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覃思 如诗亦如画

2021-09-16 02:42邬娟
音乐生活 2021年6期
关键词:作曲家音色教授

邬娟

出生于山城重庆的贾达群被誉为“中国结构主义作曲家中最有才华的青年作曲家之一”。铿锵有力的川剧高腔、迂回婉转的戏曲韵白、质朴的蜀地文化成为他创作的灵感之源。从四川音乐学院到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始终坚守自己的创作初衷,不断从中国传统音乐中探索新的创作思路,用中国声音讲中国故事。在此过程中,更是在理论研究方面总结前人经验、创建新型理论体系,为作曲家创作提供技术依据,为学者提供文献参考。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由自身创作到中西作曲家作品研究,再到新理论体系的构建,贾达群教授为我国作曲与理论研究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笔者在打开贾达群教授的新作《梨园》系列的乐谱之际,不由萌生为纪念他在音乐创作与学术研究取得成绩而撰文的想法,以此表达对他的敬佩之情。

一、“智性”创作

从传统音乐声音景观的搭建过程中让听者感悟到多元的音响姿态是贾达群教授多年来追求的创作思路。丰富的想象力、对音乐形象细腻的捕捉,以及对每一个音响姿态的精雕细琢,都是他追求完美的价值观的体现。而在创作过程中所实施的技术路线,是他多年分析、总结前人经验的结晶,更是他创作与创新的实践性探索。

(一)表达的认知

贾达群教授对音乐表达的认知来自多元的、逻辑性的理论知识体系。他在《梁雷的“表达”及引发的思考》一文中提到,音乐音响作为一种表达方式,需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进行。“有组织的声音”一般特征为:“有内涵的声音选择、有文化的音色技巧、有逻辑的节奏安排以及有智性的织体造型”。首先,他认为有内涵的声音是一部作品的核心,即材料。材料应该具备明确的审美选择以及特殊的内涵,具备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的多重意义。其次,对音色的准确把握是作曲家拥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的体现,更是对音响感知、作曲技巧实践的表达。传统音乐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与音色特征,需要作曲家不断发掘,以此实现音乐的“民族化”。再者,贾达群教授认为,节奏在音乐中具有生命力和趣味性,生命的呼吸與冥想状态都会对音乐中的节奏产生影响。作曲家将逻辑化的节奏组织方式运用于音响构建中使得他的音乐具有生命力,这是天然存在且具逻辑规律的。最后,他认为音乐的音响是通过织体的塑造而完成的,声音的“图案”通过繁简结合、多层相映的样式编织于一体。梁雷的“影子”观念在美学上是“时空的折叠与并置”,在形态学上则是“多重结构的对位”,这使得音乐的织体或结构具有更为高级的逻辑关联,即:程序化构思与结构对位理论。

贾达群教授认为,对于音乐“表达”所需要的“有组织的声音”并非以上四点。作曲家欲将对音乐音响的想象、事物的抽象化思考总结出来并加以运用,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这在他的理论研究与音乐作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二)表达的策略

贾达群教授对于“表达”的策略有自己独到的方式与方法,这是他智性化创作、赋予音乐以高度艺术性文化性的重要手段。

1.感性积累

文学、美术、电影艺术对贾达群教授的影响是深刻的。他将文学故事、寓言作为音乐作品的主题,将诗歌与文字中的抑扬韵脚作为音响材料依据,将中国文人超脱的情操、意蕴深厚的巴蜀文化作为音响表达的对象。他的大量作品以川剧为题材,用智性的音乐材料、风格化的音色技术表现川剧的特性音调和语言韵味。他于多部作品中构思了川剧的高腔与韵白音响,《秋三阕——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2000)第一乐章“戏韵”便是他用中国民乐器的当代音响组合来再现川剧声景的代表之作。在该作中,他不仅植根于传统,而且借鉴当下先锋的音色处理方式而使音响富有新意。他用微分音与多形态的滑奏音色表现韵白语调,用川剧锣鼓的节奏化声效描绘戏院声景,以此给听众以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同时,贾达群教授热爱文学,古代文人高洁、超脱的情操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观,而且作为他音乐中传递而来的一种精神,烙印于他笔下的每一个音符之上。他曾提及,音乐作为艺术表达的一个门类,在满足作曲家和听众的审美基础上,更多的是想通过当代化的音乐音响表达一种精神,而非一味地强调音乐性与技术性。中国文人超然脱俗的品德是他音乐中传递出来的内蕴之一。他在《秋三阕》第二乐章中,便赋予七件民乐器以七种角色,用器乐化音乐语言搭建出竹林七贤对谈的声音景观,由此传递出文人超然脱俗的处世态度。

