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坤
张清彦
朱梅安
马莉华
赵 青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首提“公园城市”;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做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自“公园城市”理念提出以来,学术研究持续保持热度,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据CNKI检索,以“公园城市”作为主题的文章由2018年的52篇上升至2020年的171篇,并呈现以下演变特征:1)从初期多侧重于公园城市理念、内涵的阐释,逐步转向策略、路径的探索;2)从公园城市概念下侧重生态、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逐步转向生态与城市协同、公园与城市融合、生态价值持续转化的创新研究;3)从不同行业视角的差异化认识,逐步形成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推进公园城市理念融入各行业的新实践,以成都为代表的实践探索成为研究热点。
3年来,成都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系统谋划公园城市发展,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区”,成都创新探索公园城市理念,深入推动建设实践,开创市民美好新生活。公园城市支撑体系初步构建,形态特征初步显现,示范场景不断呈现,创新实践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增强。
成都的公园城市实践受到包括风景园林行业在内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但其研究多从单个专业领域和局部实践案例出发,缺少整体层面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笔者拟对成都公园城市3年以来的实践探索进行全面阐释和总体评述,总结提炼主要创新理念和实践探索成效,并从风景园林视角,深入剖析重点探索与实践,以期让风景园林行业了解成都公园城市实践的全貌,引发思考和提供借鉴。
公园城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全新实践。公园城市理念提出后,成都市委做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将公园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并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全面深入贯彻到公园城市发展治理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成都的公园城市实践突破单一的绿色生态建设方式,着眼于生态文明引领的系统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从理论探索、规划制定、政策法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到多层次、多类型的公园城市示范场景营造,系统治理的战略谋划与充满活力的实践创新相得益彰。
“公园城市”的提出源自当代需求,建设“公园城市”更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实践[1]。理念创新探索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起点,现对理念创新总结几点如下。
1)创新实践公园城市“3个转变”理念[2]。(1)从“产城人”到“人城产”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从经济逻辑转向人本逻辑,营建满足全龄化人群、多样化需求的公园城市场景,以优质的人居环境引才兴业,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2)从“城市中建公园”向“公园中建城市”转变。既要布局全域公园体系,也要突破传统意义公园体系的范畴,发挥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性、生态空间系统的主体性、生态场景营建的引领性、公园形态与城市功能的融合性作用,将全域生态整体保护、修复、营建为一座“大公园”,在公园化的生态基底中营造城市,实现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嵌套耦合、公园形态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3]。(3)从“空间建造”向“场景营造”转变。突破基于单一物质空间的建造理念,从人的需求出发,改变传统园林绿化“填空式”建设方式,通过生态与城市产业、文化、生活协同融合建设,实现空间渗透、功能复合、业态多元、场景叠加、价值转化,营建“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场景。
2)坚持“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景观化”强调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融入公园城市建设,既要彰显成都生态文化特色,又要强化设计创意,实现生态性、文化性与艺术性融合统一,用设计点亮生活,体现公园城市美学价值。“景区化”着眼于场景品质化、设施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引导公园城市成为一个大公园、大景区。“可进入”体现可达性、开放性、普惠性,推动绿色网络体系与城市交通接驳,与公共设施相连接,与生活社区相融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绿色福祉。“可参与”围绕公园城市建设的初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全类型、全龄化人群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公园、绿道等建设从深度研究服务人群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规范融入基础性、常态性、延展性功能设施或户外活动场景,增加参与性,引领塑造绿色生活方式。
3)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运营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整体谋划、科学组织、有效管控、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的作用,统一组织开展研究、策划和规划,保障公园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坚持以市场为主体,组建市级平台公司建设重大生态项目,招引领军企业、专业企业参与,探索政府、社会合作共营模式。坚持商业化逻辑,融合绿色生态,叠加多元场景,植入特色业态,激活新兴消费。例如,新都区天府沸腾小镇开展“绿道+火锅”创新运营模式(图1)。
图1 天府沸腾小镇(作者摄)
