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亿鹏
(福建福美林业有限公司,福建 永春 362600)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广泛应用于建材、建筑、家具、农具、日用品、旅游工艺品等各个领域,具有绿化美化、固土防风等作用。同时,竹笋又是大家喜爱的绿色食品。由于毛竹适应性强、生长快、经营周期短等特点,使得毛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毛竹大面积发展的同时,近年来毛竹病虫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黄脊竹蝗(CeracriskiangsuTsai)(图1)为蝗科(Acrididae)竹蝗亚科(Ceracrinae)竹蝗属(Ceracris)[1],成虫、若虫以竹叶为食,危害严重的竹林叶片被取食殆尽,状如火烧,极大影响毛竹生长,出笋量锐减,甚至造成毛竹死亡,给林农带来很大的损失。本文对黄脊竹蝗的危害、发生规律及生物学习性进行概述,并总结了竹蝗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减少其带来的损失、提高林农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1 黄脊竹蝗成虫
黄脊竹蝗在福建省分布广泛,有毛竹的地方均有该虫发生;在浙江、安徽、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江西、台湾等地亦有分布[1-3]。
以若虫和成虫取食叶片造成危害。主要取食以毛竹为主的刚竹属和青皮竹为主的箣竹属竹种[1-3],还可取食水稻、玉米、甘蔗、粽叶芦、芭蕉等30多种植物[4]。低龄若虫在本地跳跃取食,成虫可随着气流,做一定距离的迁移后聚集取食[3-4]。大发生时,可将竹叶全部吃光,竹子当年枯死,致使竹腔积水、纤维腐败、失去使用价值,第二年出笋少,竹林逐渐衰败。黄脊竹蝗曾被称为“中国第二大森林害虫”[3],也是福建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具不完全统计[5-7],1975-1996年龙岩市受灾面积达13.28万hm2,1984-1993年福建省受灾面积8.89万hm2,1997年长汀县受灾面积0.39万hm2。2020年6月下旬至9月下旬,黄脊竹蝗从云南的中老、中越边境线多次人侵我国农林交错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4]。
福建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卵囊内越冬[1]。越冬卵于翌年5月,当日均气温在25℃以上时卵开始孵化,至6月下旬结束。若虫1~5龄,7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8月上旬成虫产卵直至11月上旬。5月初孵若虫集中栖息于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次日开始取食竹叶、杂草,致叶片呈缺刻状。1龄末2龄初开始上竹危害,3龄跳蝻全部上竹危害。刚上竹跳蝻多集中在竹梢上部取食,3龄后跳蝻逐渐分散,4~5龄跳蝻有明显群聚迁移习性。成虫具群聚和迁飞习性,雌成虫交尾后经半个月补充营养才开始产卵,在产卵前飞向向阳的竹林,选择杂草与灌木稀少、坡度小、地势较平、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土质较松的竹山山腰、林中空地或山沟斜坡空地上产卵。卵产于土中,入土深度大多在2.5~3.5 cm之间。雌虫产卵前将腹部产卵器伸入土壤中产卵。每雌蝗可产卵囊1~10个,每个卵囊有卵15~30粒;卵囊有良好的保护层,不易受温、湿度和不良因素影响。
竹蝗的生活习性中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成虫在交尾到产卵的这段时间内,有集群迁至产卵地的习性;二是跳蝻孵化出土后的5~8 d,群集在小竹子和杂草上取食,一般不上大竹危害;三是跳蝻出土不整齐,前后相差20~30 d。
(1)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完善测报网络,准确预测预报黄脊竹蝗的发生和危害是长期工作。为了全面掌握虫情,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和及时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应重点监测竹蝗的发生时期、程度、面积等,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预测竹蝗防治适期并制定有效防治方案。
(2)林业措施:①结合竹林经营措施,每1~2年对竹林进行一次垦复施肥;②林内保留适量阔叶树,特别是在竹林中栽种泡桐和桤木,可促进竹蝗天敌红头芫菁繁殖;③7-8月间,在人工改造的产卵集中地洒1~2次人尿液,引诱竹蝗产卵,每次50~100 kg,并于当年11-12月结合垦覆挖除卵块集中处理。④8-9月份观察监测竹蝗迁飞,然后根据雌蝗的尸体和卵块的分布,查清产卵地的范围和大小,清除产卵地的灌木杂草,挖除卵块[2-3,8-11]。
(3)生物防治:①当年11月~翌年4月,人工繁殖红头芫菁在林间释放,捕食卵块。②跳蝻期用白僵菌100亿孢子·g-1粉剂,7.5 kg·hm-2或绿僵菌30亿孢子·g-1粉剂,3.0~4.5 kg·hm-2,也可使用绿僵菌油剂进行防治[12]。研究表明,绿僵菌微胶囊粉悬浮液对黄脊竹蝗幼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l0μg孢子·mL-1浓度下对2龄跳蝻的LT50为4.56 d,僵虫率达到93.67%;林间施用含孢量约为2.14×109分生孢子·g-1绿僵菌微胶囊粉剂30 d后,防治效果可达92.59%;同时对黄脊竹蝗主要天敌红头芫菁种群数量没有影响[13]。
(4)诱杀:人尿药剂诱杀是防治竹蝗的传统方法[14]。在竹蝗成虫期的7月上旬~8月上旬,用新鲜人尿与50%可湿性敌百虫或25%杀虫双水剂500∶1混合,装入竹槽诱杀成虫或浸润稻草24 h,撒放到林间,150处·hm-2,每处150 g;用碳酸氢铵溶液作引诱剂,加入一定浓度的“杀虫双”,直接施放于林中诱杀竹蝗。植物源农药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碳酸铵、碳酸氢铵和氯化铵代替人尿作为引诱剂,按70、80、90 g·L-1配比,5种植物源农药作为胃毒剂,分别与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5%苦参碱可溶液均为1∶30体积比(胃毒剂与引诱剂的体积比,下同)、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20、0.5%藜芦碱可溶液为1∶15配比的方法,制备毒饵,具有较好的诱杀效果[15]。
(5)化学防治:①5月初~6月下旬,1~2龄跳蝻期,应用48%噻虫啉水悬浮剂8000~10000倍液、25%的杀虫双800倍液或者90%晶体敌百虫1000~2000倍液喷雾,由四周向中心喷,山坡由下向上喷,谷口向谷里喷,以防跳蝻逃跑。②7月上旬~8月上旬,用1%阿维菌素乳油与柴油按1∶15~1∶20的比例混合,用烟雾机喷烟防治。③于竹蝗跳蝻上竹前的2龄跳蝻盛发期,用2%苏云金·氟虫腈悬浮剂6.7 mL·hm-2兑水地面喷雾。④黏虫胶防治:如果卵块特别密集,则在1 m高的竹子上涂20 cm宽的黏虫胶;若密度不大,则涂宽10 cm的黏虫胶。五月中旬左右涂抹黏虫胶。由于地面喷雾往往受到山高林密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三明市三元区的毛竹林试验区,应用无人机开展低空喷雾防治试验,取得良好防治效果[16];因此,必要时可考虑采用无人机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竹林是用于培育食用竹笋,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竹笋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