2.理性构思

在感性创作的同时,贾达群教授更是将理性的逻辑观念运用于音乐创作中。1989年创作的木管七重奏《时间的对位》,是他用多种数列控制作品各要素的实践之作。他运用斐波拉契数列、卢卡斯数列、伊万杰斯数列以及综合数列来控制节奏形态、音的数量、音色布局以及宏观结构,以此来搭建整部作品。此外,他的两部弦乐四重奏同样将严密的数列结构运用到如节拍转换、有规律的重音、多重节奏并置中。经过多年苦心钻研,贾达群教授发掘出音乐作品中一个普遍且重要的现象——结构对位,并将该技术投入自身创作。他将曲式结构、材料布局、织体形态等多种音乐要素以不同的结构形态——二分性、三分性结构全曲,形成多重结构对位并统一于完整的作品里。结构对位理论作为贾达群教授的重要文论研究,对后来许多青年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3.音乐中的“绘画”

贾达群教授热爱绘画、悉心练习书法。他从绘画作品里汲取灵感,不断探寻与音乐创作的共通性,积极探索各类乐器发声的可能性,用多种独创的技法与音色组合,将中国化的音响特征展现而来。

(1)“融”

《漠墨图Ⅰ》是贾达群教授将中西乐器融合构思的实践性作品。他用笙、琵琶、马林巴、铃鼓、邦戈鼓、筒筒鼓、小提琴、大提琴8件乐器融合性音色,重新“诠释”了中国古老乐器的音色声响。该作之中,他用琵琶的泛音音色替代鲁特琴、笙的多种演奏技法模仿埙和筚篥,仿若数千年前丝绸之路的图景浮现于眼前。他还将相同的技术路线实施到《融》系列三部曲中。《融Ⅰ》是为11位西方乐器演奏家、8位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家和9位中东乐器演奏家而作的室内乐队作品;《融Ⅱ》为独奏中国打击乐与交响乐队而作;《融Ⅲ》为3件爱尔兰乐器、3件中國传统乐器、13件弦乐器和12个人声而作,由乐队编制便可看出他对多元化音色的选择、运用与融合。在具体的技术方法方面,他用点状、线状、片段状的音色布局方式展现渐进且空间扩大的“融”之声景;用音色变换、节奏时值、力度模式三个方面模仿印度鼓、非洲手鼓的声效,以追求音色层面的“融”;用多种新型的演奏技术:如用手的各个部位(手掌、指尖、指甲)直接敲击鼓面等描绘“融”之声响。除此之外,他还运用传统乐器模仿电子音乐效果,以实现传统与当代音乐审美的融合。

(2)追求新音响

贾达群教授在他的创作中始终想从不同角度传递中国韵味。《水墨画意三则》的标题与立意得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水墨画。作品不间断的三个乐章展现了点描式的“工笔”、色彩感的“浸染”和流转式的“泼墨”。作品保留了常规管弦乐队编制,用西方乐器“讲”中国“话”,以此表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深邃的内涵。为14位演奏家而作的室内乐作品《吟》,由连续演奏的三个乐章构成:“书”(书法)、“画”(水墨画)、“赋”(诗词)。在这部作品中,贾达群教授通过多种音色布局来装饰整体形态,以此表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他同样运用了西方管弦乐器的多种演奏技法来表现中国化的声响,并结合绘画中的色彩搭配与织体变换。作品中,除五声化音高材料塑造中国韵味之外,作曲家用微分音织体勾勒书法线条,力度渐进手法表现绘画“笔锋”的转换,无规律的节拍表现自由挥洒泼墨的情景,并通过不同速度的切换表现绘画着色的过程。他用具象的作曲技术表现抽象的视觉艺术,这与他深厚的绘画功底与审美积淀是分不开的。

