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明菊
【摘要】目的:分析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采用两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为收治的46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动脉球囊封堵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产褥病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产褥病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供血不足、出血、发热、绝经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动脉球囊封堵术等在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均具备良好的效果,相比之下,动脉球囊封堵术具有更好地安全性,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动脉球囊封堵术;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056-02
前置胎盘一般出现在妊娠28周以后,于子宫下段胎盘附着,在宫颈口内覆盖或者下缘出现胎盘附着,并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具有三种类型,如边缘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完全性前置胎盘。就临床层面来说,前置胎盘属于妊娠期并发症的一种表现,也是引发孕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如未得到合理控制极易引发母婴死亡。当前针对前置胎盘孕妇临床一般采用剖宫产术治疗,但是该手术的实施容易引发血窦收缩性减弱,从而引发产后大出血,且需切除子宫保障患者生命,甚至无法挽留。对此,本文以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46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采用两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46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年龄处于22~43(32.5±2.2)岁,所有患者均存有流产史,流产次数1~5(2.6±0.5)次;其中经产妇10例,初产妇5例,部分性前置胎盘5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2例。研究组年龄处于23~43(32.9±2.6)岁,所有患者均存有流产史,流产次数1~6(3.0±0.9)次;其中经产妇8例,初产妇8例,部分性前置胎盘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2例,中央性前置胎盘1例。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流产次数、产史、胎盘位置等一般资料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经彩超检查确诊,符合前置胎盘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有流产史;(3)能正常交流。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2)精神异常者;(3)认知障碍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患者均行局部麻醉,于双侧股动脉进行穿刺置管,在双侧髂内动脉等部位注入10 mL碘海醇(宁波天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566,规格:每50 mL含碘海醇25.9 g),经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荷兰飞利浦公司,型号:Allura Xper FD10)查看患者机体血压状态,然后将1 mm3明胶海绵颗粒(杭州艾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770360号,规格:1000~1400 μm)注入,直至子宫动脉完全闭塞。术后拔管,包扎穿刺点。
研究组采用动脉球囊封堵术治疗。患者均行局部麻醉,对左右股动脉实施穿刺,将血管缝合器置入,然后将动脉血管鞘置入,注入造影剂,对动脉直径、动脉长度进行测量,经由动脉血管鞘将球囊导管植入动脉,等到球囊充盈后,进行血管阻塞;在造影之后若结果表明子宫动脉未出血则将球囊排除,然后固定球囊和动脉血管鞘,由此进行剖宫产手术,将胎儿娩出,然后使用生理盐水充盈球囊,止血处理后,观察2 h,如果没有发生出血便取出球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产褥病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供血不足、出血、发热、绝经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用Fisher χ2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通过治疗,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产褥病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供血不足、出血、发热、绝经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4.3%,对照组发生率为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前置胎盘的发生同剖宫产、多次孕产史、年龄等因素息息相关,据相关资料表明[1],前置胎盘发生率为0.25%~1.60%。现下该病症的发生率逐年增长,同生育年龄、剖宫产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前置胎盘发生在子宫下段,分娩期间易出现无法完全剥离胎盘的情况,而在剥离之后,因为子宫下段收缩力差、肌肉薄,無法使得胎盘剥离娩出的开放血管闭合;与此同时,子宫动脉下支对阴道上1/3、宫颈、子宫下段等部位供应血液循环,所以有效控制剥离面出血难度极大。产科常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动脉球囊封堵术、髂内动脉结扎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从而保留子宫、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2]。
在本文研究中,针对所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患者采用1 mm3明胶海绵颗粒注入的形式展开手术,其作为临时栓塞材料能够作用至末梢动脉,能够将毛细血管床、毛细血管前动脉予以保留,膀胱、子宫等盆腔脏器经由交通支动脉供血便不会引发大面积组织缺血坏死的情况。于血流通畅的状态下,3~4周便能够实现血管再通,所需耗费的止血治疗时间短,且不会对患者内分泌等造成不良影响。相反,如果使用聚乙烯醇(PVA)凝胶颗粒或者医用生物胶等永久栓塞剂,则容易发生绝经、皮肤坏死、盆腔组织缺血、疼痛等严重并发症[3]。
据相关研究表明[4],动脉球囊封堵术用于前置胎盘患者中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良好地效果,在极大程度上能够保留子宫。从本文研究结果可知,采用动脉球囊封堵术的患者均未发生子宫切除的情况。经由研究显示[5],动脉球囊封堵术的可取之处在于用球囊对髂内动脉实施临时封堵,必要时将球囊充盈处理,同时将双侧髂内动脉血供阻断,然后缓解出血部位的动脉灌注压力,使得局部形成血凝块、局部血管痉挛。手术过后如果未发生活动性出血便能够取出球囊,而髂内动脉血流也会恢复正常,不再影响盆腔脏器血供。还有一个可取之处在于,相比子宫动脉栓塞术,动脉球囊封堵术无需长时间被X线照射,同时可以使用数字减影路图、避免减影血管造影(DSA)、减弱X线强度等方式,整体减少母婴受照射剂量,从而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
动脉球囊封堵术成功应用的核心在于在髂内动脉的主干放置球囊,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髂内动脉血流阻断,同时能够减少球囊充盈带来的并发症。但是,如果球囊导管置入的位置相对较浅,则髂总动脉则会存留部分球囊近心端,由此在充盈过程中会使髂外动脉血供发生不同程度地阻断,引发供血不足,造成继发性血栓,导致下肢缺血。相对的,如果置入位置过深,则容易使得髂内动脉分支动脉存留部分球囊远心端,由此在球囊扩张期间容易损伤分支动脉,构成动脉夹层,甚至引发动脉破裂出血、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6-8]。因此要求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执行手术操作,并详细观察球囊形态变化,以免引发不良事件。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知:治疗后两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产褥病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两种治疗方式具有相似地治疗效果,能够让患者获得良好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4.3%,对照组发生率为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动脉球囊封堵术具有更突出地安全性,能够减少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其中对照组患者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身体在异物置入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总体来说,本文研究病例较少,且未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由此仍需经由临床研究开展进一步的探讨。
综上所述,子宫动脉栓塞术、动脉球囊封堵术等介入治疗均能够有效预防前置胎盘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相对来说,动脉球囊封堵术具有更好地安全性,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地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星,舒艳子.两种介入治疗方法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9,39(5):448-449.
[2] 徐然.两种介入治疗方法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5):124-125.
[3] 邢良菊.两种介入治疗方法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6):4-6.
[4] 臧香玲.不同介入治疗方法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4):123.
[5] 尚娟.对比探究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用于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预防中的效果[J].心理医生,2018,24(35):181-182.
[6] 徐晓宁.不同缩宫药物联合应用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8):52,150.
[7] 王静,刘海枝,单书繁.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术中常规缝合与子宫下段后壁防波堤样缝合联合宫颈环扎的止血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1):2680-2682.
[8] 蘇永斌,郑朝晖.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