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警校联动、群防群治的平安高校建设研究

2021-09-15 18:22:50贺正宜王立刚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8期

贺正宜 王立刚

摘  要:创建平安高校,是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内容,是增强高校师生安全感与满意度的基础条件,是推进“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保障。当前,平安高校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挑战依然严峻。本文通过实践调研,采用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通过强化思想引领,铸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推进警校联动,扎紧校园安全“防护网”;加强群防群治,筑起平安校园“金钟罩”;狠抓“六进公寓”,升级公寓安全“防火墙”等途径,加强平安高校建设,从而实现“政治稳定、师生安全、秩序良好、发案减少、环境优美”的目标。

关键词:平安高校建设;警校联动;群防群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9-0116-03

创建平安高校,是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内容,湖南省自2013年开始实施“平安高校”创建活动以来,平安高校建设和教育维稳综治安全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逐步构建了完整的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切实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感。近年来,湖南城市学院以维护校园政治稳定和校园安全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平安高校”建设规范化水平为重点,健全学校党委领导,保卫处主抓,部门联动、学院推动、全员参与的群防群治防控体系,强化思想引领,推进警校联动,加强群防群治,狠抓“六进公寓”,实现了“政治稳定、师生安全、秩序良好、发案减少、环境优美”的目标,2018年被湖南省授予“平安高校”荣誉称号,在平安校园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平安高校”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校园的平安、稳定,是高校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要,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長,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是增强高校师生安全感与满意度的首要基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平安建设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问题,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2]。“平安高校”建设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二、“平安高校”建设面临的挑战

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依然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了向上向好的态势,但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意识形态领域局部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每天都会接收大量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还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不强,极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

高校群防群治工作未形成合力。当前大部分高校群防群治队伍人员构成不合理,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群防群治工作意识薄弱,经费投入与条件保障不足,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未形成合力。

学生公寓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当前,学生公寓的突发事件主要有学生打架斗殴、突发急病,外卖人员进入公寓,宿舍内发生失窃,冬天使用大功率电器不注意导致局部发生火灾等,还有部分学生会出现自卑、抑郁、冷漠和嫉妒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都会对高校公寓安全稳定工作产生潜在的影响。

三、建设平安高校的主要举措

(一)强化思想引领,铸牢意识形态 “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4]。湖南城市学院通过大张旗鼓的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地批判错误思潮言论,科学规范地管理网络舆论,创新宣传方式,强化思想引领,铸牢了意识形态“主阵地”。

1. 大张旗鼓地正面宣传

湖南省城市学院聚焦“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度重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三走”工作,按“八个相统一”和“六个要”的要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构建专题理论教学、“五微”实践教学、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实讲深讲透;成立了湖南省首家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学生会员达2000余人。深入开展“三爱”主题教育、“向时代报到,与时代同行”等主题教育,燃亮学生的信仰之炬,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夯实了大学生的思想根基。

2. 旗帜鲜明地亮剑批判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5]。学校强化阵地意识,对各种论坛、贴吧加强管理,对博客、微博、微信群、QQ群等自媒体加强监管和引导,进一步落实网络实名制,及时跟踪校园网,掌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及网上舆情,构建全校“一张网”管理格局,防止有害信息在校园内传播,组织力量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想观点果断亮剑,及时进行批判。对网上的热点炒作第一时间发声,对不实信息及时澄清,切实维护了校园的政治稳定。

(二)推进警校联动,扎紧校园安全“防护网”

警校联动拓展派出所警务覆盖空间,强化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织密高校周边治安防控网,为“平安高校”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 派出所办公场地进校园

湖南省城市学院有力地推进治安联防工作,与市、区政法委、维稳办、综治办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加各级安全防控会议,按照市、区统一部署开展工作,在重点时期、特殊阶段,集中开展校园周边治安整治。益阳市高新区朝阳派出所办公场地设在校内,切实建立了“警校联动”机制,对校园及周边定期巡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该校还定期召开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了与校外单位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在安保人员培训、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方面形成了紧密的协作伙伴关系。邀请警官担任防骗主讲嘉宾,用真实案例、翔实的数据向广大新生讲解校园常见的诈骗、校园贷、传销、盗窃、矛盾纠纷等案件的特点和发案规律,传授应对方法。

