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振
聊城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山东聊城 252000
现阶段,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臼杯的安放位置主要为真臼位造臼及内移结合上移旋转中心,但两种方式的应用价值仍存在争议。 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真臼顶及后上方的骨缺损程度较大,因此单纯内移旋转中心难以获得理想的假体覆盖效果[1]。上移旋转中心操作简便,有利于避免髋臼重建,假体稳定性良好,但髋关节活动度及外展肌的相关功能受到一定限制,难以有效恢复肢体长度及偏心距[2]。 解剖位造臼有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延缓假体的磨损进程,但手术难度较高,固定困难[3]。该次研究将着重讨论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在该院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该院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8 例,女52 例;年龄36~72 岁,平均(55.45±2.30)岁;双下肢不等长0.55~4.26 cm, 平均(2.43±0.37)cm。 纳入在该院确诊为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经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的患者,排除神志不清、 精神障碍或伴有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入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且Crowe 分型均为Ⅲ型,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确认书。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予以全部入选患者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缺损处理。术中患者需保持侧卧体位,予以患者全麻处理,手术路径选取后外侧入路[4]。对患者的臀大肌实施钝性分离处理,将外旋肌群切断,同时需要将增厚的假性关节囊彻底切除,使髋臼充分暴露。 对髋臼窝脂肪组织实施彻底清除处理,促使髋臼横韧带充分显露, 随后在真臼位置处实施造臼处理,同时安置试模。 对植骨骨床位置进行明确,随后使用小号髋臼锉对臼顶假臼处硬化骨进行打磨,直至骨面渗血良好, 在骨床表面使用小号骨刀对骨皮质进一步处理,以提升骨床的粗糙度[5]。对于已截下的股骨头,应将其表面的软骨充分去除,同时对松质骨丰富面进行适当修整,直至能够与假臼植骨受床良好匹配。在髋臼骨床表面填充打磨髋臼时获取的松质骨骨泥,随后置入自体股骨头,待渗血松质骨面与骨床完全贴合, 使用克氏针对植骨块进行预固定处理[6]。随后使用2 枚松质骨螺钉对植骨块,进行固定。 螺钉远端需穿透髋臼对侧骨皮质,以便提升植骨块与骨床的牢固性。 再次使用髋臼锉对髋臼进行打磨,确保植骨块髋臼面与假体臼杯匹配良好,在骨床与臼顶植骨块的间隙处填充备用的骨泥及骨颗粒。 击入臼杯,并将松质骨螺钉拧紧[7]。 最后在髋臼前后壁和植入植骨块前后缘的交界区域填充自体颗粒骨,以增强植骨块与骨床的贴合度。术后予以患者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
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并对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的整合分析。 观察、对比不同时期(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 观察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以及手术12 个月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预测时需参考《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8],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与髋关节功能评分呈正相关关系。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髋关节评分明显提升经过统计学检验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时期髋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n=120)治疗后(n=120)t 值P 值41.20±7.33 89.92±7.94 49.389<0.001
该研究的患者中, 术后增强了髋臼假体的稳定性,有效提升了骨量,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未观察到手术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术前X 线检查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1.45±0.31)cm,术后12 个月检查结果显示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0.91±0.12)cm,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95,P<0.001);术后随访12 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9,P<0.001),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随访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2 患者治疗前、随访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时期髋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n=120)治疗后(n=120)t 值P 值41.20±7.33 90.24±6.94 53.219<0.001
相关研究指出[9],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理想。可能因为术中需要对患者的髋臼骨床、软骨下硬化骨、股骨头植骨块软骨实施彻底的打磨处理,同时对骨皮质实施适当的去除处理,从而提升了骨床的粗糙度[10]。 对植骨块实施固定处理前,先在髋臼骨床表面填充松质骨骨泥,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骨床与臼顶植骨块的间隙;植入臼杯后,在髋臼前后壁与植入植骨块前后缘的交界区域填充自体颗粒骨, 有助于增强植骨块与骨床的贴合度。术中先实施植骨处理,随后植入臼杯,有助于增大骨床与植骨块之间的压应力,对植骨块骨愈合进程的加快具有重要意义[11]。
该次研究发现,治疗前后入选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41.20±7.33)分、(89.92±7.94)分,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髋关节评分明显提升。治疗后,患者的手术伤口均愈合,未观察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12]。 根据彭阳[2]等人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对象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为(86±11)分,治疗前的评分为(40±17) 分, 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果与该研究一致。 术后12 个月后,对患者随访X 线检查结果显示, 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为(0.9±0.2)cm,优于术前(P<0.05)。随访12 个月后患者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为(90.24±6.94)分,优于治疗前(P<0.05)。 根据孙豪君等[11]研究表明,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平均随访19.75月,随访时,患者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为(93.39±2.55) 分, 治疗前的评分为(49.17±14.22)分。 与该研究结果一致,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
综上所述,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有利于增强髋臼假体的稳定性,最大限度提升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