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艳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读无疑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也就成为了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例,探讨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实施,以期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384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立志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它课程以及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一个相对独特的学科。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有效的捷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纵观实际的一线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可以发现,小学语文在阅读策略方面普遍存在弊病,也即學生的阅读倾向较为被动、针对单篇阅读的情况相对较多等问题,因而面对阅读也缺乏主动性,自身没有足够的兴趣,阅读效果也不尽人意。针对如今的阅读现状,群文阅读便应运而生,它自身独有的优势弥补了传统阅读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不足,是符合新时代背景的一种被教育界广泛推广的阅读模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方式,对于群文阅读在课堂中的运用和有效实施,笔者将提出如下建议:
一、群文阅读文本内容的选择
此处需要对群文阅读的内涵作出明确的界定,群文阅读与传统阅读是相对的。传统阅读多以课本中的单篇阅读为主,而我们提及的群文阅读则以多篇文本为阅读对象,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辅之以明确的“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完成特定文本的阅读。这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它在提高阅读效率,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认知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群文阅读的内涵可以得知,“议题”是群文阅读这个活动得以进行的必备因素,“议题”也就是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围绕的一个“点”,一个“中心”,将多篇文本聚合在一起,必须要抛出一个可供探讨的话题,才能让教学内容逐步有序地展开。而对于“议题”的解读,也就具有了开放性,多篇文本相联系也使话题具有了多角度解读的可能性。例如,把《找春天》《春笋》《春天来了》《小池塘》这几篇描写春天的课文放在一起,以“感受春天的美丽”作为阅读的议题,以此进行阅读教学,就是群文阅读实施的案例。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对春天的各种景物既有着感同身受,同时也会有着美好的向往,对于自然事物的审美会以一种“内化”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比传统阅读获得的感受更加强烈。
“议题”可谓是阅读的“点”,是整个阅读活动的中心。而这个“点”也必定会带动与其相关的“面”,也就是文本方面的选择我们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一方面,要仅仅围绕“议题”选择文本,如上文提及的在教学中以“感受春天的美丽”为议题,由此就可以将一大部分与“春天”相关的课文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小的课文组合,感受春日不同的美景,从多个篇目中升华情感。另一方面,文本选择要尽量具有多样性。多篇文本的组合不只是简单纯粹的放在一起,它们的排列组合需要遵循多样性,也就是“同中有异”。以一个“议题”为中心是“同”,与此同时也要使同一系列的篇目,存在细微的差异性,这也即“异”。如,与“春天”相关的篇目的选取不应该具有绝对的任意性,也要考虑各个篇目所描写的景物,所应用的写作手法,所表达感情方面不同。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发学生同中求“异”的发展潜能,进行对比和比较区分之后,能够自主发现课文的不同点,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细致观察和处理课文的能力,透过“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进而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群文阅读“主题”的确定
群文阅读是围绕多个篇目进行的,因而“主题”也就成为了它们聚合在一起的最为重要的串联点。有效地利用主题进行群文教学,能够主动建构起知识框架,形成结合结构化、一体化的知识体系。而“主题”的易于提取性,也决定了它可以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
(一)以同一内容与题材组合
“内容”与“题材”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把教材中归属于同一“内容”与“题材”的课文组合在一起,学生通过阅读,以及自己的思考,不仅仅会出现比较新奇的见解,而且能够将一些原来需要学习才能获取的知识,主动提取并吸收,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
以“内容”为聚合点,正如上文的与“春日美景”相关的课文的组合,对此不再解释。而以“题材”为组合点的现象也有存在。如,在进行《赠汪伦》的诗歌教学时,可以将同属送别诗的《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送孟浩然之广陵》共同进行阅读与教学,这样做既有利于小学生对诗歌体裁的整体把握,也使读者体会到了送别情景中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
(二)以同一作家组合
小学语文教材的篇目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编排与选取的,因而一些名家的作品,只能零散地出现于不同年级的课本中,如李白、杜甫的诗作很多,几乎每个年级都会涉及到。这时,对于同一作家的作品,读者就必须主动进行建构,将他们的诗作放在一起,体会不同人生阶段所持有的独特的人生情怀。这些都有利于知人论世,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此外,不同写作方法和写作情感等都可以确立为组合的“主题”。教师使用这些策略进行阅读教学,能有效地进行开展群文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群文阅读问题的设置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一改往日所谓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而以一种“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以“议题”为中心进行了初步的阅读之后,可以说到了师生共同探讨的环节。此时,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良好发挥,对于阅读教学的有序进行非常重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内容与情况,教师要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提问,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对阅读过的内容不断进行提取与整合,从反复的推敲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教师阅读问题的设置也就成为了群文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
四、总结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较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它是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阅读,以提升阅读基础,提高人文修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为了使群文阅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地参加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不断地改善方式与方法,总结经验与教训,促进群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刘会平.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271-272.
[2]杜令霞.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科技教育,2020(6):16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