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明洁
邯郸市群众艺术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温饱问题不再困扰着大多数国人以后,人们也逐渐对生活追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例如对于群文舞蹈的创作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群文舞蹈是群众精神文明中的重要特色文化,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群文舞蹈的创作跌入了瓶颈期,难以创造出可以直击群众心灵使其有所感悟的高质量作品。因此,群文舞蹈的创作人员需要去思考如何提高群文舞蹈创作的审美高度与作品素养,以期推动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
群文舞蹈之所以可以取得现有的发展成绩,离不开它深厚的群众基础。这种主要由群众自编自导而创作出的舞蹈,群众的真实生活就是舞蹈的相关文化输出,可以说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因此,群文舞蹈在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更好的激发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这一点,舞蹈创作者必须要提高对于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充分了解群众的生活情感点,再通过较为创新的方式去升华群众生活中真实的人物素材与故事素材。这种方式下所创作出的舞蹈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可以提高舞蹈情趣,还可以使其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从舞蹈的专业角度来看,群文舞蹈与专业舞蹈相对,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群文舞蹈虽然专业性较弱,其所具有的表演热情与表演活力却是十分突出的。舞蹈作品所具有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具有强大的教育性,通常情况下,表现活力更高的舞蹈可以更深层次的突出这一特点。群文舞蹈这一表现力极强的舞蹈,不仅可以生动地表现出我国群众真实的文化生活,还可以通过其表演感染观众们的心灵,向他们传递优质的审美观念。因此,提高群文舞蹈创作的审美高度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其强大的教育能力。舞蹈的创作者需要深刻意识到群文舞蹈所具有的教育意义,通过舞蹈作品的精神力量去展现地方特点,帮助群众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更好的审美观念,进而提升我国全体群众的思想高度。
选择合适的群文舞蹈题材是提高群文舞蹈创作的审美高度的首要途径,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群文舞蹈的创作根源是普通群众,所以它的主题更符合群众当下的现实生活,与专业性较强的舞蹈相比更加贴近现实,具有更强的生活气息。因此,群文舞蹈的创作人员在进行创作时必须要科学合理,需要走到普通群众的身边去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发现群众中个体的独特人格与精神文化需求,以期激发自己实现高质量创作的灵感源泉。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群文舞蹈题材,主要应该从下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群众生活是不尽相同的,这种情况就要求群文舞蹈的创作人员必须要十分了解符合舞蹈作品主题的地区风俗自己群众生活,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去进行选材。因为不同地区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不同地区的群众也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与精神文明审美需求,而群众作为创作人员创作群文舞蹈时重要的参考来源之一,可以重点从不同地区群众身上的独特之处去激发创作灵感、寻找提高审美高度的突破口。具体来说就是群文舞蹈的创作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当地群众现存的群文舞蹈风格,了解他们长期以来的生活节奏,并走进群众的身边去挖掘他们生活中具有独特魅力的生活细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创作出符合当地群众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创作人员在寻找素材时万万不能走入只选择群众生活中单个事件、单个场景以及单个个体人格魅力的误区,这种局限性较强的错误途径往往会导致创作人员难以真实全面地通过舞蹈去反映出当地群众生活的细节,并且这样创作出的舞蹈作品也不会获得群众热烈的反应,受到他们的欢迎。就拿深受我国五秒钟喜欢的《选村官》这一群文舞蹈作例,这个舞蹈的选材主要来源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少年生活,因此舞蹈的表演者大多也都是年纪较小的青少年,这个舞蹈主要介绍了我国青年学生走出农村学到了知识以后,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期望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所具有的能力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个舞蹈充分结合了我国选举村官的现实题材,重点突出了我国青少年身上鲜明的人物特征。《选村官》这一群文舞蹈选材是我国农村群众一直关注的热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通过舞蹈中表演者丰富的动作以及表情,展现了群文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
