……”
接着,咨询师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向她解释“梦境”和“幻想”:“我知道,你最初只是幻想和妈妈见面,甚至幻想妈妈还留在这个世界,还能像之前一样照顾你……这样,你就不用这么孤单,你在难过的时候也有人安慰了……”听到咨询师的话,咪咪泣不成声。这种哭泣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深切悲伤。神奇的是,当我们能在咨询室里讨论这些梦境时,咪咪夜里醒来的次数明显减少。
现实中,咪咪也有矛盾的一面。她把继母为她准备的水果带到学校,开心地和伙伴分享。可上课时,她又开始担心继母像白雪公主的后妈一样,给她的是毒苹果。类似的想法让咪咪很郁闷。但事实上,这种矛盾对咪咪的康复很有帮助。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真实的母爱,而不是活在自己构造的幻想之中。只是,当她回应继母付出的爱意时,感觉自己背叛了妈妈。但咪咪能自由地倾诉,证明妈妈去世的事情对她情感的禁锢,正在慢慢解封。
朝夕相处下来,咪咪心目中的继母形象也日益丰满。和闷闷不乐的妈妈很不同,继母非常喜欢开玩笑,做饭也很好吃。“有时候,阿姨会吼妹妹,但对我很温柔!”咪咪还告诉咨询师一个小秘密:“圣诞节的时候,阿姨给我们每人买了两条裙子。我只喜欢白色的那条,红色的好丑,我才不穿!”
咨询师好奇地问咪咪:“这为什么是秘密呢?”
咪咪说:“我不想告诉她!她看到我不穿红色的裙子,自然就明白了!”
原来,这是孩子们喜欢玩的猜心游戏,如果大人能通过考核,那就是“爱”的表现。
但是这个测试又让咪咪陷入两难境地:如果阿欢通过测试,咪咪会觉得内疚,不敢回应她的爱。毕竟,她曾幻想过换一个妈妈。如果阿欢没有通过测试,咪咪就找到一个理由恨继母,自己会重新陷入失去妈妈的悲伤。
咨询师对咪咪说:“你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亲生的妈妈,一个是爸爸给你找来的妈妈。这两个妈妈都对你很好,但有时候你不愿意也不敢相信。因为你觉得,如果和新妈妈表现得特别亲近,亲生妈妈就会不高兴。有时候,你需要一些理由来讨厌新妈妈,对吗?”
咪咪想了很久,终于理解了咨询师的话:“爸爸说,阿姨会像妈妈一样照顾我,可是我不想换妈妈!”显然,孩子把“代替照顾”和“代替妈妈”等同起来,需要大人反复帮她区分。慢慢地,孩子才会明白,想念原来的妈妈与和新妈妈相处并不矛盾,这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两件事。
最后一次咨询,咨询师和咪咪谈到她在幼儿园时想要换妈妈的事情。处于3~6岁俄狄浦斯期的孩子,都幻想有一个完美的父母,所以会在大人做得不完美时表现出攻击的冲动。这种浪漫的家庭幻想,会随着孩子长大渐渐幻灭—孩子明白父母是不能替换的,只能和现在的父母好好相处。可是,咪咪妈妈的去世中断了咪咪的连续性成长,让她停留在内疚的心理层面。
咨询师通过绘画的方式,一起和咪咪回忆了她同妈妈的点滴,处理“内疚情结”。其实,很多孩子都有过想换爸爸或换妈妈的冲动,咨询师帮助咪咪把这件事情正常化,然后创建出属于自己的方式来纪念妈妈。咪咪希望,每一年她都能在咨询室给妈妈画一张画像。当然,妈妈的样子不会永远定格在咪咪8岁的时候,“妈妈在天堂,也会有新的故事。”
在咨询师的建议下,咪咪妈妈去世三周年纪念日,咪咪和阿欢、爸爸去墓地祭拜了妈妈。全家人一起哀悼妈妈的离去,对咪咪来说是一种温暖的支持。和妈妈告别后,咪咪拉着阿欢的手离去,两位妈妈仿佛完成了一个爱的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