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冰
摘 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接受本科和研究生等阶段的专业教育,中国高校也逐渐成了高质量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从跨文化适应来看,来华留学生在快速了解并融入中国的文化圈子的同时,还要提高学术适应能力,以此实现来华留学学有所成的目标,一方面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拓展多元发展空间。本文立足跨文化背景,使用逻辑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来华留学生学术适应的基本概念、适应机制,总结发现,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难点在于社会支持、社交联系、语言熟练和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高校和各群体要积极作为,以满足来华留学生实现学术适应的需求。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学术适应;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9-0022-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在长期对外交流合作中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升。
新的时代背景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等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来华留学生总量已经超过50万人次,基于高校平台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影响力不断提升[1-2]。
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面临的直接问题就是跨文化适应问题,不仅包含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还包含与学习成效直接相关的学术适应[3]。学术适应是跨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等为基础。
一、留学生跨文化学术适应的概念解析
(一)学术适应概述
学术适应的本质是教育需求的集中体现,包含受教育的动机、知识运用对象、学习表现、学习环境满意度等方面,留学生在跨文化学术适应过程中需要对新环境下的受教育义务、多元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4]。
(二)跨文化学术适应
美国学者在早期就对留学生的跨文化学术适应开展了研究,1975年,Tinto重点关注了留学生在大学中的学术适应成果和社会化适应成果,结论表明,在学术适应方面较好的学生通常能够在学业表现、价值创造、就业选择方面得到更好的结果,社会化适应涵盖的群体性交流等内容对于学术适应起到助推作用[5-6]。
跨文化的学术适应是一个内容复杂、动态变化的过程,留学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学习计划,克服陌生学术系统中的困难,最终达到与学习环境相和谐的状态。
二、影响留学生跨文化学术适应的现行机制分析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体现出留学生群体与留学国环境的双向适应、双向影响的特征,具体来看,留学生可以通过客观逆向适应和主观能动适应两种方式实现跨文化学术适应环节顺利推进。
(一)客观逆向适应
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等不断提升,大量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产生了期待与向往。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学生来华留学的增量需求,中国加强了对留学工作的研讨与改革,在经济支持、课程设置、培养标准制定、教学保障性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为来华留学生快速实现学术适应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7]。
从经济支持来看,中国经济长期稳步增长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来华留学生主体为非洲、东南亚、欧洲等国家的年轻学生群体。为深化中外合作交流,发展国际化教育产业,提升中国教育和学术影响力,近年来,中国为非洲等国家留学生提供教育援助的力度不斷增大。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国就向非洲国家提出3年内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机会。类似举措减轻了来华留学生的经济负担,帮助更多学生获得来华交流学习的机会[8]。
从课程设置来看,在原有国内教育框架之下,中文授课是主流的教育方式,但是考虑到中文学习难度较大,部分国家通用语言主要为英语,近年来中国高校纷纷开设英语授课项目,通过培养本土英语专业人才、引进外聘教师等方式提升英语课程的设计水平与应用条件,帮助来华留学生快速融入本地文化圈和学术圈,极大改善了留学生在华的学术适应情况。
从培养标准来看,参照《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2018)的规定,来华留学生应当适应国内高校人才培养与考核标准,在满足培养标准底线的基础上才能获准毕业[9]。但是考虑到知识基础、思维差异的存在,以及逐渐向包容开放方向发展的学术环境建设情况,大量高校针对来华留学生的要求有所放宽,教学培养标准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来华留学生学术适应的难度。
从留学保障来看,目前国内已经执行或预备执行对外留学生招生工作的高校均已设置独立或协办的理国际学生相关事务的办公室,以此统筹负责全校来华留学管理事务。内容涵盖招生、外事管理(签证、居留)、社会管理以及奖学金工作等事项,能够解决来华留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来华留学生实现学术适应提供充分的后备保障资源[10-11]。
(二)主观能动适应
中国政府和高校为留学生提供了多元支持与可靠保障,但是最终学术适应成果的取得还需要留学生本人的主动作为[12]。来华留学生应当通过个人努力、群体支持等方式积极实现高效快速的在华学术适应。
首先,来华留学生积极努力。学习成果和学术成就不仅受到教育模式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学生本人对学术的重视程度、努力程度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果。受限于经济实力、国际交流、教育项目容量等因素,最终能够来到中国开展学习的学生是经过多重选拔的,这些学生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奋斗目标,承载着家族和国家的期望,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对于学习表现出了积极认真的态度。但也存在个别在学习上不太努力的留学生,他们来到中国留学后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其他方面,甚至荒废学业。
其次,群体性支持能够给留学生提供情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支持。来华留学生按国家、社会文化特征、宗教信仰等要素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群体,目前国内影响力较为突出的在华群体组织有坦桑尼亚北京学生会等,这些组织能够在学习方面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项目、课程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进度。来华留学生应学会善用在华群体性支持,就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三、留学生跨文化学术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学术适应存在一定问题,问题集中于社会支持力度、社交联系密切度、语言熟练度和自我价值实现情况四个方面。