4)坚持场景营城理念,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由不同舒适物(amenity)设施、活动、服务、人群等集合而成,以及集合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共同构成了场景[4]。场景营城理念是借鉴运用场景理论对公园城市营城模式的创新性探索,成都坚持把公园城市作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消费的场景媒介,实施“绿色+”策略,加快培育山水生态、天府绿道、乡村田园、城市街区、天府人文和产业社区六大公园场景,科学植入多元复合功能,推动生态场景与消费场景、人文场景、生活场景渗透叠加,塑造公园城市场景品牌[5]。同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根据汪诚文等的研究,公园城市的绿色生态价值包括:1个核心价值──生态环境价值,3个派生价值──产业动力价值、城市宜居价值、创新集聚价值[6]。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城市公园、绿道等绿色生态资源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绿色生态投资对周边资源价值和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基于上述理论,创新性提出了公园城市六大价值: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并将公园城市作为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场景营城理念的实践,探索以城市品质的提升平衡建设投入、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运营管护的机制,进而探索公园城市营城新理念的价值实现机制和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5]。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思路,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统筹布局文体旅商设施,培育新兴业态和绿色生活方式,实施公园(绿道)业态融合和场景营造指引,启动探索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EOD)示范建设。
1)统筹布局,构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公园城市空间格局。
以新发展理念编制支撑公园城市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统筹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布局,优化城镇空间,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构建与生态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容量相适应的“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城市格局实现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的转变[7]。着力改变单中心集聚、圈层式蔓延的发展模式,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公园城市空间格局。西翼的中心城区呈“风车状”形态,绿环绕城,绿楔入城,实现了城市空间和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谐共融。东翼的东部新区以森林、湿地、农田、绿地景观构筑生态绿隔,以沱江-绛溪河生态走廊为主轴,多层次生态廊道、东部绿道、生态路网交织成网,构建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嵌套耦合、和谐相融的整体空间形态格局。
2)全域增绿,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本底。
依托山水交融的自然本底,构建公园城市“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全域生态布局结构(图2),保护全域绿色空间肌理,修复生态受损区域,推进全域增绿,强化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覆盖全域的生态空间系统。截至202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
图2 全域生态布局结构图[引自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9─2035年)》]
3)“五绿润城”,构建公园城市“青山绿道蓝网”生态骨架。
推动自然生态与城市空间融合,重点推进“五绿润城”行动。(1)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绿心”。总面积1 275km2。全面建成后,全市人均增加森林面积10m2。(2)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绿肺”。面积1 459.48km2。该区域分布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和特有植物、特色植物。(3)建设天府绿道体系“绿脉”。规划16 930km天府绿道体系,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建成4 408km。2020年起,每年规划建设1 000条“回家的路”社区绿道,配套书店、花店、商店、咖啡馆(茶馆)“三店一馆”基本设施。(4)建设锦江绿道“绿轴”。锦江绿道北起都江堰,穿越城市,南至黄龙溪古镇,规划绿道长240km。核心区实施水生态、交通、景观、照明和社区治理、业态融合、品牌塑造综合治理提升。(5)规划建设锦城公园“绿环”。作为成都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标志性环状生态区域,锦城公园规划133km2范围内,已建各级绿道400km以上,其中环线100km一级绿道基本建成[5]。
4)示范引领,推进先导性、引领性、创新性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建设。
以六大公园场景为核心依托,建设山水型、绿道型、郊野型、街区型、人文型和产业型公园城市示范片区,按照“公园+”布局模式,依托公园、绿道等绿色资源和开敞空间,整合周边资源,促进业态融合发展,推动生态场景与消费场景、人文场景、生活场景渗透叠加,培育新经济,引导生态体验、文化创意、生活美学、体育运动等新兴业态和生活方式。已建立覆盖全域的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储备300个,首批推进76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建设,植入生活、消费场景528个,引入特色业态272个,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公园城市形态塑造与场景营造[5]。
5)共建共享,不断提升公园城市绿色生活幸福指数。
(1)让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成为公园城市的底色。实施“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土”行动,生态环境各项指标持续向好。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0d,据成都市民近年在中心城区遥望雪山记录次数的不完全统计,能见雪山次数从2017年50次记录增加到2020年75次(图3),“窗含西岭”的胜景不断重现,“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为靓丽品牌(图4)。(2)让公园社区成为市民美好家园。创新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模式,在旧城,将公园城市理念与城市有机更新结合,营建公园化人居环境;在新区,探索实践公园社区建设。(3)让绿色服务成为民生普惠福祉。全面优化绿色服务供给,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地铁网、公交网、绿道网融合,将社区绿道“回家的路”连接生活社区、公交站点、农贸市场、中小学校等设施。2020年开通运营地铁518km,人均绿地面积达14.51m2,广大市民走进绿道、身在公园,畅享绿色生活[5]。
