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妍
《火鸟》是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在1910年受芭蕾舞经纪人佳吉列夫的邀请为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的“俄罗斯艺术展览”所作,也是他的第一部芭蕾舞剧作品。极具异国情调的配器、不规整与片段式的节奏韵律、革新性的和声调式等技法特征,不但引领俄罗斯的现代舞剧音乐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更奠定了斯特拉文斯基在俄罗斯及欧洲音乐界的地位与声誉。《火鸟》音乐其中一部分后期被改为音乐会组曲,相较于斯特拉文斯基为舞剧《火鸟》所写的庞大配器,音乐会组曲的乐队编制有部分变动并缩小了规模。舞剧中的三个结尾高潮片段——“恶魔之舞”“摇篮曲”终曲则被意大利钢琴家兼作曲家阿戈斯蒂(Guido Agosti,1901-1989)改编为钢琴独奏版本。
改编作品是很早就有的音樂艺术创作形式,其起源可追溯至14世纪上半叶在罗柏茨布里奇大寺院中发现的苏塞克斯将经文歌改编为管风琴曲的手稿。巴洛克时期,巴赫曾将自己的弦乐器作品改编为键盘音乐,也曾将泰勒曼、维瓦尔第的作品改编为羽管键琴和管风琴作品。到19世纪,李斯特更是将钢琴改编作品作为他的主要创作领域之一,除了对歌曲、器乐曲进行改编,更包括了对大量室内乐、歌剧以及交响乐的改编,令钢琴改编曲这一音乐形式大放异彩。交响作品音域宽广,织体密集,繁复的节奏与多层次的音色使得改编版本的技术更加艰难复杂,强化了钢琴演奏技巧的发展;同时,在改编作品中引入的“非钢琴”乐器音色,如弦乐、管乐、打击乐,等等,拓宽了钢琴的音色变化,丰富了钢琴的表现能力。演奏由交响乐改编的钢琴作品,不仅需要通过指尖的控制力与身体的协调性掌控键盘,从而将各个音区层次间的音色清晰展现,更需要最大程度地在键盘上还原原作品的听觉音响。因此,形成乐队化的声音概念、赋予作品交响化的演奏思维极为重要。舞剧《火鸟》的配器数量庞大、音响色彩十分丰富,阿戈斯蒂在保留原始作品曲式与调式结构的基础上,运用了多声部的复调写法、大量和弦与八度的快速转换、远距离大跳、持续的弱音颤音等炫技特征追求乐队化效果,以“钢琴化”的技术手法重现了舞剧中强烈的音乐性、舞蹈性、戏剧性。本文以《火鸟》为例,分三个层面探讨交响化思维在演奏中的运用与融合,以期达到更加深刻地在钢琴键盘上还原斯特拉文斯基舞剧魅力的艺术效果,以乐境展现舞境。
交响作品通常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音响色彩丰富,通过不同乐器的交替与配合获得庞大立体的音色,进而增强音乐的可听性与表现力;二是,层次结构复杂,通过细化乐器之间的声部划分,使所有线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支撑,从而平衡音乐上的对比性与统一性。从乐器特性上来说,钢琴是唯一一个可以和乐队音响相抗衡的乐器。一方面,钢琴音域宽广,涵盖了从低音区到高音区的整个音域,能够完整地展现乐队中所有的乐器音区;另一方面,演奏钢琴所需要的手指独立性赋予了钢琴可被演奏多声部音乐的能力。可以说,钢琴本身是具有“交响化”特性的乐器。因此,许多钢琴家和作曲家借鉴钢琴的乐器优势,将交响作品改编为钢琴独奏作品,既满足了钢琴作为“单项乐器”演绎众多室内乐、歌剧、交响乐等大型作品的功能,也促进了钢琴技术向更艰难更复杂、钢琴音响向更多元更丰富的方向发展。
