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贞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葫芦灸属于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灸器的主体是两个天然的亚腰葫芦,底座是特殊的工艺制作,葫芦底部的粗隆部分用来燃灸,里面涂上一层阻燃剂,其是经过精心调配的并有一定的厚度,以保证葫芦具有耐热性,使用起来较为结实。临床上常使用葫芦灸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颈椎病、胃部疾病、月经疼痛、宫颈炎、神经性头痛等。葫芦灸具有特殊的外形,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操作且能够同时在多个穴位上操作,充分发挥出了熏灸的作用,与传统的艾灸进行比较有巨大的优势。寒凝痹阻型胸痹心痛病较为高发,患病后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部有疼痛感,且疼痛会放射到整个后背,同时伴有喘息不能卧床。病情较轻的患者表现为呼吸不顺畅,病情较重者则胸痛严重,整个后背疼痛感强烈。目前,临床对于该病常给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的原则为祛风除湿、宣痹通络、温经散寒。为了进一步探究葫芦灸对于寒凝痹阻型胸痹心痛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了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分组的方式与单一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本院近两年收治的156例寒凝痹阻型胸痹心痛病患者,所有患者的中医辨证类型为寒凝痹阻型胸痹心痛病;无艾绒及中药过敏史;且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痹心痛症状及表现。所有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将其中有严重器官疾病、对艾灸排斥等患者排除在外[1,2]。将所有患者在随机的原则下进行分组,其中的80例纳入到观察组中,有男性3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为(46.25±1.35)岁;对照组7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为(47.56±1.1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采取散寒通脉活血化瘀立法,遂用自拟方化瘀散寒通心汤治疗,治疗汤组成为:丹参、川芎、瓜蒌、薤白、桃仁、红花、细辛、荜茇、白芷。由责任护士分发给受试患者,120ml/次,2次/d,10d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中医治疗联合葫芦灸治疗,其中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同于对照组。在葫芦灸器内置艾柱3-5壮,长度在3cm左右。指导患者处于俯卧位,并将艾柱与皮肤间的距离调节合适,一般以8-10cm为宜,使用纳米布罩遮盖好,防止热量散发出去,3次/周,每次的治疗时间为0.5h,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共治疗4周。
(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使用的评估方法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得分越高则患者胸痹心痛程度越重[3,4]。(2)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计算。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改善;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的计算方法为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0.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且计量资料均使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并进行χ2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4周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好转,并且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2周和4周的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中医认为胸痹的基础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5,6],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寒邪起着一定的作用[7,8],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活血化瘀还应给予患者散寒温通之品。而且中医在临床治疗中出现的毒副作用较小[9-11],使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葫芦灸疗法是一种温热疗法,是寒症和痹症病症的适应中医疗法,充分发挥出来艾绒驱寒通络的效果[12]。葫芦本身也是药材,葫芦味甘,性平滑五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在施灸时葫芦的药用价值也随之让患者身体吸收,更好地起到相互协调互补的作用。葫芦灸治疗寒凝痹阻型胸痹心痛病疗效优于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VAS评分,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两组结果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创新改良后的葫芦灸在施灸时排烟装置在无烟状态,只能闻到艾香味,看不到烟,让患者在味觉享受的同时感受葫芦灸的调理医治。
综上所述,对于寒凝痹阻型胸痹心痛病患者在基础中医治疗的同时使用葫芦灸治疗,便于操作,安全性高,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