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参差不齐,当地群众所期待看到的精神文化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群文舞蹈的创作者在进行选材时必须明确当地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真实需求。必须说《选村官》这个舞蹈就充分反映了我国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个基于农村群众审美取向所创造出的优秀作品。另外,一个地区不同年龄段的群众也具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比如说年龄较小的群体偏向于风格鲜明、舞蹈动作幅度大的群文舞蹈,而年龄较大的群体则更加偏向于风格柔和且通俗易懂的群文舞蹈。所以群文舞蹈的创作人员必须要在年龄、文化开明程度、审美风格等方面充分考虑,选择适合不同群体的舞蹈素材,争取创造出符合当地群众实际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
群文舞蹈的创作人员要重点关注当今时代群众的实际心理需求,在群文舞蹈的形式上作出创新与改革。之所以需要对舞蹈形式作出创新与改革,是基于我国普通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与审美高度都有了较大提升的情况的,所以传统群文舞蹈的形式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当今时代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如何实现在群文舞蹈的形式上作出创新与改革,舞蹈创作者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重点突出其作品的人文艺术特点。因为每一个舞蹈作品都应该给群众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所以舞蹈的创作者需要明确作品的受众是不同阶级的所有群众,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从多个方面凸显其作品丰富的人文艺术气息;另一方面,群文舞蹈的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可以融入当今时代比较受群众欢迎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等。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改革、创新群文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丰富的人文情感,提升整个作品的艺术高度。同时,通过融入各种受群众欢迎的因素,还可以让群众更新自己的观念,认识到群文舞蹈是可以具有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的,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群众自娱的方式。
群文舞蹈与专业舞蹈的受众群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基于专业舞者审美观念创造出的作品不一定可以满足普通群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在提高群文舞蹈创作的审美高度时需要充分结合普通群众的实际审美观念。群文舞蹈是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个体对于舞蹈艺术价值的正确认知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凡的意义。尤其是群文舞蹈这种受众群体分布较为复杂、存在多个不同阶级的舞蹈,每一个群众中的个体,都是其发展创作的根源。同时,在我国群众对精神文明需求、审美需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群众愈来愈强的文化意识也为群文舞蹈的创作根源注入了更多、更强的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群文舞蹈的创作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普通群众的实际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基于普通群众的审美观念、情感方向去进行创作。群文舞蹈之所以可以引发群众的情感共鸣,并吸引群众中多个阶级的受众群体,主要就是得益于其舞蹈表现可以充分反映受众群体的审美价值观念。综上所述,群文舞蹈的创作人员在进行创作时必须要能够深刻体会到其创作主题中特有的情感方向,根据情感方向再去多方面结合当代群众的实际审美观念,从而创造出可以使群众生成热烈反应、彰显社会价值与作用的优秀作品。比如说《担鲜藕》这一极具艺术魅力的群文舞蹈作品,其舞蹈主题的情感走向是淳朴自然的,舞蹈表演也能够成功反映出舞蹈艺术的价值、满足普通群众的审美需求,进而引起普通群众对此舞蹈创作的情感共鸣。
上文提到过群文舞蹈使群众精神文明的重要特色文化,虽然它与专业性较强的舞蹈存在着不同,但两种舞蹈在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上却有着相同的意义。群文舞蹈的创作理念一直以来都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基于真实的群众文化去满足他们的实际要求,从而使得更多的普通群众可以认可群文舞蹈这一自娱性极强的业余化舞蹈形式,尝试去丰富自我的精神生活文化。这一创作理念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是时代在发展,文化也在不断地进步,群文舞蹈的创作者应该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根据当今时代的文化需要去对创作理念进行创新,以期实现提高群文舞蹈创作的审美高度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群文舞蹈的创作者必须要意识到这种自娱性较强的舞蹈的侧重点应该放在文化普及上面,在创作舞蹈时应立足于当今时代的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发展,明确普通群众的思想、精神文化需求,进而通过作品较高的审美价值去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艺术熏陶的作用,提高普通群众的审美能力。
群文舞蹈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群众这片沃土的滋养,创作人员在进行舞蹈创作时必须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重点关注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与审美素养,使其创造出的作品不仅符合当今时代的文化需求,同时又可以满足普通群众的多元化审美。只有这样,才能使群文舞蹈创作的审美突破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