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性学习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以作文为载体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学习主动性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展和进步。本文从英语作文的“题目解读”“体裁选择”“结构设计”“词语甄别”“修辞方法”等方面出发,对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路径进行了系列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探究性学习
【作者简介】韩静(1982-),女,新疆伊犁人,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从学业成绩还是从英语综合素养的角度分析,教师和学生以及相关方面都需要高度重视写作这个模块。但是,英语学习各个模块不是以孤立割裂的形式存在的,彼此之间有着较强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要想写出优质的英语作文,前提是要具备较好的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从逆向思维角度对英语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和改革,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作文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英语学习的“集大成者”,是英语学习水平的综合体现,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借助英语作文这个载体开展各个模块英语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和较好的选择。具体而言,利用英语作文这个载体,开展“题目解读”“体裁选择”“结构设计”“词语甄别”“修辞方法”等方面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有效的改革。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者自身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并且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独立自主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其价值在于引导支持学生逐步从掌握零散知识过渡到掌握系统思维和方法,换句话说,就是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利用英语作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从以下几种方面入手。
一、首要任务是做好题目解读
解读题目是写好英语作文的首要前提,这是一项提纲挈领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题目解读的时候,需要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首先,结合已知信息,判断题目的内涵或者确定潜在题目。高中英语作文已经具备一定的难度,在撰写作文之前需要认真分享已知信息。比如,已知信息是看图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亦或是限定题目作文,这些信息非常重要,能直接影响作文的方向、思路和结果。教师在组织题目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相互研讨活动,可以让多名学生就已知信息进行个人观点表述,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然后由其他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在此基础上由教师进行整合与评价,提出最终的观点和建议。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尝试独立自主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能够主动思想和积极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动力。
其次,需要确定文章的主旨大意和撰写要求。无论是英语作文还是汉语作文,都需要有明确的主旨和观点,在进行作文题目判断和分析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需要一起确定作文的观点或者思路。比如,在限定题目的题型中,诸如“难忘的一天”“硬币的两面”“个体与集体”“学习的价值”“一粒大米的价值”“动物的生存与人类的权利”“一种印象深刻的植物”“一张白纸”等,都是日常作文题目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在判定这类题目的时候必然要考虑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和说明。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执己见,然后集思广益,提出具有应用价值的通用模型。分析题目应遵循以下原则:论述的价值导向必须要积极健康;要符合公序良俗和科学道理;客观公正的就题目进行论述,避免画蛇添足、节外生枝;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二、精心思考体裁选择
确定作文的体裁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的高中英语作文往往对体裁不进行特别严苛的限制,通常只要求不能写成诗歌就可以。这就给学生留下了非常大的余地,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自由书写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同的题目需要采取相应的体裁与之相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对于“动物的生存与人类的权利”和“一种印象深刻的植物”这种题目就需要学生确定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形式的体裁,然后开展后续的撰写工作。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展开独立自主的思考,判断每种体裁的适应性,并将自己的观点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沟通。比如,“动物的生存与人类的权利”基本上就是议论文,而且其主旨是要保护动物的生存权利,人与动物和大自然应当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样的逻辑关系需要议论文来进行阐述。而“一种印象深刻的植物”则倾向于记叙文或者散文的形式,要根据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来最终确定。印象深刻的植物,可能是一种治病的草药,可能是一株顽强生长在墙缝中的野草,还可能是一种提供甜美味道的果蔬等。当然,也可能是存在潜在危险的毒草等,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将其中蕴含的价值通过记叙文的形式介绍给读者,然后再通过小段落的总结议论提出作者的观点主张,也就是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三、反复优化结构设计
关于文章结构的设计,历来有多种经典论述,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者自己经过反复的构思优化,在文章结构层面间精心设计准备,就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英语作为的撰写同样如此,在文章的结构设计方面,也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反复的研讨和持续的训练,直至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在记叙文的篇章结构设计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学生,通常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设计。
首先,在文章的开头,如何导入作者的观点和意图,这就是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性的技巧。采用倒叙的方法或者采用设问的方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还需要根据文章主题的具体情况来设定。如果题目是记述一件事情,则可以通过倒叙或者设问等方式进行;如果题目是描写景物,则可以通過排比、隐喻、引经据典等方式对开头部分进行精心的设计,让读者眼前一亮,然后再开展后续的撰写工作。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全体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思考,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将开头部分雕琢得非常精巧,
其次,文章的主题部分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对于不同的体裁和主题,文章的主体结构需要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和策略。比如,在撰写议论文的时候,就需要通过精心设计来彰显作者的观点和论据。文章结构可以是层层递进方式,也可以为平行并举式,还可以是夹叙夹议式。不同的论点和论据的使用也是有着细微的差距的,这都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分析。比如,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主题,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先设计文章结构,如果采用层层递进式,那么大致需要分为几个段落,每一个段落的布局和作用是什么。类似的问题需要深入讨论,详细说明,然后确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如果不采用理由是什么,而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这是具有通用性的写作方法和规则,可以通用于后续的写作活动之中。
再次,文章的结尾部分同样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比如,在记叙文写作中,则需要在结尾进行升华和点题,将作者的主要思想观点进行最终的凝练和总结,提出明确的定论,包括情感方面的总结、道理方面的说明、事物特征的描述等,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如何去完美地展示则考验着作者的写作技巧和综合素养。教师同样需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機会,鼓励他们各抒胸臆,提出自己的认识理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初步的构想,然后由学生对这个构想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这需要反复地训练和不断地强化,而且彼此间的交流互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提供给学生自由交流的机会和自主尝试的机会,他们的思路才能够真正打开,他们的奇思妙想才能够得以充分展示和表达,作文的质量才能够得到大幅提升。
四、审慎进行词语甄别
在完成前面三个宏观方面的文章设计工作之后,就进入了实际撰写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遣词造句和修辞方法。文章的主体结构已经通过设计工作完成,现在开始进入细节部分的雕琢和优化。对于不同的句子和段落,需要采取相应的词语和时态,以及各种句式和修辞方法。比如,段落中需要描写感情内容,可能涉及虚拟语气或者精准的表情词汇等,这就需要作者自己能够把握好各个语法点的使用要求和规则。在表示遗憾的时候应当用哪个词汇,在表示高兴的时候可以使用什么样的句式,在描写雪景的时候用哪一种修辞方法最为恰当,在表达愤怒的时候哪个词汇最为精准,这些都需要字斟句酌,然后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这些知识和技巧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习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发现不同句式和词语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比如,对于happy和nice之间的异同比较,在could和need中选择哪一个更适合具体的段落等。对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组建学习小组,就某一类问题进行项目学习活动,然后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和互相交流。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得到较好的激发,让探究性学习真正融入教学活动之中。
五、结语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高中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利用作文这个载体将各种教学知识融入其中,然后提供各种机会和资源,支持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这是非常考验教学经验和智慧的。教师不必急于求成,稳下心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进行探索实践,自然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平.高中英语作文教学策略刍议[J].中学生英语,2018(6):20.
[2]何军胜.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3):98.
[3]龚丽玲.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校园英语, 2016(3):120.
[4]李桂芳.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校园英语,2015(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