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强
摘要:众所周知,小麦种植效益受病虫害影响较大,对相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小麦种植为主要内容,对现已在诸多地区得到推广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全程综合防治加以分析,先对各阶段小麦适用防治技术进行了介绍,随后分析了前期准备与一喷三防的重要性,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病虫害;小麦种植;全程综合防治
0 引言
在社会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的当下,越来越多人将目光聚焦于农业发展,如何为小麦等粮食作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自然成为相关人员讨论的重点。研究表明,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主要为病虫害,围绕可使病虫害发生几率降至最低的防治技术展开讨论,其现实意义有目共睹。
1 病虫害全程防治技术
全程综合防治是保证小麦得到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要想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关键是以各阶段小麦所表现出特点为依据,对防治侧重点进行调整,为防治有效性与可靠性提供有力保证。
1.1 播种期
播种期的防治对象以蚜虫和地下害虫为主。种植人员应提前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培肥整治的方式,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真正做到①合理密植②配方施肥③科学灌溉,将病虫害出现几率降至最低。与此同时,种植人员还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品种布局加以调整,通过引入抗性品种的方式,促使单一化种植尽快向多元化种植转变。
近几年,在多个地区均得到大力推广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技术为种子处理、土壤处理,下文将分别进行介绍:其一,种子处理强调用杀虫剂、杀菌剂将种子包衣,可供选择的药剂较多,例如,辛硫磷、三唑酮和吡虫啉;其二,土壤处理更适合应用在地下害虫多发地区,通过局部施药并翻入土中的方式,在避免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的前提下,对地下害虫进行消灭,而土壤处理的常用药剂,主要为甲基异柳磷和辛硫磷[1]。在配置药剂时,种植人员应以说明书推荐使用量为参考,避免出现药害,带来不必要的问题。
1.2 生长期
生长期病虫害以纹枯病和红蜘蛛较为常见,种植人员应以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为参考,科学制定防冻水的使用方案。实时监控代表性地块小麦生长情况,若每株小麦蚜虫数量超过6头或每行小麦红蜘蛛数量超过200头,则要使用哒螨灵进行防治。若因地下害虫而死小麦苗数量达到总量的3%,种植人员应立即喷射毒死蜱、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保证金针虫等常见地下害虫可被尽快消灭。
1.3 返青期
返青期小麦较易出现白粉病、红蜘蛛及纹枯病。常见病害均可通过喷施三唑酮和丙环唑的方式得到抑制。另外,可被用来防治红蜘蛛的药剂,主要有阿维菌素和哒螨灵;可被用来防治金针虫和瓦夜毛蛾的药剂,则为辛硫磷及毒死蜱。防治方法以灌根、土壤防治为主,种植人员可酌情选择,避免病虫害所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发酵。
1.4 灌浆期
灌浆期小麦常见病虫害有叶锈病/纹枯病/蚜虫等,种植人员应以病虫害形成原因为依据,对防治药剂进行选择,避免出现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的情况。若小麦患病虫害的情况较为严重,种植人员可酌情缩短两次药剂喷施间隔,事实证明,这样做可减小反复出现病虫害的可能。若每株小麦的蚜虫数量达到8头,种植人员应尽量避免喷施氧化乐果,因为氧化乐果残留过多,将会给小麦质量带来直接影响。
2 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
2.1 一喷三防
抽穗期小麦和灌浆期小麦极易出现赤霉病及麦蚜虫害,对叶面肥、杀虫剂进行一次性喷施,通常可取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种植人员应定期观察小麦生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苗头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如果条件允许,种植人员引入新型植保设备和植保无人机,通过一喷三防的方式,确保防治工作更加专业且有效。这里提到的一喷三防,主要是指喷施一次药剂,便可使病害、虫害及干热风得到有效防护。事实证明,基于新型设备所开展喷施作业,既能够保证喷施效果,又可减少30%的药物使用量和90%的水资源使用量,药物残留致使土壤被污染的问题,自然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2.2 重视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的关键是以防止需求为依据,对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突出的防治队伍进行建立,在此基础上,通过全面整合植保站、技术站与土肥站现有资源的方式,为相关人员提供合作平台,确保小麦种植田始终处于监测状态下,此举可使潜在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除此之外,以下内容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其一,病虫害防治效果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加大市场管理力度很有必要。事实证明,在净化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对小麦种植信息进行及时发布,可確保种植人员对病虫害防治所需信息有更加及时且全面的了解,日后所开展工作自然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其二,定期组织种植人员参加培训活动,活动内容以病虫害防治先进理念和技术为主,这样做对防治效果的优化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看出,对小麦常见病虫害进行全程综合防治,既要对前期监测及方案制定引起重视,还要以现有技术为依托,通过化学和物理的防治模式,对全面防护体系进行构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弱病虫害给小麦生长所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吴俊宇.小麦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