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丽梅
(一)民族声乐特点
民族声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的体现。民族声乐讲究吐字、咬字和归音,与西方歌唱方式和当代流行音乐歌唱形式相比,民族声乐需要运用不同的运气方式、口型技巧,所以民族声乐歌唱过程中由于自身特性形成了独特的声乐特点。我国民族声乐不仅在声音与技巧上需要独特的技巧与特点,更由于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发展,民族声乐深受传统诗词歌赋的影响,所以在语言方面具有诗意性的特点。我国从古至今的诗词歌赋讲究抑扬顿挫和起承转合,声乐中各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与西方美声唱法与流行音乐唱法对比发现,我国民族声乐以“说着唱”为过程,在歌唱过程中有字正腔圆的特点,而西方美声唱法则是因为语言差异,在歌唱表达形式中是“唱着说”的过程。
(二)民族声乐发展现状
我国的民族声乐融合了曲艺、戏曲、民歌的精华,将演唱方式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对西方美声唱法有一定的借鉴,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国民生活形式的不同,在我国民族声乐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所以我国民族声乐作品有着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气息。在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对歌唱者的语气、声调和情感有一定的要求,从而对听众产生印象,帮助听众与作品产生共鸣。就当今时代而言,我国是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点与声乐艺术形式,在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民族艺术特色保护力度也非常强。在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民族声乐不仅融入了时代特色,也体现出民族不同文化的历史内涵。随着笔者对民族声乐发展的研究,从民族声乐的艺术研究上升到民族文化内涵的研究发现,随着多元文化融合与发展,我国民族声乐发展面临许多现实问题。
云南省地域特殊,汇集了26个民族,民族资源文化丰富,有多样化的民族语言、不同的民族风俗、不同的民族节日和具有民族文化代表的建筑物。云南民族的语言对于云南民族声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云南省民族众多,语言类别繁多,语言属性也十分复杂,这也注定云南省在民族声乐发展中以其特殊的个性占据半壁江山。例如著名歌唱艺术家黄虹老师将第一首云南民歌传送到东南亚、印度、缅甸、东欧等十几个国家,《小河淌水》《小乖乖》《绣荷包》等云南民歌等传唱不衰。其中由杜丽华老师演唱的《五朵金花》走向国际,向世界展示了云南民族音乐的魅力。声乐前辈在声乐方面的发展与成就为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作为现代云南民族声乐研究者应该深入研究和学习云南民族声乐。
云南省民族语言在云南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壮侗语、苗瑶语、高棉语、阿尔法泰语等,甚至有些语言体系只出现在我国云南省。从不同的民族语言体系能够延伸至云南省民族文化特色,例如以丽江纳西族语言所编创的《阿哩哩献给毛主席》《玉龙山上开红花》和以白族语言编创的《五朵金花》《大理三月街》等将云南省民族文化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一直是我国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文化,其中少数民族音乐是涵盖了歌曲、舞蹈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人们在欣赏云南民族声乐的时候,对听众的感受层面也是广泛的,既能够刺激听众的感官,更能够促进听众和演唱者的感官协调发展,有助于听众和演唱者的心理功能和个性协调发展。
(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云南民族声乐以其独特的传情达意的方式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关系。据笔者的调查发现,云南省的原生态民族声乐是由集体来创作,而非靠个人的力量创作,所以云南省的原生态民歌普遍是民族集体活动的体现,具体在民族文化集体活动中进行实践,例如民族宗教祭祀活动、民族独特节日庆典活动或者婚丧活动中。由于集体活动需要大量群众的参与,展开歌唱形式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活跃现场氛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三)促进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由于云南民族声乐的创作之初是以增进民族团结、反对冷漠与仇恨为目的,所以人们在参与集体音乐活动时,各个民族用不同民族的语言将听众实现审美统一,感受到爱、团结,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云南民族声乐能够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过笔者研究发现,云南民族声乐的原生态歌曲中洋溢着对大自然的赞美,有着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部分云南民歌也是倡导保护自然环境的。云南民族声乐中蕴含着歌曲的主题思想能够激发国民对大自然保护意识,所以少数民族音乐能够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在曲艺基础上得到创新
我国是具有数百种丰富曲艺曲种的国家,演唱类的曲艺占据民族声乐数量的50%以上,以内容丰富、曲调优美为特点,是当今社会中老百姓十分喜爱的音乐形式,同时曲艺也是我国民族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云南省现有的曲艺共83种,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中,汉族曲艺27种,其中以滇剧《斩黄袍·戰城》《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五台会兄》,花灯戏《探干妹》《官保上学》《墙头记》为代表,其内容含有丰富的现代化元素和民族特色,极具艺术效果。这些经过创新和发展的云南民族曲艺在全国范围内都曾产生巨大反响。
(二)在戏曲基础上得到创新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的音乐深度和精度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也是我国民族声乐的宝藏。经过调查发现,我国戏曲剧种多达362种,且每种戏曲的唱腔和曲牌都各不相同,这也是成为我国民族声乐宝藏原因之一。其中白族的白剧,傣族的傣剧,彝族的彝剧等为代表,云南民族声乐戏曲代表具有歌唱性较强的特点。现代社会中众多民族声乐艺术家以戏曲音乐来提升自身音乐修养,例如歌曲《父老乡亲》参照了豫剧的音乐元素进行创新,成就了这首经典歌曲的辉煌。
(三)在优秀民歌上得到创新
云南民族聲乐中大部分曲艺来自于民歌。各个民族的民歌造就了不同的声乐种类和民族声乐作品,例如回族的《花儿与少年》、维吾尔族的《我们新疆好地方》等,云南省也具有当地代表性的优秀民歌,例如:《小河淌水》《十大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放马山歌》等。众多云南民族声乐艺术家在民歌中吸收艺术养分,将现有的民歌进行传承和创新,将传统的民歌进行二次创作,获得很好的成绩。
(一)保护云南当地生态环境
做好云南民族声乐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做起。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将云南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相融合,所以加大对少数民族村落保护力度,在当地设立少数民族音乐陈列馆、少数民族音乐档案馆、少数民族音乐生态展览馆等。由于少数民族音乐具有特殊的艺术特点,所以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音乐博物馆,将云南民族声乐的艺术发展变化、风格特点等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进行展示,有助于当代年轻人了解云南民族声乐文化,便于更好地传承。
(二)结合当地区域发展,推动音乐传播
云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所以在云南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特色旅游产业,将特色旅游产业与云南民族声乐相融合,更利于传播云南民族声乐文化。在当地建设旅游特色景点,例如建设民俗文化村或者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园区,以上措施既能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环境,更利于旅游者感受云南民族音乐,深入感受云南当地人们生活方式与习俗。结合当地区域发展不仅推动了云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更能够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声乐文化自成体系,在全球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注重将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相融合,所以我国民族声乐文化应该注重参考其他国家的民族声乐内容和技巧,使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创新具有时代特性,以便于在国际上绽放光芒。为了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声乐文化,应该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切入,实现个人、社会、国家的联动,共同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声乐文化。总而言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瑰宝,也是被全国、全世界认可的宝贵财富,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特性,但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云南民族声乐文化遭受巨大冲击,所以对于国人和世界而言,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声乐是全体人民所关注的重点,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并发扬云南民族声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