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省 关多义
摘 要 产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太行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的太行精神,把中国革命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具有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性,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先进性,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实践性,改造社会、探索治道的民主性等鲜明特色。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奋斗不息的精神内涵,是今天中华民族实现新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激励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汲取坚定信念、追求真理、执政为民和艰苦奋斗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 太行精神 时代特色 现实价值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在与国内外敌人斗争中创造了一系列革命精神,激励着共产党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其中延安精神和太行精神同时产生于抗日战争年代,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形式——游击战争和根据地建设,并由此赢得抗日民族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如果说,延安当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指挥部,那么太行根据地就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如果说,延安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研发基地”,那么太行山根据地就是实践毛泽东思想的“现实舞台”;如果说,延安精神是旗帜、是方向,那么太行精神就是实践、是探索。伟大的太行精神因为包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领导艺术和工作作风,所以在新时代仍然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攻坚克难、实现最新使命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太行精神的时代特色
早在2009年5月,时为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就对弘扬太行精神强调,“要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锤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1]。2020年5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特别指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坚持不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增强文化自信”[1]。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告诉我们,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军民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在与日本帝国主义浴血奋战中用鲜血和生命孕育的精神财富,凝聚着激励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中国人民奋斗前行的巨大力量。
(一)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为主要任务,具有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性
太行精神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太行山燃起的抗日战争烽火硝烟中,带领英雄的八路军和太行根据地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魂。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所进行的许多次反侵略斗争相比,太行精神的实质:首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发扬(民族性);其次,抗日战争把民族解放战争与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结合在一起,是更高层次的、意义更为深远的愛国主义运动(革命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2]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高度评价。太行精神作为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典型代表,是战斗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将士和根据地人民群众,同仇敌忾,团结奋战,不怕流血牺牲,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国内外敌人的英雄写照,是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浇灌而成的精神之花,是集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的合成。
(二)把民族解放战争与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相结合,具有坚持真理、超越历史的先进性
太行精神作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闪耀着追求真理和弘扬真理的思想光芒。1937年7月全民族抗战开始以后,中国共产党把发动全民抗战、夺取抗战胜利视为自己的核心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在延安,心在全国,着力转变革命策略,积极发动抗战力量,为抗日战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指引方向。1938年5月,毛泽东面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论调,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的演说,指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因此这场战争必将“达到最后驱敌出国,保卫祖国,建设新中国的政治目的”[3](P439)。有了这样的思想指引,使初入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战士和地方干部面对“广大群众的民族觉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足,大多数民众的无组织,军力的不坚强,经济的落后,政治的不民主”等形成的困难环境,“共产党员不能不自觉地担负起团结全国人民克服各种不良现象的重大责任”[3](P509),从而为“动员全民族一切生动理论,为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3](P511)。就这样,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旗帜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太行根据地人民政治觉悟迅速提高、军事本领迅速提升、经济建设自给自足,以“小米加步枪”的装备对付着日军飞机大炮的围攻。他们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坚强意志,因此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始终走在了时代前列,为完成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发挥了先导、先锋、模范和榜样的作用。
(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太行精神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全面抗战开始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就坚定地认为“兵民是胜利之本”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P521),因此迅速调整战略方针,通过开展广泛、细致的群众工作,解决八路军深入敌后的兵源、财源等问题,使整个太行山区呈现出“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声”[2]的景象。在抗击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蚕食”斗争中,太行根据地军民创造出如:破袭战、伏击战、麻雀战、地雷战、窑洞战、围困战等因地制宜的战术,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根据地的人民群众自觉组织起运输队、担架队等,运送军需物资、救护战斗伤员、协助打扫战场,维持社会治安,发挥了充分的后勤保障职能。而为了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根据地的各级政府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实行统一累进税、公开村政财务、反惩贪污浪费等政策。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贯彻了实事求是、同心同德的工作方针,所以才有效地动员起根据地的全体人民并最大限度投入抗战,把昔日封闭落后的大山深处变成了最有生机的地方,使根据地的抗日军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
(四)包含着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光辉实践,具有改造社会、探索治道的民主性
