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宁宁
摘要:棉花是我国重要的民生物资,现阶段棉花价格回升。基层群众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提升,应优化棉种、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全面实现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本文阐述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包括促早栽培优化栽种、水肥一体增加产量、使用科技提升收益,以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
0 引言
新疆棉花种植与生产,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棉花供应地区。传统种植棉花技术生产成本比较高、收益比较低,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难题之一。通过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全面实现当前地区棉花的高效生产。
1 促早栽培优化栽种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新疆棉花多为早中熟、早熟以及特早熟品种,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光照条件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种植棉花过程中,应考虑当地区的自然种植条件。新疆地区的光照条件,可以满足棉花生长过程中的需求。但是,当前地区无霜期短、早晚温差大以及降温速度快等自然情况,对棉花种植过程中苗期以及棉絮期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最终生产产量。
因温度条件造成的影响,迫使棉花种植使用促早栽培技术.以减少无霜期对棉花造成的影响。棉花种植户应结合当前天气变化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栽种的棉花品种。一般情况下,当前地区棉花生长时间在六个月左右。四月份就应结束棉花播种,播种工作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地膜保温,做好前期工作提升棉花最终产量。
当前,地区经常使用密植促早技术,培育出种植密度高、产量达以及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品种。使用当前技术培育出密度大且分布均匀的棉花种植区域,可以使棉花种植田达到种植标准系数。之后通过利用棉花生长期间的产生光能,促使棉花作物早熟,以此方式实现棉花产量的提升。据调查研究,最适宜的棉花生产密度计算方式已经得出。现阶段,新疆地区的棉花生产收获密度在二十万株/km2。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棉花种植田的分布,使棉花种植期间光合面积增加,有效缓解了棉花植株的衰老。当地种植户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棉花植株种植密度及棉花高度,实现矮化植株的方式。棉花分布更加符合光照指标,拥有更好的通风和透光性,可快速促进棉花早熟、提升作物质量[1]。
2 水肥一体增加产量
新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大降水量少并且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对棉花种植过程产生影响,为解决此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有效提升棉田灌溉效率,当前地区采取膜下滴灌技术。该技术充分满足水肥一体化,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棉田灌溉的时效性。
新疆大部分地区均采取膜下滴灌技术,最大灌溉面积已經达到了120多万km2。棉田播种过程中,采用先进播种机及地膜铺设灌溉技术。每条地膜之下,一般设置三条滴灌带。全面确保棉田中的植株均被滴灌带所覆盖,生长过程中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根据当地的降水情况及棉花生长需求进行灌溉,实现棉花的科学灌浇。棉花生长发育期需滴灌十二次左右,每次浇水需结合实际在规定范围内。浇水过程中,可以将肥料加入水中实现水肥一体化,肥料需选择水溶性质。灌溉水中加入肥料可以促使植根稳定,并且土壤时时刻刻保持湿润和充足的养分。选择当前的膜下灌溉技术不仅仅可以维持土壤温度和湿度,还极大程度上节约了水资源。满足棉花种植期间的水肥需要,促进棉花生长。
3 使用科技提升收益
种植期间使用机械化生产技术可有效提升棉花的生效效率,减小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现代化先进机械代替人工生产,促使种植的更加精确化、全面提升种植质量,做好高效生产的准备。当前地区实现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的过程中,使用机械化生产是提升产量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生产过程中还可以将棉花栽培方面先进的种植技术与机械化生产有效结合。先进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机械化种植实现高效种植,调节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完善棉花育种、栽种及丰收的过程,科学实现高效生产。
按照当期地区的棉花生长需求,选择适宜的种植方案使种植更加合理更加有效。各个农业专家日日夜夜的不断研究中,终于实现棉花的机械采收播种模式。棉田栽种实现款在行间距的模式,更加符合棉田生产需求。为全面实现高产,种植技术人员不间断的优化播种模式,采取超窄播种技术,使播种密度更加符合当地气候条件。
技术人员根据机械设备栽种实践过程,提升机械性能使机械更加灵活。例如,当前使用的机械式穴播器,可提前设定播种方式实现播种精确性,进一步保障播种密度的合理性。技术人员不仅仅在播种上实施机械改变,还在收获方面不断优化棉花采摘机械。水平采棉机和梳齿采棉机的投入使用,大幅度提升棉花采摘效率。积极采取先进技术,一方面提升种植环节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现轻简化高效栽培促进棉花生产[2]。
4 结论
综上所述,应使用先进农业技术与机械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实现棉花种植的高效生产。种植棉花过程中,选择良种并采取合理的种植方式,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满足棉花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应用先进机械使棉花生产趋近于规范化,全面提升棉花的种植效率实现棉花的高效生产。
参考文献
[1] 关丽艳.棉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19,290(5):13-14.
[2] 谢祥彬,张纯红.发挥高产栽培技术实效性,提升棉花种植效益[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