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慧时代”走向“闲贤社会”
——站在今天看社会主义的未来

2021-09-22 11:32胡德庆刘承昊
南方论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科技

胡德庆 刘承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 10008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合作、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1]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同人类社会所处的时代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2]。正如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蒸汽时代、发展于电气时代一样,科学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也必然同极发达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时代”紧密联系——科学社会主义未来“于”“智慧时代”。人类也必然会从“智慧时代”进入可支配自由时间充足、综合素质普遍较高、精神境界大幅提升的“闲贤社会”。

一、“智慧时代”的实践确证与未来趋势

“智慧时代”是指整个社会的运转普遍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该时代条件下,移动互联网发展极其迅速,人工智能高度发达,数字经济在社会发展中占据关键性地位。小到个人生活,大至社会生产,数字化的智能设备得到普遍性应用,人们也日渐摆脱强迫性劳动束缚,可支配自由时间充足,普遍追求综合素质提升,劳动逐渐成为一种享受。纵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向“智慧时代”迈进。例如,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89亿,较2020年3月新增网民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较2020年3月提升5.9个百分点,近十亿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3]。另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年)》显示:全球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持续提升,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018和2019年为例,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018年的40.3%增长至2019年的41.5%,提升1.2个百分比,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持续增强[4]。对我国来说,数字经济增加值也已由2011年的9.5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0.3%提升到36.2%。数字技术支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5],普遍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时代”正在迅速到来。

由当前数字化、智能化设备逐渐广泛化应用实践可以预见,未来的“智慧时代”赋予人类的将是生活上的极度便捷化、生产上的低度人工化、社会运转上的高度自动化。人类也会由这样的“智慧时代”走进未来社会主义的一种理想状态——“闲贤社会”,即:人们可支配自由时间充足、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也就是“闲人社会”(可支配自由时间充足)与“贤人社会”(综合素质普遍较高)的融合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因为高度智能化社会将会使人们从众多繁杂的体力劳动中获得有效解放,由此人们便拥有丰富的可支配自由时间——变为有闲的“闲人”。又由于高度智慧的时代不停催生着人们学习先进知识技术、提升自身精神境界的需要,人们的综合素质也将会获得大幅提高——变为有贤的“贤人”。

二、社会主义从“智慧时代”走向“闲贤社会”的逻辑必然

(一)历史逻辑的必然:人类科技发展史即是“闲”与“贤”的进步史

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以生产工具为标志,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机器时代(蒸汽时代和电器时代)[6]。而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使用,人类社会发展又进入了“高速时代”——电子信息时代。纵观人类社会的时代发展史,劳动工具每一次革新,都意味着人们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上升,进而意味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特别是从18世纪末开始的蒸汽时代以来,人类科技的发展对人们工作时间的缩短、综合能力的提升、精神文明的提高的作用越发明显。在空想社会主义史上,莫尔、康帕内拉曾提出人们每天劳动时间要缩短到6小时或4小时,当下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在使这一理想逐步接近现实[7]。此外,从大历史观视角出发,科技每一次进步也会为人们接受教育、参与社会训练、提升品德素养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进而渐进式地推动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因此,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智慧时代”必然会为人们增加自由时间、提高综合素质带来更加有利的条件与平台,进而推动人们进入社会主义未来的理想阶段——“闲贤社会”。

(二)理论逻辑的必然:智能科技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自由时间”

“闲贤社会”是人类整体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和必然阶段。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8]。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9]“由于‘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10]因而“自由时间”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恩格斯也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11]。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12]。而社会运转的高度智慧化就能推动人们进入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闲贤社会”。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时间”必然是建立在有效解放生产力的基础上,而“智慧时代”下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正是实现未来生产力有效解放及获取充分可支配自由时间的必然选择。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研判:“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13]

(三)实践逻辑的必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需要新一轮“科技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14]。十九大以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发展智能化的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融入以智能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纵观中国当前发展实际,强国目标的实现需要智能科技的有力支撑,强国实践也正在持续推动着智能科技的发展与突破,这由此也进一步带动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便捷化和创造财富能力的提升,而这也必将会推动社会主义“闲贤社会”的到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并将进一步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发展人工智能,将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民生改善提供重要保障。”[15]

