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磊 柳 建)
1) 安徽省地震局,合肥 230031
2) 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安徽蒙城 233500
SS-Y伸缩仪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山洞形变观测的主流地震仪器类型,部分仪器跨断层设置,观测数据具有很高的地震监测预报价值[1]。安徽区域内共有5套SS-Y伸缩仪在网运行,其中4套使用年限已超10年,仪器各部位严重老化、故障率高。然而,一线运维人员年轻人多,且仪器检修经验匮乏,多数省局、台站的仪器检修装备落后,仍然停留在10年前以万用表为主的状态[2]。由于仪器故障多,运维水平低,因而造成该仪器故障排除困难,仪器观测数据质量和连续率低,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要求[3-5]。
为解决当前SS-Y伸缩仪故障检修中存在的困难,提高仪器运维技术水平,本文研发了一款专用于该型仪器的检测盒。
SS-Y伸缩仪核心观测系统按功能分为测量系统和标定系统。按硬件模块分为测量装置、前置放大盒(简称前置盒)、主机、EP-III数采及配套线路等(图1)[6],其中前置盒与探头统称传感器。测量系统工作原理是:测量装置④内可伸缩铟瓦棒(一端固定在摆墩上,另一端固定在探头上)随大地形变其长度发生伸缩变化,反映为位置固定的铁芯在探头套筒中间位置变动,该变动被探头感知输出形成观测信号;探头输出信号经前置盒③滤波放大(±8 V以内的微变低压直流模拟信号,有效信号量程为±2 V),通过五芯屏蔽线传输至主机②(每条五芯屏蔽线只传输一个通道观测信号),主机②也通过五芯屏蔽线为前置盒③供电(±20/±9 V直流电,±9 V供电用于洞温传感器);主机②汇集多通道传感器模拟信号后,传输至数采①,模数转换后形成数据文件输入数据库。本文研发的检测盒⑤可串联在五芯屏蔽线的前置盒③或主机端②使用,检测盒包含一块内置检测电路板、两个使用SS-Y伸缩仪同款航插的检测接口(一公一母)和一个万用表接口,原理如图1所示。图中,五芯屏蔽线共有5路信号串联通过检测电路板,板上配有K1/K2两个按键,K1用于进行正/负供电检测选择,并将选择结果输入K2;K2用于供电/信号检测选择,并将选择结果输入万用表。
图1 SS-Y伸缩仪构成示意图/检测盒原理图Fig.1 Working principle diagram of SS-Y geophysical observation instrument and schematic diagram of detection box
为检验SS-Y伸缩仪检测盒实用性,本文设计了一组测试实验,如图2所示。
图2a是本文研发的SS-Y伸缩仪检测盒及内置电路板,该测试实验硬件系统由SS-Y主机、前置盒、探头(含套筒和铁芯)、检测盒、万用表及连接线构成。在图2b中,铁芯插入伸缩仪探头套筒,连接前置盒,检测盒串接于主机与前置盒之间的五芯屏蔽线上近前置盒端,外接万用表实时显示检测值。实验系统连接完成后,启动电源,在按键K1和K2都弹起时,万用表实时显示信号电压值(−2.78 V)(图2b),拨动铁芯,可见实时数据在工作范围(±8 V)内正常变化,此功能可用于日常维护中调零操作;然后,按下按键K2,万用表实时显示正供电(20.1 V)(图2c);再按下按键K1,万用表实时显示负供电(−20.3 V)(图2d),正负供电均达到20 V表示供电正常。另外,该检测盒也可串接在SS-Y伸缩仪洞温传感器信号通道上,信号电压值通常在150 mV(相当于15℃,安徽中部年平均温度)左右,供电电压约为±9 V。通过对线路上供电和信号检测,可大致判断仪器故障位置,若供电不稳,则向上游主机端寻找故障位置;若供电正常、信号异常,则向下游传感器端寻找故障位置。
图2 SS-Y伸缩仪检测盒测试实验Fig.2 Experiment of SS-Y detection box
SS-Y伸缩仪检测盒的研发应用,不仅结束了该仪器检修没有专业检修装备的历史,也促进了仪器检修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