(3)民族器乐中的交响

多元化的创作技术与作曲家们趋之若鹜的先锋主义并没有使贾达群教授沉溺其中。他从中国的传统乐器中发掘新的创作可能,将当时新的演奏方式屡次实践,使单一的音色融入交响化创作思路之中。《秋三阕》便是他用中国民乐器“描绘”川剧高腔与韵白的声响特征,用弹拨乐器泛音模仿古琴音色表现文人高洁心态的实验性作品。而他的最新作品——大型民族管弦乐《梨园》(2019)四部曲,更是将川剧锣鼓与传统打击乐、二胡与京剧三大件、笛子与唢呐融入民族交响乐队的代表之作。他积极开拓独奏乐器的高难度演奏技术以及乐队音响,将民族管弦乐创作推向新的高度。

4.音乐中的“戏剧”

戏剧与电影艺术对贾达群教授的影响亦是深刻的。他将音乐、舞蹈、戏剧综合构思创作了多部作品。他在《交响舞乐·蝶恋传奇》总谱扉页中写道:“作为一种跨界的音乐体裁,‘交响舞乐既具有纯音乐的交响特征,同时又具有与舞蹈、戏剧结合的可能性。”该作品以十一段情节讲述了梁祝二人的传奇佳话。作曲家用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小堂鼓、棒子、木鱼、小钹融入三管编制的西洋管弦乐队,用多个五声化主题(蝴蝶、爱情等)诠释音乐形象、塑造音乐意境。此外,音乐与戏剧、舞蹈的融会贯通更是这部作品的闪光点,也是贾达群教授对多元艺术热爱与积淀之下跨界融合的产物。而同样为跨界之作的新昆曲歌剧《梦蝶》,则以《庄周梦蝶》为脚本,立足于中国传统昆曲,以当代作曲技术与现代舞台文化为创作路线,由此揭示“大话无情,道中有情”的内涵。作品中精致的舞台设计、风格性的舞蹈以及“戏中戏”的穿插,使整个作品呈现出新奇的戏剧效果。同时,作曲家还在中国传统戏剧的基础上融入西方歌剧等世界音乐元素,试图探寻中国化歌剧的新创作路径。继新昆曲风歌剧《梦蝶》之后的又一力作舞剧《鹤鸣湖》,同样延续了贾达群教授的跨界创作理念。在这部作品中,戏剧音乐搭建出众多场景,为舞蹈的视觉性呈现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空间。作曲家着力构思融音乐与舞蹈、舞蹈表演为一体的创作思路,细致地挖掘音乐材料的内在动力,调节音响色彩的明暗变化,使得整部作品构思缜密且富有感染力。

二、“诗学”研究

“我虽然在谈分析,但实际上我是在谈作曲,因为我是一个搞作曲的人。我觉得分析对作曲非常重要,也就是说理论和实践是连在一起的。”贾达群教授在音乐理论研究领域的成果绝不亚于音乐创作,他将多年研究与创新的音乐理论成果总结出来,为作曲家创作、理论家研究都提供了大量重要的文献参考。他认为优秀的作曲家离不开多年来在音乐理论的潜心研究,只有作曲与理论并行发展才能二者相长。

贾达群教授的音乐理论研究是“诗学的”。诗学的意义在于:1.持续地研究,即研究的无终性、开放性及其带来的变化;2.研究的策略:元理论为纲,具体技法为目,纲举目张;3.研究结果的艺术性表达,即行文的诗意。

