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创建第一城——阳泉
——阳泉市委市政府旧址的红色记忆

2021-09-22 01:08:36阎文水
支部建设 2021年19期
关键词:阳泉市阳泉市委

○ 本刊记者 阎文水

小雨过后,长空如洗。转过几条街,踅入保晋巷。巷子中间,一座院子门朝东开。砖劵门洞之上是“阳泉市委市政府旧址”一行红色大字,之上是颗大红五角星,在三角形的尖顶正下当中。跨过红门槛,穿过敞开的红门,绕过照壁,尽头是中共创建第一城陈列室。陈列的是在阳泉这座镶嵌在太行山西麓的小镇子上,中国共产党如何创建了第一座城市。门与陈列室之间长长的过道两边,是两排灰色的砖瓦房,坐北朝南。间间房子,便是当年阳泉市委市政府机关办公室。党员、干部、群众百余人在这里参加了刚刚举行的修复完成仪式,此刻,人群已散。

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指示,1947 年4 月,在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指挥下,晋察冀野战军发起正太战役。5 月2 日,晋东工业重镇阳泉获得解放。为巩固华北解放区、支援解放战争,4 日,中共冀晋区党委、行署决定,阳泉镇及附近平潭垴、平潭街和小阳泉3 个村从平定县划出,设立阳泉市,成立中共阳泉市委和阳泉市人民政府,直属冀晋区党委领导,任命冀晋二地委副书记智生元担任市委书记、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其时,市界东至东营盘,西至平潭街,南至南山,北至平潭垴,市区中心面积1 平方多公里,人口1 万余人。市委市政府机关驻扎地原为保晋公司总部,这从保晋巷这条掩藏在市区的小街道名字上也可看出。如今,这座修复一新的院子在楼宇林立的市区中非常显眼。

阳泉建市之前,我党我军曾占领、收复过许多城市,比如哈尔滨、齐齐哈尔、邢台、长治,但都属于接管。阳泉建市,是我党有计划、成建制地组建的一个崭新的市委、市政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寻找的这条革命道路,经过20 多年不懈奋斗,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提上日程,阳泉有幸成为试点。

为什么会选择阳泉?从地理位置来看,阳泉处于晋冀咽喉段。1906 年,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线穿境而过,阳泉成为其中一站。阳泉矿产资源禀赋优越,明清以来,无烟煤与铁为主的采矿业饮誉中外。发生于1905 年至1908 年的山西保矿运动,将阳泉这个名字传遍神州。保晋公司总部迁至阳泉,保晋铁厂成为与湖北汉阳铁厂、辽宁本溪铁厂并驾齐驱的全国三大铁厂。1912 年,孙中山先生考察山西时莅临阳泉,构想出了“以平定煤铸太行铁,可操全国实业界之牛耳”的美好愿景。更重要的是,革命曙光格外垂青这个弹丸之地。1922 年,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此。1926 年,中共平定特别支部成立。1931 年,从平定走出中国工农红军第24 军。1937 年,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在七亘取得首次大捷。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中,阳泉狮脑山是为主战场之一。阳泉为抗战输送子弟兵1.6 万余人,涌现出了一批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战斗英雄。

如今,位于德胜东街北侧、石太铁路南侧的阳泉火车站旧址,位于阳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内的中共平定特别支部旧址,位于狮脑山上的百团大战纪念碑、馆,位于保晋巷里先为保晋公司总部、后为阳泉市委市政府的旧址,都在昭示着这个曾因泉水荡漾得名“漾泉”、后改“阳泉”的山城昔日荣光。

“天时地利,阳泉成为我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中共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郭玉珠、副主任苏小平研究认为,“作为‘中共创建第一城’,阳泉在党的历史上有着伟大的意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阳泉的解放特别是城市创建,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为一体,切断了太原阎军与石家庄国民党中央军的联络线,人民解放军有了一个重要战略支点,为此后夺取石家庄战役、晋中战役与太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有力支援了陕北和山东两大解放区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计划,大大推进了我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进程。