三、高级“智慧时代”下“闲贤社会”的未来展望

(一)可支配时间上:可支配自由时间更加充足,自由发展进一步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机器观认为,机器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力手段[16]。智能科技在促使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必然会为人们带来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由此也会让人们获得更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在高级“智慧时代”下,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智能机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彻底解放人类束缚性劳动,进而促使人类可支配自由时间普遍增多,这也将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现实可能。因为“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17]所以,智能科技实现充分发展的时代,就是社会生产力获得有效解放的时代,也是人们获得充分可支配自由时间,进而更好地用社会发展先进成果提升自己、用先进思想理论丰富自己,使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时代。

(二)劳动类别上:体力劳动形式大幅度减少,人们极力追求脑力开发

两类劳动(脑力和体力)在人类整体劳动中占比受智能科技发展的影响很大,正如高放教授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的,人工智能不仅能使人免除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能部分地取代人的脑力劳动[18]。以当前零售业发展状况为例,智能化的先进科技(AR、人脸识别、无人零售、无人配送等)有效促使了传统零售业务改造升级,其在有效减少零售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同时,也相应提高了零售业的运转效率和资源节约率。如根据《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0新零售创新案例TOP10》显示:上海虹桥机场借助智能识别、无感支付等技术推出无人便利店,收银效率较普通便利店提高78%[19]。除零售业外,智能科技也在推动工农商领域的其它行业必要体力劳动量的减少。由此可以推断,在未来高级“智慧时代”,绝大部分人将会从繁杂的体力劳动中获得新的解放。但又由于人们需要融入新的“智慧时代”,追求脑力上的开发与进步便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

(三)劳动方式上:多数工作已从线下转入线上,劳动空间限制被打破

劳动方式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生量的改变或质的飞跃。例如,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生产方式出现的“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机器耕作——智能技术参与”等五个阶段,正是随着先进科技的不断融入、农业生产设备的不断更新而持续演进的。特别是当代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科学应用,已经使许多农业工作者摆脱实地劳作方式,进入线上操作、实时监控、智能生产。再例如,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借助智能化设备进行远程办公的用户数已达3.46亿,较2020年6月增长1.47亿,占网民整体的34.9%[20]。由此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在未来更加高级的“智慧时代”,人类多数劳动将会转入线上,学习工作的空间限制将会被更大程度上打破。

(四)资源分配上:社会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共享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智能科技的进步将会为社会资源分配得更加公平化创造有利条件。以当前中国教育行业发展状况为例,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达99.7%,建成20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资源库,认定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慕课学习人数达到3.1亿人次,获得在线课程学分的高校学生突破8200万人次。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基本形成,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21]。当前,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适时融合创新,在促使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教育公平、支撑教育现代化实践。除教育领域外,住房、交通、医疗、就业等领域也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使更多人可以同等享受优等资源。相信在未来高级“智慧时代”,先进智能科技将会带给人们更加公平的资源享受,共享观念也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

(五)社会发展上:物质基础更加丰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22]智能科技的进步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获得更大程度解放的同时,也在间接赋予人类社会更强大地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和形成高级文明的条件。因为,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条件下,社会主义工农业的生产体系将会得到更加科学化的构建和优化,将会以更新的先进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和社会财富创造,由此也将带来更加丰富的工农业产品和精神产品。由此可以预判,在未来高级“智慧时代”下的“闲贤社会”,必将是物质基础更加丰富、社会文明程度更高的理想社会(如图1)。

图1:“闲贤社会”生成思维导图

四、结语:拥抱智能科技,融入“闲贤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进程[23]。有充分自由时间的“闲人”和综合素质普遍较高的“贤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渴望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24],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在中国更加蓬勃发展、能否引领世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因此,在全民逐梦、逐梦的伟大时代,在智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且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拥抱智能科技、参与智能科技发展实践,以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日进入“闲贤社会”,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更大程度的彰显。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智慧科技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