(一)研究的持续性

在近二十年的潜心研究中,贾达群教授将音乐结构分析学理论由浅入深、由微观至宏观总结概括,最终完善出一套科学、专业且具个人风格的理论架构。他在西方音乐分析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分析,在古典音乐作品分析与现当代音乐作品的研究之间融会贯通,总结出音乐结构之共性,这为中国音乐分析理论的建立与完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贾达群教授认为,音乐分析理论的总结、形成、创新都离不开作曲实践的过程,而最终也是要为作曲实践服务的理论研究才是有价值的。他早在《结构诗学》中便提出“天然结构态”理论,即:任何多元多形态的结构始终要回归到最自然的状态之下,即“三分性”“二分性”“整体性”。这三种自然形态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交、相融合的。他认为,“音乐中的天然结构态即存在于绝大多数音乐(包括传统民间音乐和专业创作音乐)中的一种天然、自为的逻辑化结构形态。”任何一部作品都离不开并列或再现的“三”,对称与非对称的“二”,最终统一于整体性的“一”之中。

之后贾达群教授在他的专著《作曲与分析》中提出“结构对位”理论,这是对天然结构态的擴展和延伸。他从最天然的结构形态中总结规律、给予归纳,继而深入研究发现,一部作品中的各种形态规律事实上有相交的状态,由此延伸出“结构对位”理论。他将大量的分析案例结合“结构对位”理论给予充分且有力的论证,如奏鸣曲式本身具有三分性特点:呈示、展开、再现,而其内部包含的两个主题: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则是体现出二分性特点,三分性与二分性最终结合而成的“整体性”统一于一部音乐作品之中,由此产生多重结构对位。作曲家也会运用不同的结构方式,再加入微观的二分性、三分性结构段落,由此产生多种结构对位的形态。不论作品内部结构多么纷繁复杂,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整体性”当中来。

(二)研究的策略

传统分析观念中,学者大多认为作曲家们会先设定好整体结构,提前构思创作技法,再着手写作主要音高材料,而后依据之前设定好的结构与技术路线完成整部作品,这一宏观至微观的分析方法被普遍接受并运用。经历多年的研究与积累,贾达群教授屡次尝试、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材料—程序—结果”由微观通向宏观的分析策略。他在《韦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中的材料、程序及结构》中,用多种分析方法将该作品主要音高材料的特征进行详细论述,而后将材料的发展程序,即音高演进模式、音色构建方法以及音响音色发展手法等一系列作曲技术进行解析,最终宏观论述作品的整体结构特征。该分析方法从局部到整体的解读来说明由材料到程序到结构的创作历程,以另一视角对该作品进行解剖。理论研究者在读完该文之后深受启发并转变分析策略,同时该文所使用的音色图表法,也被很多音乐分析学者采纳。

除此之外,贾达群教授认为音乐结构的形成特点与苏珊·朗格的生命逻辑形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在《苏珊·朗格“生命形式说”给我的启示——兼谈音乐形式的创造》一文中,详尽论述了苏珊·朗格所主张的艺术作品的情感理论、表现主义与形式主义审美理论以及符号艺术理论,并将生命形式特征:有机统一性、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实践解释到音乐结构的多个方面。他提及,统一完整的音乐作品,其内部是具有运动性的,一个主题材料由产生到发展、壮大的过程是动态的,这一过程必然离不开节奏性的运动以及材料动机的生长,可以说,音乐中存在着最自然的结构形态,即“天然结构态”。贾达群教授以此启示学者需从最自然、原生的状态之中探寻艺术的形式与构造,而创作者需以元理论为纲、具体方法为目,纲举目张、相辅相成,打通作曲与理论界限,同时要厘清三对关系:元理论与应用理论、理论研究与理论教学、理论研究与音乐创作三者对于音乐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研究的艺术性

“艺术的形式不同于自然的物质形式,因为艺术不是直接对应它所面临的世界,而是‘诗意地面对”。贾达群教授强调研究理论阐述过程中行文的艺术性,他在个人所撰的文论与著作中用诗意的语言精确地表达出个人对音乐理论的见解。如他提到音乐材料需“凝练”、值得“锻造”,如他“音乐作品的创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通感联觉的体验”。又如他在《作曲与分析》中提到“音乐就是通过音乐创作寻找并构建将本身没有意义的音响材料组成具有意义的音乐所需要的那种组织形式和逻辑结构的‘诗兴活动”。再如他对专业术语与名词的定义,结构对位的类型:“层对位”、“体对位”等,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该专著中,他用40万“诗性”的文字论述了个人多年以来辛勤研究的学术成果,在给读者专业知识普及的同时,更能产生一种阅读享受,使其从中学习、汲取到诗意的行文方式与专业性的表达。

