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21-09-15 13:18杜宏国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4期
关键词:县级医院

杜宏国

【摘要】临床药学服务具有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等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以县级医院为主体,探讨其开展药学服务所面临的药事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药师工作模式特殊等困境,并针对各典型困境的特征,提出运用强化信息化建设、加强药师团队培训、构建药学路径管理机制等对策,为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提供助力,并为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改革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医师药学知识储备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4-0194-02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县级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开展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结合县级医院当前管理状况来看,其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面临较多限制。各类限制因素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用药管理质量的提升,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因此,加强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面临困境问题的干预具有一定必要性。现将与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面临困境、应对策略有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1 县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面临的困境分析

1.1 药事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渐成为各单位优化工作质量、管理效率的主要支持。县级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机构体系的重要构成,其信息化水平与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密切相关。杨镖等[1]学者在一项有关60 家县级医院的调查中指出:药师管理信息化建设欠佳是限制临床药学服务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60 家县级医院中,占比81.70 %的县级医院认为本院药事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这一状况对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形成了较大限制。

1.2 药师数量有限

专业化的药师团队,是推动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开展的重要基础。在实践工作中,药师所提供的支持作用直接影响药学服务质量。李彩华等[2]学者指出:县级医院药师数量有限,这一状况不利于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事实上,县级医院的药师多按照既定数量标准配置,其药师团队规模与市级医院存在较大差距。此外,部分县级医院对药师人才培养的重视不足,其未能通过对外吸收人才、优化内部人才培养等模式,提高药师团队的专业性,进而导致药师团队无法为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推进提供较大助力。

1.3 药师工作模式特殊

张正红[3]在研究中指出,药师的特殊工作模式,是当前县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药师工作模式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一方面,药师不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其与用药治疗的脱节性特征限制了药学服务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药师多不直接接触患者、家属,其难以通过有效评估为临床药学服务提供准确的指导。综合而言,临床药学主要研究药物防病治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县级医院药师的工作侧重点虽然也针对药物和人的关系,且在一定程度上设计了药物本身、用药对象、给药方式,但围绕药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究竟能够发挥出何种疗效的介入率相对较低。换言之,县级医院受自身资质的限制,无法为药师创造深度工作环境,导致临床药学服务在县级医院无法深入开展。比如为患者配置静脉药物的过程,要求药师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特殊操作环境下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及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进而为临床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药学服务。但县级公立医院可用的资金紧张,无法采购达到相关标准的生物安全柜等设备,致使药师的综合能力未能及时提升。

1.4 医师药学知识储备不足,不合理用药问题较多

从我国目前县级医院临床用药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医师是开具处方、提供用药指导等工作的主要负责者[4]。在这一模式下,医师的药学知识储备水平,也会影响縣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状况。任小贺等[5]学者认为,县级医院的医师普遍存在药学知识储备不足的状况。在实践临床用药管理中,医师药学知识储备方面的缺陷,容易导致患者的用药方案出现剂量不合理、配伍不当、疗程设置不当等问题。比如县级医院的临床药物配置及使用存在以下问题:(1)药物的溶解及配置无法保证环境的洁净程度;(2)静脉输液则普遍在半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药物随时面临污染风险、配伍作业合理程度不足、对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价值交叉感染、交叉耐药,引发一系列问题。综合而言,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形成,则可能影响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甚至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2 优化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对策

2.1 强化药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药事管理模式,可为药师的日常工作、临床药学服务的优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县级医院可参照药事管理工作内容,构建适宜的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对信息管理系统各项功能的优化,推动临床药学服务的合理开展。吴连平等[6]将县级医院的重点监控药品作为核心,阐述信息化药事管理建设流程: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对质子泵抑制剂、心血管类药物、脑保护药物等相关重点监控药品,统一添加“重点监控”标志,同时,由药师经PASS合理用药系统开展在院医嘱评估(每月1 次),专项点评重点监控药品医嘱,筛查医嘱在药品剂量、配伍方法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并将筛选出的问题医嘱经信息系统反馈至开医嘱的医师,由医师对医嘱中的用药状况进行详细说明,药师再次根据反馈结果评估重点监控药品医嘱的合理性,并将最终确定的问题医嘱提交至医教科。该研究结果表明:开展药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前,醒脑静注射液、注射用奥美拉唑的用药人次分别为359 人/次、2265 人/次,而实施干预后,这两种药物的用药人次分别降至205 人/次、1456 人/次。上述数据充分验证了该措施对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良好支持作用。