图3 2017─2020年中心城区遥望雪山次数变化分析图(作者绘,数据来源于“在成都遥望雪山群”公布的能见雪山次数记录)
图4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引自http://k.sina.com.cn/article_6105713761_16bedcc6102000talx.html)
在机构改革中,成都创新组建公园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拓展职能,转变角色,统筹推进实践探索。现梳理3年来七方面的重点实践,包括:公园城市管理机制和支撑体系、生态类专项规划研究、全域公园体系、天府绿道体系、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公园社区实践探索、公园城市街道场景。
2.1.1 成都公园城市机构组建和机制建设
2019年1月,成都以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为基础,整合相关部门的部分职责,创新组建市政府工作部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面对职能的拓展、创新和强化(图5),风景园林工作者调整角色,适应公园城市统筹、创新工作要求,不断学习新理念、推进新实践。
图5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内设机构及主要职能分析(作者绘)
为统筹全市公园城市建设工作,设立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将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列为本行政区域公园城市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市(区)县设置专门的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部门或职能机构。健全市(区)县2级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形成系统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3年来,在市(区)县2级联动机制下,街镇、社区创新实践探索活跃。
2.1.2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支撑体系
1)初步探索构建公园城市理论研究体系。组建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和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与知名智库合作,开展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出版《公园城市──城市建设新模式的理论探索》和《公园城市·成都实践》。
2)优化构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实施技术体系。以支撑公园城市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为遵循,优化构建“公园城市规划-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规划-区(市)县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规划”3级体系,探索构建规划建设技术导引体系(表1)。
表1 部分规划建设技术导引
3)优化与创新构建法规制度体系。已制定《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条例》《成都市都江堰精华灌区保护条例》《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等重要生态区保护法规,正在制定《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
4)构建公园城市评估监测体系。已建成公园城市生态绿地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公园城市智慧信息平台,科学判识公园城市建设成效,支撑公园城市“两山”发展等指数定期发布。
2.2.1 开展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各类生态空间保护创新研究和生态类专项规划
森林、湿地、绿地是公园城市的重要生态基底,其空间布局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重要基础性、前置性、关键性专项内容。面临多类用地交叉重叠的现实矛盾,跨行业研究、多专业协作、信息化支撑、系统性创新、多规划融合,促使森林、湿地、绿地空间落地。完成公园城市森林、湿地空间布局规划研究,编制《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10余项生态类专项规划。
在公园城市森林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中,现状森林覆盖率为40.2%。以此为基础,提出“保、补、筑、增”森林空间布局策略,通过强化零散化的绿斑,构建结构化的绿廊,织补系统化的绿网,构筑“绿斑-绿廊-绿网”森林生态骨架(图6),铺垫公园城市绿色肌理,营建公园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图6 成都市森林空间结构示意[引自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全域森林空间布局研究(2019)》]
2.2.2 推进全域增绿,优化网络化生态绿地系统
强化“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生态绿地系统结构,构建“斑块-廊道-基质”有机关联、层次清晰、系统完善的绿色生态网络,提升市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通过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实施“增绿十条”,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维度绿化体系。
根据现状基础、环境特征和发展需求,创新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包括市域公园体系和公园场景体系两大类子系统(图7)。
图7 全域公园体系构成示意(作者绘)
2.3.1 构建4类公园构成的市域公园体系
突破城乡和行业领域界限,融合跨行业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农业产业类公园体系、城市绿地分类体系,创新构建全域性、系统性、均衡性、功能化、产业化和特色化的市域公园体系,包括山水公园、乡村公园、城市公园、绿道公园4个中类公园类别。
2.3.2 构建六大公园场景支撑的全域公园场景体系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策略是将公园形态特征与城市各类功能空间有机融合,即通过“公园+”,实现“城绿渗透、城园融合”,将公园的多样形态、自然特征和游憩功能融合到各类城市功能空间中,营建具有成都特色的山水生态、天府绿道、乡村郊野、城市街区、天府人文和产业社区六大公园场景,形成六大公园场景支撑的全域公园场景体系。
2.4.1 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情况