三、教育教学

贾达群教授从四川音乐学院到上海音乐学院,投身音乐教育近三十年,从事教学与行政工作期间,着力厘清音乐学院的学科建制、构筑学术发展建设纲要,在专业教学方法、学科分类与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

(一)音乐分析学科建设

我国早期对音乐分析课程都统称为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着重教授曲式类型及其分析运用。而该理论在传统观念中与其他三项作曲理论课程:和声、复调、配器是分道扬镳的,各自拥有一片领域。贾达群教授在积极研究学科建设的同时,认真思考、探索,将“音乐分析”课作为融合作曲技术甚至音乐史学、音乐美学、艺术学理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自他提出这一理论以来,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首次实践,以“音乐分析课”为平台,把涉及各类音乐理论、方法等内容纳入其中,不仅能够让作曲、作曲理论专业的学生积极投入探索更为广泛的知识体系,更是让音乐学理论成为音乐分析的另一视角,由此获得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方法,塑造更有实力的音乐分析人才。

(二)专业教学与人生导师

贾达群教授孜孜不倦从事教学工作三十余年,以育人为己任,善用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对学生的音乐创作与专业研究提出严格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他首先启发学生心智,从学生感兴趣且擅长的方面人手,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乐谱、音响、文献,仔细研究分析,鼓励学生在此过程中积极思考。之后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从个人研读、意见汇总到从中寻找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最终探索出属于个人风格的创作方式与研究方法。在音乐分析理论层面,他更鼓励学生以多学科交叉的方式进行思考,如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即音乐叙事学研究;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即材料角色化研究;再如音乐与系统学的结合,即系统学音乐分析方法;音乐与地理学的结合,即音乐景观学研究等。这些分析方法是贾达群教授在大量研究、创造的理论体系基础之上,探索并提出的新型研究路径。

(三)教学成就

自从教以来,贾达群教授先后培养了四十余名博士研究生,这在国内音乐专业高校中可谓名列前茅。他的博士研究生分布于国内外各大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科研岗位,并在音乐创作与音乐分析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如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觉嘎教授有关西藏传统音乐结构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钱仁平教授有关微分音作曲技术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明虹有关俄罗斯宗教音乐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王中余研究员对艾伦·福特音级集合理论的系统化探索,武汉音乐学院杨和平教授对申克音乐分析理论的介绍与延展,华东师范大学郑艳教授对序列音乐理论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许琛副教授关于阿沃·帕特钟鸣音乐研究,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康长安副教授有关变换理论的研究等等,他们作为中国音乐理论研究的青年学者,在继承了贾达群教授的研究精神之后,开拓创新,所申报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发表国际国内一类核心期刊论文数篇,为我国音乐分析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除音乐理论研究之外,贾达群教授还培养了一大批作曲家,近些年活跃于国内、国际创作领域。他们创作的多形式、多风格的音乐作品荣获国际国内作曲大奖,并亮相各大音乐节、音乐厅。贾达群教授的教学成就充分说明了他专业严谨的教学态度与正确的教学方法,这一精神也将在他的学生中得以传承与发展。

结语

作为一名作曲家、理论家,贾达群教授在音乐创作、理论研究、教学育人三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他诲人不倦、德艺兼备的体现。他所出版发行的多部音乐作品(乐谱、音响)以及学术专著,切实证明他身为一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所投入的心血是巨大的。落笔之时,笔者心中充满无尽的感慨:身为贾达群教授的学生,在继承他的学术造诣、学术态度的同时,更要学会如何成为一名有担当、有使命感的青年学者,在今后的钻研之路上发扬他的研究精神,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贾达群主要作品

賈达群主要专著与论文

猜你喜欢
作曲家音色教授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长大可当作曲家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
猫咪成长史
作曲家
开心格格
音·色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