阳泉市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重要的物资供应保障地。仅在晋中战役与太原战役中,就有1470 多付担架、3100 多挂大小车辆踊跃支前。盛产的煤、铁、硫磺、手榴弹、地雷等生产生活必需品与军用品,从此源源不断运往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境内平定(路北)县委组织运输队,将炭送到党中央驻地河北平山西柏坡,结束了中央机关自延安以来用树枝、牛粪做饭取暖的历史。市委、市政府组建国营阳泉煤矿公司,将煤、铁通过石太、石德、津浦线运往华北、华东解放区,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阳泉市成为重要的解放战争兵员补充地和接管大中城市干部输出地。从1946 年6 月至1947 年10月,境内掀起4 次参军高潮,共有1.1092 万名青壮年参军。此外还有8800 多名民兵参加了晋中战役与太原战役。随着我军节节胜利,我党需要大批干部接管解放区,建立新政权。从1947 年10 月至1949年8 月,阳泉分5 批共有519 名优秀地方干部,占到当时全市地方干部的一半还多,北上绥远,南下鄂湘,东临鲁沪,西入陕川,把阳泉市初创阶段的城市工作经验带到全国各地,有力地支援了新解放区的政权巩固和经济建设。他们为新中国接管政权、剿匪除霸、土地改革、民主建设、整党建党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贡献。

阳泉市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及其后我党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地。1947 年5 月,晋察冀中央局组织华北工作大队300 余名机关和学校干部,进驻平定(路北)县,协助进行新区土地改革。平定(路北)县委土改工作组深入基层,工作出色,《晋察冀日报》刊文《王元寿访瞎牛》予以报道,阳泉成为华北地区土改的示范区。阳泉市建立革命新秩序,巩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战胜灾荒灾害,安定人民生活,开展土地革命,恢复发展工商业,推动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人民群众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使阳泉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投入到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新中国成立时,石家庄市市委书记刘秀峰、市长柯庆施对阳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阳泉市在管理城市、保护工商业、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郊区农村土地改革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好经验,值得新解放城市借鉴。”

建市后,阳泉先后由冀晋区二专署和北岳二专署代管,1948 年7 月由华北人民政府直辖,1949 年1 月受华北人民政府委托由石家庄市代管,8 月划归山西省人民政府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阳泉市被列入全国“一五”时期15 个煤矿重点建设矿区,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1959 年至1985年,上海派出一支运煤的“402 车队”常驻阳泉,开展两地经济协作,运出阳泉煤炭,运回上海服装、食品、家具用品等,使阳泉人在衣着、化妆、用品乃至观念上都与大都市同步,阳泉遂有“小上海”之美誉。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沐浴改革开放春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阳泉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平定模式”(“阳泉模式”)。持续实施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业化水平逐步提升。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阳泉逐步形成以煤炭、电力工业为支柱,冶金、机械、化工、新型材料为主导产业,门类较为齐全的经济体系,同时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比较雄厚的技术力量。

在郁郁葱葱的南山公园之北,市中心区,阳光照射下,矗立着一座雕塑。雕塑以旗帜、长城为元素,呈几何形状的红色旗帜向前,上镌“中共创建第一城”7个金黄大字;两边长城垛口整齐,末端连接一面翘起的文字墙,上书“中共创建第一城——阳泉”,红色文字概述了这座美丽、富裕的小山城的红色记忆。一张璀璨的红色名片,让阳泉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阳泉市阳泉市委
阳泉农业 开辟“硒”望富路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5:32
山西农大共建阳泉富硒机构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奋斗(2022年3期)2022-08-08 01:06:42
濮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4
阳泉:绿色防控 统防统治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26
中共秦皇岛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娘子关(2020年6期)2020-12-09 08:36:14
阳泉市成立药茶产业联盟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22
阳泉市重点工程
娘子关(2020年3期)2020-06-11 1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