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陈晨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就要求人才的培养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门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地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必须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也必须注重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一、“借题发挥”,让地理课有话可说
例如,在介绍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时,笔者巧妙地使用了王之涣《凉州词》中最著名的兩句诗作为导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春风”到底是什么风?为何“春风不度玉门关”?在解释了夏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后,笔者在教学的最后又追问:“李白在《关山月》中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里的‘长风还是夏季风吗?”学生在课后通过比较地图和讨论,对冬夏季风的源地和性质理解得更为透彻,算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在地理课上,笔者引入《滴水穿石》这篇课文用来讲解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在我国云贵高原,由于地表大多为石灰岩,容易被带有弱酸性的地下水溶蚀,从而形成了类似于溶洞、钟乳石、石笋、石林等千奇百怪的喀斯特地貌。
这里的“借题发挥”要求教师博览群书,不仅是古诗文,对于一些历史知识和化学知识等,都能信手拈来,将其巧妙地融合在地理课中。这样的课堂就像一块夹心巧克力,层次丰富,趣味盎然。
二、“穿针引线”,让地理课线索清晰
在《巴西》的教学中,笔者将巴西的发展时间线作为本课的教学主线,由殖民者发现巴西引出其地理位置,到殖民者登陆引发的种族文化融合,再到殖民者开发巴西引导学生理解巴西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学生在了解巴西历史的同时对其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也有了相应的认识,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尝试。
在《西北地区》的教学中,笔者将玄奘西行设计成本课的主线,由长安(今西安)出发,经古时的丝绸之路到达印度那烂陀寺。通过Googleearth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沿途会遇到的困境,并结合历史因素,与学生一同讨论玄奘选择该条路线的科学性,最后抛出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你是玄奘,是否还有更好的路线?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在课后查阅更多的资料并积极思考,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画龙点睛”,让地理课引人回味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至今“一带一路”建设已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绩。笔者曾以“一带一路”为主题设计了一节《交通运输》。首先,提出问题:苏州新区的名硕电脑需要运送500万台电脑去波兰华沙,请帮助物流主管设计运输方案。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设计了三种运输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空运,由于成本过高被淘汰;第二种方案是海运,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常规路线的“海上丝绸之路”和“冰上丝绸之路”,两条路线都各有利弊。就在学生争执不下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学生提出了第三种方案。第三种方案是铁路运输,利用陇海—兰新线或者苏满欧铁路(即中欧班列),这样相对于海运距离较短,且相对于空运成本更低,较为经济实惠。在学生争论到高潮时,笔者再揭晓:其实大家设计的路线,正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此倡议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也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完美融合,它不仅是一条运输路线,更是一条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而我们中国将会站在这条路的最前方,带领全世界走向共商共建共享的美好明天。
这节课融合了时政、历史和思想品德,最后更是提升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和”不仅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更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融合方向。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来应对世界重大挑战时,他们创造、设计、建构、发现、合作并解决问题。虽然现阶段学生和教师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导致学科间的融合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但笔者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走出了第一步,将来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大会上说的那样:“和而不同,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