今天,我们回看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抗战,已经不单是谋求民族独立的救国战争,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的历史条件下改造旧社会、建立新制度的政治道路探索。1941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敌后建立了根据地的地区,就普遍开展了带有民主色彩的村选运动,如《晋察冀边区选举条例》明确规定:“凡在边区境内年满18岁之中华民国人民,不分性别、职业、民族、阶级、党派、信仰、文化程度、居住年限,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后,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3]在具体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选举委员会事先发选票,拿着投票箱回收选票;由投票所代笔;将豆子放入侯选人前面的碗里;選举人集会、举手表决”[4]等等。可以说,这种新鲜的参与形式,让老百姓大开眼界,因此最大限度地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团结在了共同抗战、一致对外的旗帜下,成为根据地抗日民主运动的积极分子;同时太行根据地还进行了建立民主政权的尝试,依据“三三制”原则,“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1](P760),建立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民主政权的最高形式——临时参议会和政府机关。按“三三制”组建的抗日根据地政府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1](P741)。正是由于这种民主政治制度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根据地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调动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抗日积极性。
二、太行精神的新时代价值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高度评价延安精神,“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1]与习近平总书记赞扬的延安精神相一致,太行精神及其实践体现了对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坚持,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贯彻,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包含着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同样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仍然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一)凝聚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一百年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在抗日战争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出的太行精神,展示了太行儿女坚决听从党的指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优秀品格。他们面对凶狂的敌军进攻和围困,“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保持誓死不做亡国奴、为民族独立而战、为工农大众的自由而战的理想信念”[2],凝聚起抗战到底的强大力量。从一开始的支援友军,到后来发挥侧面牵制,从抗战之初的游击战争到后来的正面进攻,从局部战场到扩大战线,一次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将游击战争的熊熊烈火燃遍了太行山的每个角落。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大都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少有机会经历血与火的考验,但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更从太行精神中汲取坚守理想信念的营养。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教育干部坚定信念的主体责任,以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里的学懂,就是要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可以然。这里的弄通,是要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要充分理解具体论述的要义,学全、学准,融会贯通,汲取真理的力量。
(二)凝聚党员干部坚定目标追求真理的政治品格
孕育了太行精神的抗日斗争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光辉范例。在太行根据地军民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开展大生产运动解决生存困难,开展整风运动解决思想问题,助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成熟。可以说,太行根据地的党政军民不仅时刻听从中共中央的部署,而且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所在根据地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善于从自己成功经验中总结前进的动力、从自己的失败教训中深挖致命的短板,所以才使这里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出发地,并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不断,和国内局面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的形势,领导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没有现成模式可鉴,我们必须继承弘扬太行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真理的指引,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怀律己之心,建惠民之功。
(三)凝聚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3]太行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持久抗战、全面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战略基地,在开辟根据地、建设根据地的过程中,“山西最早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和开展生产自救运动,走出了一条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新路子”[4],既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温饱,又满足了战时的军需供应。同时根据地还实施了解放妇女、精兵简政、扫盲识字等措施,把广大农民引向文明、进步的幸福道路,这是以往革命史上所没有的。八路军做到了始终和根据地人民同甘共苦,并肩作战,使共产党、八路军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下不断地生存发展。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人民群众依然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的原则,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善于把党的决策和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并在实际工作中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四)凝聚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太行精神的重要底色,也应是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立身创业的宝贵品质。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太行根据地的自然社会环境是一个沟壑纵横、土地稀少、经济生产落后、生活资料贫瘠的地区,加上外遭日本侵略者的“扫荡”“蚕食”和封锁,内受旱灾、水灾和蝗灾的袭击,在这样一个缺少弹药、粮饷、医药、被服的根据地,要生存和发展下去,何其艰难?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硬是凭着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与天斗、与地斗,克服了根据地上严重的物资短缺,甚至帮助当地老百姓解决了一定的生活困难。今天,军事战争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去,缺衣少粮的窘迫也不复存在,但对党员干部来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艰苦奋斗精神依然不能丢。因为艰苦奋斗的作风,既是一种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思想品格。当然,我们今天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也并不是主张人们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否定人们追求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提倡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我们要用太行精神去砥砺意志、陶冶情操,激发凝聚人心、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
三、新时代弘扬太行精神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长期奋斗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党,也是一个紧跟时代步伐、善于与时俱进的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结合时代条件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2]太行精神不仅根植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在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年代,太行精神把源自红船精神到延安精神的思想内核,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发扬光大,托举起党的使命和人民的希望。太行精神作为伟大的抗战精神的代表,在新时代更应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艱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3],是我们党新时代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用太行精神激励党员干部勇挑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巍巍太行,意志如磐。太行精神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的旗帜,曾经发挥了激励人心的作用,在新时代太行精神能否不断弘扬赓续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继续把她升华为价值形态,再到实践形态。