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君 上海大学附属宝山外国语学校 上海 201901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培育学生音乐素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为未来公民的高素质、高涵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音乐教师的使命。本文主要研究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引下,如何开发生活式音乐课程并对学生音乐素养有所浸润与提高。
生活化音乐课程,是指在充分理解并提炼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对于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感知行为的生活化表达。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有学习和教育的意义,音乐来源于劳动、来源于社会生活。我们要充分论证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创设生活化音乐课程教育,能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操有没有浸润培育功能。通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深入,联系并找到与之对应的音乐学科课程的指导方法,就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整体素养。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大背景下,学科发展过程中,教与学的互通、知识体系、教学方式的融会贯通在如今显得尤为重要,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实践化的迫切需求。
理论目标:
1.通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学习,构建生活化音乐课程理论体系和课程内容。
2.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通过聆听、演唱、创编等学习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音乐欣赏水平。
3.生活音乐化与音乐生活化的相互渗透。
实践目标:
1.在生活中发现音乐、发现美,将音乐审美体验运用到生活中。
2.从听、识谱、节奏、唱、赏析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综合音乐技能。
3.提高学生歌曲演唱水平、舞台表演水平和创新能力。
4.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美育教学水平。
在现代音乐教育理论指引下,我们从三维目标出发,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了对比,可得到如下图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音乐教学模式中,关于情感模式的认知,参与性和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步骤,让学生感知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
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我们得知,当下国内关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研究和思考,还单纯聚焦在学科内部进行分析,在充分研究音乐课程教学时,却没有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入特色鲜明的学科内容,使得课程体系更加充实和完整。
如果不将学科内容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动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学习、创造和发展,就不能真正的做到“教学做合一”,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也不够流畅。要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华与音乐素养的提高充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掘出采用何种手段利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来将音乐教育的素养浸润实践化。
情感模式 行为模式 认知模式音乐教学模式1.参与——体验模式 1.示范——模仿模式 1.探索——创造模式2.情境——陶冶模式 2.行为——辅助模式 2.引导——发现模式3.自学——指导模式4.传递——接受模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 1.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 1.生活法亦是教育法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 2.学校要与社会统一 2.培养动手实践能力3.教育具有终生性 3.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 3.培养创造力
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小学、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用生活化音乐课程的浸润教育为主要方式,来探讨能否通过合理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实践感知音乐,进而在学生音乐素养方面做出一定的提高和改善。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查阅相关资料,提炼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音乐教学的契合点,研究学校音乐素养提高策略,找出针对音乐课程的特色开发、课程设计等内容,分析并归纳出生活化音乐课程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意义及实施策略。
运用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在音乐欣赏水平、课外聆听习惯、音乐形式涉猎等方面的各种数据,综合分析学生可以接受、乐于学习的音乐类型和音乐形式。
本文以上海音乐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乡情》中的歌曲《放牛山歌》为例,歌曲是由我国四川地区流行的放牧歌改编而成。乐曲欢快活泼,充满童趣。这首作品的生活素材是孩童放牛的生活场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来说,不要提放牛,许多孩子甚至没有见过水牛和黄牛。这时,如何将《放牛山歌》中的生活场景迁移到音乐课堂上,便是教师需要设计和花心思的地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搭建乡间放牛的生活场景,请同学来模仿牛儿吃草、牛儿犁地的劳动画面,配合牛的叫声、放牛的吆喝声等来还原歌曲场景,还可以请同学模仿耕种、插秧等农田劳作。
当学生有了切身的劳作体验后,再来演唱这首歌曲,就会发现,歌曲需要演唱的高亢有力。通过情感体验和切身体会,学生从歌曲学唱中发现了乐趣,快乐的体验是可以互通和传递的。
再以歌曲《理发师》为例,此曲是一首澳大利亚儿童歌曲。歌曲中的象声词的描写,如咔嚓咔嚓、沙沙沙等,能够很轻易的将演唱者带入到理发店的生活场景中。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做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了理发店。你们是美发师,我来扮演顾客哦。
生A:请问你要剪发还是烫发?
师:我想剪短发。
生A:请你坐在镜子前。我先用喷雾沙沙沙给你喷湿头发。
生B:下面由我来为您剪发。咔嚓咔嚓。。。。
学生若能准确提取歌曲中最容易创设情境的要素:剪刀、喷雾。利用场景迁移,用生活中理发的场景来模仿歌曲中的画面,用手指做出剪刀的形状,喷雾的造型,便会很快激发学生对于歌曲学习的兴趣,进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欢乐、幽默的美好情感。
新的课程改革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三大基本要求:
一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目的。这也符合并充分肯定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
二是要强调教师的成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把自己定位为一名知识的传授者,当今世界开放包容之势越来越甚,音乐学科也应做到通今博古,融贯中西,将先进的、古老的世界各地音乐带来课堂,与学生共同分享,共同学习。
三是要重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学生有没有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有所感知,有所成长。
通过生活化音乐教育的逐步渗透,构建起学生的音乐素养知识体系,来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和生活教育的渗透意义。将生活与教育有机融为一体,在教育中体现生活,在生活中感知教育。通过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创设符合音乐教学内容的生活情境,是学生音乐探索学习最直接的窗口,由此慢慢打开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让每一位学生从生活中走向艺术、从音乐中感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