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莹,柴 静,张 旭,韩立红,于静湜,祝 宁,齐长红,何秉青,陈加和,蔡连卫
(1.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200;2.北京市昌平区农产品监测中心,北京 102299)
黄瓜属喜温、短日照作物,品种繁多,适应性广,产量高,在中国各地均有适宜当地栽培条件的品种。其中水果黄瓜作为一种高端蔬菜,营养价值高,平均VC 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均较密刺型黄瓜略高,适宜生食。水果黄瓜价格相对较高,主要销售渠道为高档餐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黄瓜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水果黄瓜品种也存在单一、经济效益较低的问题,因此生产出产量高的水果黄瓜就变得十分迫切。通过引种和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可以筛选出适合北京市昌平区种植的优良水果黄瓜新品种[1~2]。
试验地点设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京金六环农业园春大棚3 号棚,北纬40° 10′ 59″,东经116° 15′ 53″,海拔50 m,棚室面积0.6 亩(400 m2),2020 年7 月1 日播 种,2020 年7 月25 日定植,定植茬口从7 月中下旬~10 月中下旬,8 月19 日~10 月11 日进行16 次采收。
试验的供试品种与品种单位信息见表1,实物图见图1。
图1 不同品种实物照片
表1 供种单位信息
试验设13 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试验3 大棚,90 株是1 个区组,设置3 个区组。基质栽培,采用滴灌方式灌溉,定植株数1250 株(2100 株/667 m2),株距20 cm,采用基质5 畦单行定植法种植。
试验期间每月调查一次,保持在同一天,即定植后在3 个时期调查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分别为定植后5 天(7 月31 日)、定植后35 天(8 月31 日)、定植后65 天(9 月31 日),每小区随机选取10 株进行挂牌标记。分析2 个阶段不同品种生长性状的增长倍数,即1 个月(定植后5~35 天)增长倍数和2 个月(定植后5~65天)增长倍数。使用量程为7.5 m 卷尺测量株高,即子叶到主茎顶端生长点的距离,使用测量范围0~150 mm 游标卡尺测量茎粗,同时记录植株的叶片数。分三个阶段记录产量,分别为采收前期(8 月19~28 日共5 次采收)、采收中期(8 月30 日~9 月10 日共5 次采收)、采收后期(9 月13 日~10 月11 日共6 次采收)。数据分析处理使用Excel 2007 软件和SPSS 软件。
株高
不同品种株高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定植后5 天‘阿依达’最高,定植后35‘天津美11 号’最高,1 个月株高增长倍数‘多福’196 最高,定植后65 天和2 个月增长倍数‘康德’最高。
表2 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的株高/cm
茎粗
不同品种茎粗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定植后5 天‘康德’最粗,定植后35‘天津美11 号’最粗,1 个月茎粗增长倍数‘斯托克’最粗,定植后65 天‘19CU05’最粗,2 个月增长倍数‘斯托克’最粗。
表3 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的茎粗/mm
叶片数
不同品种叶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4,定植后5 天‘京研迷你2 号’最少,定植后35 天‘阿依达’最多,1 个月叶片数增长倍数‘京研迷你2 号’最多,定植后65 天‘阿依达’最多,2 个月增长倍数‘19CU05’最多。
表4 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的叶片数/片
不同品种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5,总产量、采收前期、采收后期‘斯托克’最高,采收中期‘康德’最高。
表5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kg/667 m2)
试验结果显示,‘斯托克’总产量5331.0 kg/667 m2,采收前期1369.4 kg/667 m2,采收后期3247.1 kg/667 m2,产量最高,较适合北京市昌平区春大棚秋茬水果黄瓜栽培品种,建议在引进时还要进一步做引种试验后再进行推广。另外,平均株高品种‘斯托克’并不占优势,表明秋茬不易发生徒长。其他品种‘阿依达’‘津美11 号’‘多福196’‘康德’3个时期(定植后5、35、65 天)和2 个阶段(1、2 个月增长倍数)分别表现出植株较高,但叶片数少,植株易徒长,因此不适合密植。2 个阶段增长倍数斯托克最粗,黄瓜健壮生长,有利于膨果吸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