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军
摘 要:化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实验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顺利理解各种化学实验内涵、掌握实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顺利形成,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来展开教学,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生活化 教学 现状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5(b)-0177-03
Abstract: Chemistry itself is very experimental, the teaching of experimental life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successful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various chemical experiments and master 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By carrying out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chemistry experiments,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can be better developed, which in turn promotes the smooth formation of students' core chemistry literacy. Teachers should fully integrate the life-oriented elements familiar to students when carrying out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Start teaching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master the correct chemical experiment methods.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Daily life; Teaching; Current situation; Approach
化學本身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初中的化学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新课改实施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比例加重,教育部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同时也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自己化学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同时化学实验教学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该文针对实验生活化教学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当前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现状、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途径,进行以下具体分析。
1 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1.1 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课改以后,国家和教育部门对于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定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经验认知为出发点,开展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来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实验与生活结合起来讲解,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重要性的认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掘出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培养学生使用化学思维来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分析出生活中蕴含的各种化学现象与化学思想,从而顺利利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生活问题[1]。生活化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克服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畏难情绪,许多学生在刚接触到化学时,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化学是一门非常深奥复杂的学科,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积极主动地对各种化学问题展开思考,实验生活化教学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奥,学生对知识感觉到熟悉,理解难度降低,就能够顺利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1.2 转变传统的化学实验学习方式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较为机械,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将各种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原理都背诵下来,对于这些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实验所运用到的各种化学理论知识,却并不加以详细探究。而生活化教学则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开展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时,教师首先会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进行思考,并结合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更好地思考出实验原理,进而产生自主验证实验的强烈欲望。生活化教学通常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化学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进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的思考和学习之中,学生在有效的引导之下,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能够顺利理解课本中的化学知识。
1.3 充分锻炼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学生对于各种化学原理能掌握的更加牢固,化学基础也更加扎实。这些熟悉的化学小实验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化学现象呢?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化学现象呢?它们产生都需要哪些条件呢?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实践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更加主动地探索各种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努力搞懂这些化学现象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同时,学生也能深刻地认识到,化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学好化学知识能够更好地改变生活。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钻研各种化学实验知识,同时将这些实验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思考,确保学生顺利将所学到的化学实验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2 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现状
2.1 教师对生活化教学重视不够
新课改以后的初中化学教材,要求教师通过开展实验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顺利掌握各种化学知识与化学技能。目前,许多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重视度不够,有些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有些教师则感觉教学时间不够,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设计和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讲述理论知识的方式,将各种化学实验机械讲解一遍,还有些教师自己在讲台上将实验过程演示一遍,便完成了教学任务[2]。这些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自学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实验学习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也就难以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各种化学实验的原理、产生条件以及所包含的化学理论知识展开思考,化学实验教学也难以真正凸显出其自身的实际价值。
2.2 生活化实验教学质量不高
化学考试中一般会有一部分内容与实验教学有关,其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实验学习成果,许多教师会在临近考试前,将各种重要的实验学习内容告知学生,提醒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背诵,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迅速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却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初中生仍是对许多新鲜事物感到好奇的年纪,在教材中出现实验环节时,学生们大多希望教师能够带领他们前往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然而教师因为学校自身教学设备的局限性以及赶进度等多种原因,无法每次都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实际感受实验过程,对知识的掌握就不牢固。
3 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有效开展途径
3.1 设置生活化实验教学情境
要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教师首先要善于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时,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生活认知出发,挑选学生熟悉的各种生活化学现象来营造实验情境,学生通过情境能够深刻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具体联系,从而顺利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中与教师一起对化学实验展开探索,跟随教师的思路一起对实验原理进行思考,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也更加透彻,生活化教学也就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3]。例如:在进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铁生锈的情况,请学生思考这种生活现象包含了什么化学原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铁生锈的情况,会对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情境充满熟悉感,接着教师请学生自主根据教材要求,在生活中找到实验需要的材料。随后,教师请学生拿出自己在生活中搜集到的铁钉,在3种容器中放入铁钉,一个是干燥密封的试管,两个装有蒸馏水的试管,一个全部浸没铁钉并加入植物油,另一个浸入一半的铁钉,请学生们放置一周,之后观察实验变化,并将变化记录下来。通过这种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造情境,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实验素材的方法,能够确保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与化学素养。
3.2 挑选生活化的实验素材
初中化学教学知识相对较为浅显,实验设置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同时也兼具趣味性,能够保证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实验教学中,顺利理解相关化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升。教师在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时,就要注重挖掘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趣味性与生活化元素,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各种生活元素来进行实验演示,学生面对自己熟悉的各种生活物品,会产生强烈的动手欲望,教师就能在学生对实验强烈的求知欲与动手愿望中顺利展开教学,确保化学实验教学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4]。例如:在进行《探究水的净化》实验教学时,教师在教授完实验教学内容后,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利用各种可使用的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制一个简易净水器。通过鼓励学生利用各种生活素材来进行发明创造,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学生在寻找可替代实验器材的生活用品时,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与思考能力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3.3 通过家庭实验巩固化学知识
要有效开展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通过这种实验方式来巩固自己课堂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又通过知识来指导自己实践,这种实验方式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大脑思维更好的发展。例如:在进行《测出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实验教学时,由于实验要求测定多种液体的pH值,然而课堂教学时长有限,教师无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完成对所有物质的测试,同时这些物品又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家后,利用家里的自来水、果汁、可乐、牛奶、肥皂水、洗洁精、白醋等物质进行pH值实验,通过这种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家庭小实验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也通过各种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感觉到化学学习的简单,充分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3.4 结合生活现象进行实验扩展
要有效开展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当充分结合各种实际生活现象来对化学实验进行扩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展开具体联想,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生活现象所包含的化学原理[5]。例如:在进行《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实验教学时,教师首先请学生分享一些自己在电视电影中所见过的各种起火的场景,并谈谈自己关于灭火的常识。学生在谈论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唤起自己关于着火和灭火的记忆,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这些生活现象与今天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哪些联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认识到了化学与现实间的关联性,并积极主动地对燃烧和灭火的实验展开积极探索,教师请学生思考展开燃烧实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学生自主思考出问题答案后,教师请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学生对实验的熟练程度更高,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证[6]。
5 結语
生活处处皆学问,通过开展生活化化学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也能意识到学好化学能够更好地指导人们生活,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得到培养,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钻研各种化学知识,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增强自身的化学思维能力与化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岩云.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速读,2018(1):211-212.
[2] 韩萍.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1):143.
[3] 王科.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学科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4):67.
[4] 余勇.浅谈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7):13.
[5] 赵雪晶.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0.
[6] 杨玉姣.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