那么,演奏由交响作品改编的钢琴作品的前提,是对乐队中的所有乐器形成听觉概念,了解其发声原理与音色特性。《火鸟》的乐队编制包括两支长笛、两支双簧管和英国管、两支单簧管、两支巴松管、四支圆号、两支小号、三支长号,以及大管、定音鼓、大鼓、钹、三角铁、木琴、竖琴、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首先,演奏者应当熟悉每种乐器的音色属性,比如长笛的清脆空灵、巴松管的颗粒圆润、竖琴的飘逸透彻、大提琴的温暖厚重,等等。其次,还要在听觉上形成对不同乐器叠加所产生的音响和共鸣的层次划分。交响作品之所以结构繁复、织体密集,是因为作品中的每个声音、每个声部都有其代表的音乐思维,不同的声音与声部交织而成的色彩又丰富了音响和层次的立体性。明确声音与声部间的主次与脉络,有助于在演奏中获得清晰的纵向音色分层。对这两个方面的听觉概念的建立,要落实到读与听两个维度上。通过阅读总谱分析配器结构,对照钢琴谱明确相对应的音色与声部层次;通过聆听原版舞剧的交响音乐,在耳朵与头脑中对于应在钢琴上奏出何种音响有所想象。对音色属性和层次划分形成声音概念,即是塑造交响化演奏思维的基石。
交响化演奏思维的核心体现在于通过指尖的控制力与身体的协调性掌控键盘,将各个音区层次间的音色清晰展现,并在此基础之上将钢琴的音色赋予“交响化”的效果。那么,在掌握了钢琴改编谱中的每个乐句、每个声部对应总谱中的哪个乐器,应当模仿出此乐器的何种声音效果之后,就要为所需要的音色选择合适的演奏方法。只有当头脑中对声音的想象有清晰的认识,才能产生对手指如何触键的要求与对触键技巧的应用。
恶魔之舞描述的是火鸟在魔王的城堡里与恶魔们决斗,并施法让恶魔们疯狂舞蹈的场面,是舞剧中氛围最热烈的一幕。斯特拉文斯基在这一段的配器上削弱了弦乐器的表现力,将声音情感表达较为不浓烈的管乐器置于主导地位。法国号与大号交融在一起的咆哮、长号与小号无规律的震动、短笛尖锐的高音与单簧管圆润中庸的中音互相交缠等混乱嘈杂的音色烘托了魔园里诡谲的气息与群魔乱舞的景象。弦乐器与管乐器分解成的别具一格的声部所形成的复合音色在强调每个乐器的特殊音色的同时,更赋予音乐强烈的冲突感与戏剧性。因此,在演奏钢琴改编版本时,要格外注重音响的层次化与音色的分离化,将管乐与弦乐的音色质地通过触键方式的不同区分开来,还要在此基础上将木管与铜管、小提琴与低音提琴之间的音色差异进行细化。阿戈斯蒂使用了大量的八度与和弦来模仿管乐器干燥洪亮的音色,在触键上需要使用更多手臂与肩膀的力量获得通透直接的音响效果,而针对不同的管乐器,则需要利用手指的独立性做出细微的层次分离,通过勾勒出的声部主次获得不同乐器的听感。对于以弦乐器为主导的片段,阿戈斯蒂使用了持续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声音的绵延与密集。虽然音乐材料相同,但是根据所需要表现的音乐性格不同,依然要在触键方法上有所区别。对于作为内声部、以烘托音效为主的片段,需要快速而短促的触键获得灵巧清晰的音色;而对于与管乐器叠加在一起形成轰鸣暴躁的音响的片段,则需要将连续快速的和弦弹奏清楚的同时,利用手臂与手腕的力量配合,获得深厚又富有弹性的声音。此外,在演奏时还要注重节奏的律动感与声音的方向性来表现群魔没有休止、不知疲倦的舞步,通过粗暴洪亮的音响与不断驱动的韵律来扩大音乐的张力。