当前,无论是我们由于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历史使命的要求,还是基于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冲击,又一次十分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挥牵引、指向的力量,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阔眼界、提升抱负,激发不懈追求和经受严峻考验的勇气,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不断夯实理想信念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太行精神就曾经是这样的旗帜, 她不仅激发了太行根据地军民以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敢于斗争的风骨和魂魄,使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成为太行精神的重要标识。而且她凝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太行根据地军民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革命意志,使之成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强力量,最后赢得了太行根据地从军事到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程中,弘扬太行精神将激励党员干部砥砺前行、奋发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二)用太行精神引领党员干部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中国革命历史证明,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秘诀,靠的就是“团结”二字。而太行精神的实践再一次把团结和统一的印迹深深地烙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深处。抗日战争阶段的1939年,我们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指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切实提高干部的政治水准,提高铁的纪律,保证思想行动上的一致。1941年,又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指出了为什么要增强党性、缺乏党性的具体表现和如何增强党性等问题。这两份文件为太行军民紧紧跟随中央决策,建立和巩固根据地发挥重要的指引作用。今天,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但是也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党组织应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成为在思想上、组织上坚强巩固的政党,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教育力、社会号召力;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全体党员干部应从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中,看到并汲取集中、统一、团结的价值和力量,增强党性锻炼,自觉遵守党章党纪,牢记入党誓言,按党的规章制度办事,让个人利益服从于组织利益,局部利益服从于全党的利益。
(三)用太行精神教育党员干部认真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人心向背,决定成败。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太行精神的本质特征。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我们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地方干部,为了赢得根据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人民群众建立了如“鱼和水”“血与肉”的亲密关系。所以,广大人民群众才会在党的干部遇到危机时,主动站出来用生命保护他们,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他们的后代,才使我们党在艰苦、不利的环境下却能茁壮成长,支持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可以说,一部太行根据地的抗日战争史,就是我们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写照,至今许多八路军与当地民众鱼水情深的故事,仍然恒久流传并感人至深。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上,我们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落实太行精神的指示,“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1],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在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努力做到不仅真情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群众诉求,把人民群众的意愿挂在心上,而且能够俯下身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决策和干事的出发点,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业绩造福于民。
(四)用太行精神鼓舞党员干部树立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品格是太行精神的精髓,是太行精神最具标识性的精神内核。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根据地军民外受日军的疯狂进攻,内遭艰苦自然环境的威胁,连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都时常供不应求。但是,太行根据地上的党政基层干部硬是抱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顾全大局,始终保持着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种深层厚重的家国情怀和坚毅的抗战意志,再次说明了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太行精神,干事创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时刻保持奋发有为、永不懈怠的精神面貌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这不仅意味着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意味着要保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气概。太行精神启示各行各业各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要敢于改革创新,突破陈规,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既要切实加强学习,做到政治过硬,不断增强观大势、谋全局,干大事、做实事的能力和态度,善于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要注重实践,争取本领高强,树立专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
四、結语
太行精神具有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民族性,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先进性,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人民性和全面动员、广泛参与的民主性,不仅是“伟大建党精神”[1]的时代化和具象化,而且是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在今天,仍然堪称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思想灯塔。
(责编:赵丽丹)
The Contemporary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stic Value of Taihang Spirit
Zhang Minsheng Guan Duoyi
Abstract Taihang spirit, which originated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is rooted in the rich soil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Taihang spirit, created by the soldiers and civilians of the Taihang Anti-Japanese Base Are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aised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spirit to a new level. Taihang spir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constantly striving for self-improvement and marching forward bravely, the advanced nature of adhering to truth a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the practicality of working together with one heart and one mind, the democratic character of reforming society and exploring the ways of governance and other distinctive features. Its rich and profou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is a powerful ideological weapon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for the next 100 years. It can inspir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to firm beliefs, pursue truth, serve for the people, and work hard.
Keywords Taihang Spiri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Realistic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