(一)社会支持问题
社会支持一直被认为是影响留学生跨文化学术适应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研究主要从应对学术挑战、缓解跨文化适应压力等方面分析社会支持与学术适应的关系。但是,部分来华留学生难以快速接触并获取相应的社会支持,很多事项的开展依托于高校的服务机构和在华使馆等,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将大量精力放在解决生活问题上面,难以在学术能力方面有所进展。
(二)社交联系问题
来华留学生的社交联系主要有同胞联系、跨国籍联系等方面。研究发现,留学生与其他文化背景下学生之间的交流越密切,学业表现就越突出。但是从实际层面来看,并非所有留学生都能积极融入新的文化圈子,部分学生在学业开展方面难以获得更多元的思路与更丰富的支持。
(三)语言熟练问题
来华留学生虽然可以选修英语为主的课程,但是如果其对于中文的熟悉程度较低,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资料查找等过程中将面临较大的困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成本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用于学习研究的时间被占用、精力被分散,难以实现有效的学术适应目标。
(四)自我价值实现问题
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中国高校的教学资源,满足个人学业能力提升的需求,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提供可靠支撑,学习成果最直观地表现为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但是很多来华留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逃避情绪等,难以坚持最初的学习信念与学习动机,不仅难以满足留学项目底线要求和指导教师科研要求,也难以在考试中取得合格成绩,学术适应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四、帮助来华留学生快速实现跨文化学术适应的可行策略
(一)强化国家层面的支持
中国政府层面要重视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规范性与系统性,尊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高校不断优化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可靠支持。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在持续开展留学奖学金支持工作的基础上,引导并帮助外国留学生将勤工助学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的渠道,更好地完成跨文化适应。国家层面也可以建立来华留学生学费减免机制,将留学生汉语能力考核作为留学项目的底线要求,形成各高校与有意向来华留学人群的双向选择。
(二)优化高校与留学生相关的管理工作
一方面,高校要立足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术适应的需求,为留学生提供文化心理咨询、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支持,并以年级、课程、语言为要素进行划分,为学生在学术发展、学习方法、语言发展等方面提供不同层面的帮助。另一方面,高校层面要积极推动对外招生宣传改革,拓展与孔子学院宣传合作的招生机制,在宣传过程中做到中英文兼备,改善宣传薄弱的劣势,强化宣传力度。
(三)发挥社团等群体组织的作用
以高校社团、在华外国互助组织为依托,通过组织丰富的学术相关课外活动,整合高校的国内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快速适应中国社会与文化,为学生互助合作学习提供可靠支持。
五、总结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吸引了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来华留学生可以通过客观逆向适应和主观能动适应两种方式适应在华生活和学习,但是受限于社会支持、社交联系、语言熟练度和自我价值实现水平之间的差异,部分来华留学生存在学术适应方面的困難。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高校和各群体要积极作为,为来华留学生提供高质量服务,满足其学术适应需求,在个人能力提升和学术目标实现等方面提供可靠支持。
参考文献:
[1] 崔希涛,何俊芳. 来华非洲留学研究生学术适应问题探究——以坦桑尼亚为例[J]. 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2):158-165.
[2] Yaghout,J.,何俊芳. 来华留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学术适应——以伊朗研究生为例[J]. 教育观察,2020,9(29):71-77.
[3] 董柳. 语言社会化视角下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适应的研究[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20.
[4] 丁洁琼. 来华留学生在地方高校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11-13+19.
[5] 廖萍,赵凤娟,刘秋宁,等.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巴基斯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以苏州市Z校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53):169-171+183.
[6] 张雯. 非洲来华硕士项目留学生的学术适应、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D].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9.
[7] 王贝贝. 缅甸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跨文化适应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9.
[8] Nemtsov,K. M.. 迈向新的ABC模型:基于社会排斥、同质文化内部友谊、感知文化距离的视角对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理解[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9] 李晓玲,李冬梅. 印尼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术适应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 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11):4-7+38.
[10] 刘英翠,黄倩. 间性文化观中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管理模式的创新及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例[J]. 世界教育信息,2016,29(22):68-72.
[11] 莫建君. 来华泰国留学生的学术适应困难及应对策略研究[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12] 孙霞. 在中国环境下的留学生学术适应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荐稿人:谢翌,广州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