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洁
摘要:目的 分析在阴道分娩产妇护理的过程中将预见性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对于降低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接诊的患者中抽选80例为对象,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40例,在分娩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余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两组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在对阴道分娩产妇进行产期护理的过程中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展开运用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有助于产妇恢复。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
产后出血属于妇产科最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将直接影响到产妇恢复,若产后出血症状未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更可能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对于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为其进行产期护理的过程中,更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保障产妇健康并帮助产妇在产后较短时间内进行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在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接诊的患者中抽选80例为对象,结合组内盲选的方式,取其中的40例,在分娩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性护理,即对照组,余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即观察组。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年龄在24—34岁间,对应均值为(27.12±1.38)。而观察组年龄在25—35岁间,对应均值为(28.99±1.37)。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在接受产期护理的过程中,各方面护理干预工作均遵照临床规定进行展开。在产前,对应护理人员需做好对应的评估工作,分析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风险性,并提前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而在对观察组产妇进行产期护理的过程中则需要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展开运用,干预措施如下:(1)产前护理。在产前,护理人员需要针对产妇的脉搏、心率、呼吸等方面指标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做好对应的记录工作,及时评估是否存在有异常的情况。此外,更需要做好对应心理疏导工作,在分娩前产妇出于对分娩顺利性等方面的担忧,难免会存在有一定的负面心理,需及时展开针对性的疏导工作,促使产妇能够以乐观的心理。同时,在产前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指导产妇做一些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达到对自身注意力转移的目的。(2)产中护理。在产妇进入到第二产程后,则需要丈夫全程陪伴产妇并给与对应的鼓励,促使产妇紧张的情绪能够得到缓解。同时需要对产妇的胎动情况以及宫缩等密切进行观察,分析是否存在有异常。在观察到产妇进入到第三产程后,护理人员则需要准确评估胎盘的剥离情况,并做好对应的助产护理工作,促使胎儿能够顺利娩出。(3)产后护理。在胎儿娩出后,产后2h为出血的主要时间段,护理人员则需要密切关注产妇的出血情况,并分析产妇是否存在有面色苍白等情况。做好常规的心理辅导工作,以免产妇存在有较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到恢复。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产后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过程中和两组有关的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按照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而计量数据则按照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产后2h出血量上,观察组为(92.38±2.83)ml,对照组则为(143.72±9.23)ml,对比t=10.811,P=0.001<0.05。在产后24h出血量上,观察组为(156.28±10.38)ml,对照组则为(245.42±8.37)ml,对比t=12.772,P=0.001<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0%(39/40),对照组则为80.00%(32/40),对比X2=7.301,P=0.001<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存在有一定的风险性,会直接影响到产妇恢复。在对产婦进行产期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中,更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为产妇在产后迅速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预见性护理在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有较高的实施率,该护理模式的宗旨就在于为产妇在产期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此达到降低产后出血量的作用。结合本次观察可见,在该护理方式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有助于恢复。
总之,在对阴道分娩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将预见性护理干预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1]周政宁.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1):58-59.
[2]王一红, 林琳, 徐程. 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43).
[3]秦丽芳.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方法及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 2020, v.15(10):135-135.
[4]孙聪敏.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v.18(13):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