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秀 杨春梅 孙刚 苏中州 刘金学
【摘要】目的:研究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在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或PCI治疗的300例患者。使用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根据不同的压迫时间及解除时间分成六组:A组造影术后压迫0.5h,4h解除压迫器;B组造影术后压迫1h,6h解除压迫器;C组造影术后压迫3h,8h解除压迫器;D组PCI术后压迫0.5h,6h解除压迫器;E组PCI术后压迫1h,8h解除压迫器;F组PCI术后压迫4h,10h解除压迫器。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舒适度、手部肿胀程度及并发症等。结果:①与其他各组比较,A组舒适度评分最低,提示舒适度最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D组肿胀发生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在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中应用价值高,不管是造影还是PCI,压迫器压迫的时间越短,患者的舒适度越高,而手部肿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最低,其中造影以压迫4h为最佳,而PCI则以6h为最佳压迫时间。
【关键词】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经桡动脉;PCI术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3-0062-02
桡动脉,位置表浅,局部包扎方便,压迫止血操作容易,迅速控制出血,且有助于医护人员观察。术后,无需实行严格卧床,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如排尿困难、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故而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有报道称,桡动脉压迫止血效果及舒适度对患者康复有较大影响,可预防桡动脉闭塞[2]。然而,压迫器松解压迫的时间在其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选择合适的时间松解时间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我科收治的300例患者,对其进行分组研究,确定术后最佳的压迫器松解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或PCI治疗的300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年龄18~75岁,接受冠脉造影或PCI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均自愿参与研究,征求患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桡动脉以及肱动脉迂曲患者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穿刺部位出血、肿胀患者排除。300例患者中,男性159例、女性141例,平均年龄(45.93±4.81)岁。根据术式类型、压迫时间及解除压迫器时间,将300例患者分成六组,①A组患者,造影术后压迫0.5h开始松压迫器一圈,每隔0.5h松一圈,3h全松压迫器,4h解除压迫器。②B组患者,造影术后压迫1h开始松压迫器一圈,每隔1h松一圈,3h全松压迫器,6h解除压迫器。③C组患者,造影术后压迫3h开始松一半,6h全松,8h解除桡动脉压迫器。④D组患者,PCI术后压迫0.5h开始松压迫器一圈,每隔0.5h松一圈,4h全松压迫器,6h解除压迫器。⑤E组患者,PCI术后压迫1h开始松压迫器一圈,每隔1h松一圈,4h全松压迫器,8h解除压迫器。⑥F组患者,PCI术后压迫4h开始松一半,8h全松,10h解除桡动脉压迫器,每组50例患者。
1.2方法 选择杭州山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WORK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术毕,压迫垫内面沿着桡动脉走形贴于桡动脉,将动脉鞘管撤出,动脉穿刺点与压缩器中心位置相对,或压迫器外边缘与皮肤穿刺口保持对齐,止血绑带用可调节型粘扣固定于手腕,一边撤回鞘管,一边旋转压迫器,保证能够摸到压迫器远端的桡动脉搏动,但是压迫处无渗血。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压迫及撤掉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后压迫段肢体有无出现皮下血肿、瘀斑情况,查看远端肢体有无疼痛、麻木、桡动脉闭塞、肿胀等。舒适度:根据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表[4]对患者疼痛表现进行评估,1~4分提示轻度不适,5~7分提示中度不适,8~10分提示重度不适。手部肿胀:依据压迫后各手指中节(大拇指第2节)周径之和为准,压迫前数值设为基准,撤去加压物前各周径之和减去初始值,分值<0.5cm说明无肿胀,分值0.5~1.5cm说明中度肿胀,分值<2.5cm但手掌伴有明显淤血表现说明重度肿胀。并发症: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①肢端缺血并发症,术侧肢端出现颜色发绀、局部皮温低于全身温度,疼痛麻木,握拳无力,爪性手;②皮下血肿,以皮下血肿直径>2cm为阳性标准,1cm表示轻度肿胀,1.5~2.0cm表示中度肿胀,>2.5cm表示重度肿胀。③桡动脉闭塞,当压迫尺动脉时,穿刺口远端桡动脉波动消失,拇指SPO2无法测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桡动脉无血流信号[5]。
2 结果
2.1舒适度比较显示 A组舒适度评分最低,与其他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在造影组,A组舒适度评分最低,说明舒适度最高,说明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舒适度越来越低,但在PCI组,E组的评分最低,说明PCI术后1h开始解除压迫器,每隔1h送一圈的方式对患者来说是最舒适的。达到了统计学意义。
2.2手部肿胀程度评价 患者手部肿胀程度,结果显示,在造影组,A组的肿胀发生率最低,而在PCI组,D组的肿胀发生率最低,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说明压迫的时间越短,手部肿胀的发生率越低,詳见表1。
