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瑜 阳清莹 申喜慧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群体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及尿失禁等,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趋势下,BPH患者逐渐增多[1]。前列腺电切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BPH的临床治疗中,但其终究是一种手术疗法,术后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加上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均有所衰退,很多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时间较长[2]。本研究选取90例老年BPH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护理对于老年BPH手术患者术后疗效的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中患者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9.35±7.20)岁;病程2月~5年,平均病程(3.17±0.98)年;前列腺增生程度:Ⅰ度8例,Ⅱ度10例,Ⅲ度27例。参照组中患者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9.44±7.95)岁;病程3月~5年,平均病程(3.13±0.94)年;前列腺增生程度:Ⅰ度9例,Ⅱ度11例,Ⅲ度2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前列腺增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①满足BPH的临床诊断标准,并经B超、尿动力学及直肠指诊等检查确诊;②年龄≥60岁者;③无前列腺电切术禁忌证者;④患者及其家属在了解本研究信息后自愿签署加入研究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有严重性泌尿系统感染者;②有意识或精神障碍者;③有神经性膀胱病史者;④有膀胱结石或是膀胱颈硬化症者。
1.3 护理方法 术前积极控制两组患者的原发病,在患者身体状态较理想时再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两组手术麻醉与操作方法的均衡性良好。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向患者简要介绍前列腺增生及手术治疗相关知识,做好手术准备(患者术前12h禁食,6h禁水,常规灌肠、备皮及留置导尿管等),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医师,并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①术前:护士根据健康手册、临床护理经验等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BPH、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除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外,还需让患者了解手术各环节,涉及术前准备、手术流程、麻醉方法、手术体位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向患者介绍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PH的优势。为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并向其列举手术成功的病例,以提高其手术信心,缓解紧张、恐惧等情绪,让患者更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向患者讲解综合护理的基本内容,并让其知晓早期进食、训练对身体恢复的重要性,以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术前给予常规灌肠、备皮,无须使用相关抗生素;指导患者于术前1d晚上开始禁食、3h禁水。②术中:协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在腘窝部位垫一个软枕并固定好,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采用尽可能少量的胶体溶液替换较大容量的晶体溶液,控制输注速度为3~5ml/(kg·h)。非手术部位做好保暖工作,比如使用液体升温、保温毯等,并实时监测患者体温。术中在冲洗膀胱时用灭菌注射用水替代生理盐水。③术后:在术后2d内给予患者PCA止痛,及时铺垫保温毯,避免患者体温过度降低。术后6h指导患者多进食有助于排气的汤,在24~36h内指导其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在术后1~3d内进行膀胱冲洗,冲洗速度为100~140滴/min,同时加强导尿管与引流管护理工作,在术后1~2d内尽早拔除尿管。鼓励患者进行早期主动活动,并于手术当日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包括活动四肢、转换体位等,并将床头摇起帮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指导并协助其咳痰。预防性按摩患者背部腧穴、足三里等穴位,促进其胃肠道蠕动。指导患者术后第2天进行下床活动,具体活动时间与活动量根据患者适应情况而定。通过安抚、开导、鼓励及注意力转移等方法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术后治疗与护理。鼓励并指导患者做盆底肌功能锻炼,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1.4 观察指标 ①术后康复情况:记录并对比两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输液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残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记录并对比两组术后1周时的RUV、Qmax。③并发症:记录并对比两组腹胀、寒战、膀胱痉挛、暂时性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2.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对比 与参照组比,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输液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RUV、Qmax对比 与参照组比,研究组术后1周时RUV更低、Qmax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1周时RUV、Qmax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出现腹胀2例,寒战和暂时性尿失禁各1例,参照组出现腹胀4例,膀胱痉挛2例,寒战和暂时性尿失禁各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8.89% VS 26.67%)研究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5)。
前列腺电切术是临床治疗BPH的常用术式,其不但对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对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较小[3]。老年患者,特别是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有所衰退,常伴各类基础疾病,术后易出现诸多并发症,身体康复时间较长[4]。因此,如何有效地促进BPH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成为近年来泌尿外科探讨的热点。
综合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护理服务,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参照组比,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输液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提示综合护理有助于缩短老年BPH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周萍丽等学者[6]研究指出对老年BPH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本研究结果趋同。常规护理中需禁食12h、禁水6h,如此长时间的禁食禁水会给患者机体造成不良影响,致使其产生饥饿、口渴及低血糖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不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睡眠,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抵抗力,可能会引发术中低血糖,进一步加剧术后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综合护理有效改进了术前准备措施,于术前1d晚上禁食、3h禁水,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术中对患者加强保暖,可预防低体温现象的发生。既往为了有效降低术后出血量,指导患者术后多卧床休息,尽可能避免过早活动,而综合护理强调在术后镇痛基础上进行早期进食与活动,不仅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与胃肠道功能的快速恢复,还可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7]。同时,术后镇痛不但可让患者进行早期活动,还可防止交感神经兴奋与儿茶酚胺释放,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比参照组术后1周时RUV更低、Qmax更高,提示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BPH手术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究其原因,综合护理中的盆底肌训练可有效增强患者尿道、膀胱及直肠等部位的肌肉力量,从而提高控尿能力,改善排尿功能[8]。
综上所述,对老年BPH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