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021-09-15 18:27李博文
高教学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课程模式教学模式

李博文

摘  要:学科通识课通过开设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课程,给新生普及科研方法,开展科学素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由于课程自身特点、课时限制和授课对象专业背景差异等因素,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探索性改革,以期让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群体都能受益,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服务。通过雨课堂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和学习意向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绩效。

关键词:教学模式;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课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4-0101-04

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iteracy Course is offered as a basic course for first year master student in schoo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Lanzhou University,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opularize the knowledge of scientific reasearch skills and literacy. Because of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s, limited teaching time and difference in master students' background, we 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aiming at achieving th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and serving for postgraduates future research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data through combination of Rain classroom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higher learning performance has been obtained by teaching mode transfroming and teaching materials optimizing.

Keywords: teaching mode;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curriculum mode

課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专业课程教学,通过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方法和素养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2]。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2017年发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就强调“将课程体系建设纳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课程体系、案例库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品格塑造等方面的作用”。2020年召开的研究生工作会议也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和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早期,对于专业课程的建设相对较完善,而关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科研素养的课程建设较少。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是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面向各专业一年级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学科通识课,是一门关于科研基础训练和学术规范方面的基础课程,是针对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的入门训练。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不同,通识课程的选课学生在专业和学习模式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需要针对教学对象,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兼顾科学素养教育和思政教育为方向开展教学设计,让学生尽快完成思维转变过程,获取必要的科学研究技能。国内如复旦大学自2015年开设了针对研究生的科研技能和学术规范课程教学。

一、课程定位与改革背景

目前高校开设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课程的院系较多[3],涉及科研技能类的课程则相对较少。事实上对于研究生怎样快速完成从本科阶段学习思维到研究生阶段创新思维和融入科研团队的帮助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快速完成科学研究技能训练和实践是亟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这些也是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顺应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2014年9月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首次开设了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课程。不同于大部分的专业课程教学,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便于我们结合科学研究前沿构建案例库和教学素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过去六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尽力避免干巴巴的说教和学风宣讲教育,而是通过丰富的素材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了以创新训练为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我们逐步改革了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评价课程的改革效果,课程考核完成后,我们对于2019级选课学生开展了调查研究。本研究回收问卷39份,其中有效问卷39份(下同)。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考虑研究生培养的全流程,学生应了解研究生阶段从选题-开题-解题-结题(答辩)不同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具备的能力要求。同时,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文献处理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程序编写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理论分析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统称“五能力”),此为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此外,作为初级的科研工作者,应该了解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的要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后续研究生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这是课程的素质目标。 根据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作为研究生的科研入门通识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需求,不断优化科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课程教学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包括:

猜你喜欢
课程模式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职业院校《税法》课程更新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