2.3并发症统计显示 在造影组,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而在PCI组,D组的肿胀发生率最低,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说明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详见表2。
3 讨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指采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闭塞冠状动脉管腔,改善心肌血液灌注的一种治疗手段[6]。目前临床上通过桡动脉穿刺实施PCI术情况比较多,与股动脉路径相比,桡动脉穿刺更加方便压迫止血,损伤程度小,术后便可下床活动,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过去,通常通过弹力绷带加压止血方法进行压迫止血,不易调节松紧度,依赖医生(护士)经验调节压力大小,术侧指端肿胀发生几率高,且容易导致局部皮肤过敏等不良后果[7]。理想的动脉止血方法应该具有止血迅速、穿刺血管损伤小、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不会引起全身血管反射且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随着穿刺技术以及器械的改进,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成为介入术后简单可行的止血方法。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是常用的止血器械,该器械有特殊设计的球囊,球囊中心正对穿刺点,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作用,便于固定压迫点,不易移位,通过调节气囊内的容积,调节压力,操作方便,可缓解对远端组织的影响,减轻末端肿胀麻木程度。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加压垫选择透明材料,护士容易观察,便于调节压力,止血操作方便,具有可高的操作性,并发症比较少,而且患者的舒适度高。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板的面积小,容易发生移位,导致止血失败,因此,在压迫期间,患者回到病房后,除了手术后穿刺口上方有肿胀、穿刺口有渗血的患者,护士指导其余患者进行手关节的屈伸运动,例如主动握、松拳动作,可以使手部肌肉舒缩,促进静脉回流,预防穿刺加压点远端肢体肿胀。适时解除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不仅可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而且可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8]。目前临床上大多数采用PCI术后6~8h完全解除压迫器,但是,能否进一步缩短这一时间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该试验。在本研究中,A组舒适度评分低于其余各组(P<0.05),手部肿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余各组(P<0.05),提示术后4h解除压迫器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可能是因为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压迫处血液流动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降低舒适度,且容易出现肿胀,诱发并发症。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太早解除压迫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中,旋转式桡动脉压迫器的应用价值比较高,操作简单,便于观察,安全性高。关于解除压迫时间,过早解除可增加舒适度,但出血风险系数高,过晚解除加剧患者痛苦且容易出现并发症,故而本文综合分析认为不管是造影还是PCI,压迫器压迫的时间越短,患者的舒适度越高,而手部肿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最低,其中造影以壓迫4h为最佳,而PCI则以6h为最佳压迫时间。不过本文由于样本量以及研究时间有限,文中提出的止血器减压及压迫时间是否可取得最佳效果,仍然需要观察和进一步论证。
参考文献
[1] 芮立美. 螺旋式桡动脉压迫器在经桡动脉行 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2(26): 4032-4033.
[2] 瞿广素, 罗维. 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穿刺部位应用螺旋式桡动脉压迫器的止血效果和护理观察[J]. 心理月刊, 2019, 14(6): 90.
[3] 纪明, 陈宏伟. 脉搏血氧仪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 25(9): 94-96.
[4] 苏伟平, 官文娜, 黄柳轩, 等. 医用冷敷贴应用于经桡动脉PCI术后患者穿刺局部的对照研究[J]. 护理学报, 2019, 26(6): 72-74.
[5] 闵英, 赵妍, 孙宁, 等.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压迫器止血法的护理分析[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9, 10(6): 53-55.
[6] 刘婷. 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术后不同压迫止血压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7): 47-48.
[7] 苏保华. 经桡动脉血栓抽吸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25): 43-44.
[8] 贺雅男. 止血器不同减压和压迫时间对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28): 143-144.
基金项目: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902010050000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