天府绿道作为建设公园城市的重要支撑系统,作为重塑城市生态、生产、生活的引领性工程,成都不断创新理念、系统规划、建构体系、探索机制,较快构建了天府绿道体系雏形。编制《成都市天府绿道总体规划》,筹划构建“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主体结构,包括区域级、城区级和社区级3级,总规划长度16 930km;推进锦城绿道、锦江绿道、森林绿道、田园绿道等重点绿道规划建设,并凸显分类特征和分区特色;编制分区绿道体系规划。天府绿道体系将融合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旅游、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高标准农业和应急避难八大功能,形成绿色生态、绿色功能、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绿色生活五大体系[8]。
2.4.2 天府绿道理念创新
天府绿道体系创新实践包含以下理念:1)功能从单一到多元,突破传统绿道的单一功能,从健身、休闲为主的健康绿道,拓展为生态绿道、经济绿道、文化绿道、生活绿道等;2)坚持“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把生态化、特色化、品质化和开敞性、可达性、参与性融为一体,植入丰富的服务设施,融合多元业态,强调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塑造绿色健康高品质生活;3)着眼高质量发展,强调绿道系统对全域特色资源的串联、融合、引导、带动、激活等作用,在分区绿道系统规划中,同步专门编制《农商文旅体融合方案》,突出产业融合发展;4)在建设运营机制方面,探索通过绿道激活的关联资源,实现品质提升来平衡生态建设投入,通过绿道消费场景的营造来平衡后期的运营管护。
2.5.1 背景
公园城市示范片区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目标为引领,以绿色生态资源为依托,实现“公园+、绿道+”,以片区综合开发理念引领城市单元生态提升、形态塑造、业态植入、文态融合,以点带面,示范带动。
2.5.2 进程
编制市、区2级公园城市建设实施规划,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建设是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的行动单元和实施重点。市级层面制定《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示范片区管理办法》《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示范片区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成都市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建设技术指引》等。首期启动的示范片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至2025年,拟建设201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其中山水型13个、绿道型24个、街区型51个、郊野型26个、人文型24个、产业型63个。
2.6.1 建设背景
公园社区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公园社区是公园城市的细胞单元,是指生态空间与社区形态有机融合,绿量充沛、尺度宜人、景观优美、设施完善、业态丰富、全龄友好、特色鲜明的绿色、美丽、共享、人文、活力、智慧社区。
组建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将公园城市理念全面融入社区发展治理,这是一大创新。成都发布了《成都市公园社区规划导则》和《成都市公园社区人居环境营建导则》,按公园社区分类进行建设指引(表2),启动了天府锦城、交子公园、鹿溪智谷等示范公园社区建设。从实践角度,天府新区的麓湖公园社区、金牛区的新桥公园社区等案例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表2 公园社区分类及总体指引一览
2.6.2 策略及实践路径
通过生态融入、空间渗透、业态植入、形态塑造等策略支撑,探索公园社区实施路径:1)保护现有生态资源,完善生态的系统性、空间的连贯性和功能的连通性,构建系统化、网络化的生态网络结构;2)提高绿色空间界面占比,提升核心指标,优化公园体系,塑造绿色空间与建构筑物和谐相融的公园社区形态;3)多维增绿以提高绿视率,塑造地域性生态与文化景观,组织社区绿道系统,构建美丽宜居公园化社区环境;4)配套基础需求类、延展需求类、创新特色类服务设施,形成满足全龄化人群、多样化需求的多元生活场景。
道路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是城市内外交通、功能区间集散转换、用地之间串联组织的动态空间系统。但传统城市道路普遍存在重通行功能、轻生态场景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道路与周边的生态、功能、景观的相融性不足,道路红线内“填空式”绿化建设和红线外“缺绿化”刚性对接。
针对问题,围绕公园城市建设目标,成都制定了《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对公园城市“U”型街道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此为指导,创新构建生态路网体系,进行“公园化”街道营建,建设安全、美丽、活力、绿色、共享的公园城市街道场景。
与传统路网相比,“公园化”街道在空间上,一方面强调“生态隔离”,充分发挥机动车道侧绿带的生态隔离、降温增湿、减噪滞尘等生态功能;另一方面强调“生态融合”,针对道路红线内绿色空间不足的问题,统筹道路绿线、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将道路绿地空间、路旁绿地空间、建筑后退绿地空间融合,整体形成生态融合空间,并进行步道、绿道及临建筑空间的一体化场景设计(图8)。在功能上,改变传统填空式建设方式,实现空间渗透、功能协同,通过绿道、步道等慢行系统,实现生态、游憩、居住、工作功能有机衔接和多种业态的高度融合。营造绿意盎然的生态场景,如二环路高架桥下的“生态绿廊”,通过立体绿化,有效改善高架桥下局促、压抑、静态的空间体验,成为成都标志性生态廊道景观。对望江楼公园、百花潭公园、人民公园等老公园进行拆围透绿,塑造“城园融合、绿意渗透”的公园化街道场景。
图8 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场景示意图[引自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公园城市生态路网与街道一体化场景研究(2019)》]
3年来,生态文明引领的成都公园城市实践表现出创新实践的生机与活力,但相比鲜活的案例,对整体实践的系统研究、科学评估还不够。
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目标,下一阶段的成都实践有几个关键点:1)如何既彰显成都特质,又能体现普遍的示范价值,凸显示范引领作用;2)如何有效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既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又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3)如何科学实践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创新构建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机制,推动公园城市持续发展。上述内容尚需公园城市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