摇篮曲描述的是火鸟施展魔法将群魔催眠的景象,音乐在安静的氛围中透露着神秘的朦胧感,多种乐器的叠加使得这个段落具有印象派的色彩与听感。在以大管和双簧管演奏为主的旋律声部时,要利用指尖落键时的力量和速度差异将不同层次的音色表现出来。在演奏由竖琴改编的伴奏内声部时,需要借助小臂的力量控制获得平均而饱满的拨弦音色。在这首摇篮曲中,左手的低声部从头至尾都是长音和弦,其对应的是乐队中大提琴与低音提琴的持续长音。由于钢琴的发音是削减性的,不具备弦乐器可以持续发音的特征,那么,针对左手的长音和弦的连接,加入延长音踏板的使用非常必要。延长音踏板既可以烘托左手低音的深度与厚重感,又不影响其他声部的清晰度与层次感,在还原弦乐器音色的同时,丰富了钢琴音响的立体性。与“恶魔之舞”动感的节奏和狂野的性格相比,摇篮曲需要在静谧的气息中运用多种触键手法与精细的踏板控制相结合,将每个横向的声部线条赋予不同的音响特征,重现舞剧中熠熠生辉的童话景象与灵动奇妙的音乐世界。
“终曲”描述的是火鸟将魔王打败,王子与公主终成眷属,人们唱起赞美圣歌的场景。乐曲从头至尾由一个相同的旋律材料重复构建而成,演奏的乐器由单声部的圆号、小提琴、长笛,到长笛、双簧管、小提琴三组乐器的叠加,再到管弦乐的合奏,气氛由安静祥和逐渐烘托至热烈磅礴的最高潮。在演奏时,除了要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质地选择相应的触键方式,勾勒出不同声部的层次分离,还要注重乐曲整体的框架建立,使音响组织的发展具有设计感与层次性。这就需要演奏者对手指与身体力量的使用有精准的分寸控制,如同乐队指挥一般,在清晰的头脑思维之下以准确的手法将音乐的框架架构起来,奏出光彩辉煌的音响。
演奏改编作品时,在忠实阐释作品思想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演奏者的审美品位适当地加入一些个性化的“再创作”,以达到更加贴近原作交响化音效的目的。“再创作”的过程应该是严谨并有依据的,首先要清楚乐队配器的音响特点和关系,进而要明确加入的奏法既要符合音乐整体性的需要,又可在此基础上丰富音响的多色化,提升作品演奏的艺术感染力。以摇篮曲的结尾为例,斯特拉文斯基为弦乐组写了长达十一个小节的振动颤音,在连绵不绝的音色中进行微妙的和声切换。阿戈斯蒂将这一片段改编为单个的和弦连接,虽然将和声的转换展现得极为清晰,但是由于钢琴削减性的发音属性,和声之间的连接显得较为空洞单薄。基于“再创作”的理念,可以在和弦之间加入颤音,为声音增加持续感,使音响更加饱满,也更加贴合原作弦乐颤音的立体音效。在终曲的尾声管弦乐合奏的片段,也可以用更为快速洪亮的三十二分音符颤音代替乐谱上的十六分音符,获得更加绵密丰满的声音,来更加贴近原作持续的管乐单音与弦乐颤音。以交响化思维进行的“再创作”,不仅需要演奏者对配器的了解、对声音的想象,還需要演奏者能够灵活运用钢琴化的技巧,在平衡好声部间的均衡感与作品整体的流畅性的基础之上,选择合适的技法为作品增添更接近原作的声音魅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是视觉艺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将音乐语言和舞蹈语汇高度融合,注重听觉与视觉的双重表现力,使音乐的横向发展与舞台场景的纵向发展相结合,令舞剧呈现纷杂炫烂的效果。阿戈斯蒂改编的钢琴版《火鸟》利用钢琴独有的器乐特性,以炫目的技巧手段发挥各音域的特有音色,用指尖在键盘上重新诠释舞剧中的交响世界。将“交响化”演奏思维运用到演奏中,一方面可以拓宽钢琴声音的音色属性与层次划分,为音响增添更多色彩;另一方面可以使钢琴演奏的效果更加立体,更多还原原版舞剧的交响音乐氛围,最终达到以音乐意境重现舞剧魅力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