2. 消防演练进校园

湖南省城市学院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关心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成立了由教职工和物业人员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并定期开展消防实战演练。学院每年邀请消防队教官进校园进行消防技能培训,在现场演示灭火器、防烟面具、升降绳的操作程序,使大学生基本了解了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护自救技能,切实落实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11.9”消防安全日,学校通过展示消防宣传板、悬挂横幅、发放消防安全宣传册,举办消防安全讲座等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为创建“平安高校”夯实基础。

(三)加强群防群治,筑起平安校园“金钟罩”

高校群防群治是指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保卫处指导下,师生自己组织起来,互助性自防自治,维护校园治安的一种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创新管理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延伸治安管理和服务的触角,不断增强治安防范能力。学校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宿管员、环卫保洁员等群体的作用,充实整合看门守栋队伍、学生志愿者教导队、平安创建宣传队、学生志愿者消防服务队等学生自防自治组织,完善组织形式,规范工作机制,形成群防群治工作合力。

1. 用制度筑牢高校校园安全屏障

该校先后制订出台了《湖南城市学院校园环境综合治理规定》《湖南城市学院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湖南城市学院校园消防管理规定》《湖南城市学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湖南城市学院校级领导带队检查安全工作制度》《湖南城市學院综治考评办法》《湖南城市学院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办法》等文件,创造性地实施了教师党支部、中层正职、学生党员骨干联系寝室等制度,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安全运行机制,从组织上、制度上、经费上保证了“平安高校”创建活动的有序开展。

2. 靠群防群治力量保护师生平安

该校依托物业托管企业,建有专业保安队伍、门栋看守队伍等群防群治力量,校内重点区域有专人24小时值守,办公区、学习区、生活区、生产经营区实行昼夜巡防,对进出校园车辆、进出学生宿舍人员示证登记;保卫处组织了学生安保工作志愿服务队;学生工作部设立了安全稳定情报信息员,并使安全员、信息员延伸到各班和学生公寓。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群防群治队伍筑牢了平安高校建设的铜墙铁壁,师生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与日俱增。

(四)狠抓六进公寓,升级公寓安全“防火墙”

公寓是大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休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学校把学生公寓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按照“文明整洁、学风优良、和谐互助、安全有序”的十六字方针,开展“六进”公寓工作,即“思想引领进公寓、优良学风进公寓、文明养成进公寓、党团组织进公寓、心理辅导进公寓、自我管理进公寓”。三年来,学校先后推出了《学风建设八条规定》《关于进一步严肃学生学习纪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精细化管理的规定》等文件制度。通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六进公寓”成为该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抓手,实现了“教育到人头、管理到床头”的目标,升级了公寓安全“防火墙”,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一定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文明养成进公寓。学校对学生坚持严格管理与关心关爱并举。学生工作部、团委、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教师队伍每年走访学生寝室超过3000人次,组建了学生安全信息员队伍,健全了“寝室长—楼栋长—学院—学校”四级信息化体系,根据时间节点,举办“入学安全教育”、夏季防溺水,冬季防火灾等主题安全教育宣讲活动。各级部门和学生工作教师引导低年级学生开展晨跑晨练、集中晚自习,全覆盖全年开展安全检查、劳卫检查、晚寝检查、学风督查、文明监督五大常规检查,开展垃圾自带下楼,垃圾分类处理等活动,督促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心理辅导进公寓。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能够更有效地让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快乐学习,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了学校、各二级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了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培育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学校坚持普及教育到位、重点辅导到位、心理援助到位、各类保障到位“四个到位”,重点开展好朋辈心理互助、“五月心晴”等品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心态。

自我管理进公寓。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对公寓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构建了完备的自我管理教育体系,全覆盖成立学生会、楼栋长、寝室长、信息员四级自我管理教育机构;学生工作部门、后勤部门、物业公司紧密协同,统筹配置好生活指导服务类、网络舆情监控类、公寓安全维护类、文明行为监督类队伍;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紧扣时代主题的学生公寓文化节活动,营造了生动活泼、文明高雅的公寓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更好地自我管理、确保公寓安全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9.

[2] 习近平对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水平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N]. 人民日报,2020-11-12.

[3]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光明日报,2013-08-21.

[4] 王伟光.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N]. 人民日报,2013-10-08.

[5] 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 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 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N]. 光明日报,2018-04-22.

(荐稿人:田俊,湖南城市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