2.2 加强药师队伍教育

药师作为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其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优化用药管理质量,推动临床药学服务的积极开展,县级医院可将药师作为重点进行干预。从县级医院人员配置要求来看,通过扩大药师队伍规模这一路径优化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并不现实。因此,县级医院可以内部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全面深化药师的培训工作,以确保其能够为药学服务工作提供更大助力。封春香等[7]学者阐述了县级医院药师工作技能的培养策略:择优选择具备2 年以上药学工作经验、药学理论知识扎实且具备良好敬业精神及沟通协调能力的药师,送至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统一开展规范化培训,通过1 年以上的持续培训,进一步提高药师的专业能力,确保其能够为县级医院的药学服务、用药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在培训期间,药师必须回顾临床药学的工作主旨,即不断、详细地了解药学界的新知识,特别是县级医院接受的常见疾病患者的常用药物,经研究证实具备了哪些新的用途。类似阿司匹林、潘生丁除了传统的疗效外,还可用于预防心肌梗塞和脑血栓;东莨菪碱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微循环;心得安可以控制患者的血压及防止心绞痛等。上述药品问世的初期仅仅针对某一类疾病,但随着临床应用及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新的作用。此外,基于临床药学、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生化及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理论,很多传统的用药方式均存在谬误。故县级医院选送药师参与培训时,应注重对该类问题的收集与了解,待培训期满,围绕有关内容进行详细整理,告知县级医院的医生,使其在临床治疗时提高重视程度。

2.3 建立药学路径管理机制

药师不参与临床用药管理机制,为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带来了较大限制。为改善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县级医院可针对上述障碍问题加以干预。董艳等[8]探讨了运用构建药学路径管理机制改善县级医院药物服务质量的流程及成效:按照临床药学服务需要,制定药师参与脑梗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流程,要求药师按照路径表中的内容,积极参与药学查房,审核医嘱用药合理性,并为所有入径脑梗死患者提供用药监护服务。该研究证实:推行该药学服务模式的临床路径组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13.16±4.25)d,短于实施常规管理的传统治疗组(P<0.05),且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期间总药费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

2.4 构建合理用药管理小组

县级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消除医师药学知识储备不足这一因素对临床药学服务开展的不良影响,县级医院可于实践管理工作中,引入构建合理用药管理小组这一策略。于凤娟[9]认为:在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中,可选择适宜数量具有高级职称的药师组建合理用药管理小组,以该小组为主导,经开设培训班、开办讲座等途径,面向医师开展药学知识培训,以消除医师在各类药物药理知识、配伍知识等方面的缺陷。该研究针对实施药学干预前、后的临床用药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施药学干预后,医院不合理处方率为6.5 %,明显低于实施药学干预前(P<0.05)。

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县级医院涉猎的药物品种也会逐渐增多,且一些新的处方配伍相对复杂。为了保证合理用药,全面提高临床治疗成效,药师应当与医护人员加强联系,重点掌握临床用药一手资料并进行详细分析,尽量避免不合理的用药或是药物滥用对患者造成的危害,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频率,保证治疗安全性。此外,“医”与“药”有机统一,是不可分割的体系,故药师不可局限在药物配置室,而是应当积极参与临床治疗过程,针对患者的情况,结合医师制定的治疗方案,给出自己的见解,做好参谋工作,尽可能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药师本人而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药学模式的轉变,是一切工作的基本。

综上所述,强化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面临问题的处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了减少临床药学服务开展的限制性因素数量,优化县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可结合各类限制性问题的特征及用药管理工作的要求,选定适宜策略加以干预。目前,相关研究对优化对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合理用药管理小组、构建药学路径管理机制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杨镖,王勇,陈孝,等.县级医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J].今日药学,2020,30(3):209-212.

[2] 李彩华,金剑,李万红.县级医院临床药师发展策略与价值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9,17(3):50-51.

[3] 张正红.县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86-788.

[4] 储婷,胡书孝,刘庆,等.县级公立医院执业医师服务能力评价指标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34(9):758-761.

[5] 任小贺,郝立志,王亚利.药学对口支援促进县级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1):131-132.

[6] 吴连平,王海飞,孙国平,等.县级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的药事管理探索[J].海峡药学,2020,32(6):227-230.

[7] 封春香,蔺萌萌,王元明.县级医院临床药师工作技能的培养及规范化考核[J].药学研究,2020,39(6):367-369.

[8] 董艳,王芳,倪美良,等.县级医院临床药师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9):72-76.

[9] 于凤娟.县级医院药学干预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4):111-112.

猜你喜欢
县级医院
欠发达地区县级医院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深化医改进程中县级医院二级分配模式探讨
对县级综合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分析研究
县级医院高值耗材管理制度建立探讨
县级医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分析
县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