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五一长假的取消,元旦、清明、端午以及中秋节等小长假备受欢迎,旅游模式也由长线逐渐向短线转变。作为北方游猎民族代表的赫哲族,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通过对旅游模式转变的原因、艺术对振兴乡村旅游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赫哲族旅游艺术小镇为例,探究了艺术对振兴乡村旅游的作用。
关键词:振兴乡村旅游;赫哲族;旅游艺术小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赫哲族艺术小镇旅游模式研究”(20YSE293)研究成果。
为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文化魅力,有关部门及民众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五一长假的取消,元旦、清明、端午及中秋节等小长假备受欢迎,旅游模式也由长线逐渐向短线转变。目前在传统节假日,国内出游人量持续增长,但是短线游路线仍有很多弊端,许多游客反映了旅游景点缺少创新、旅游产品缺乏供给等问题。观赏、观光型的旅游模式,逐渐向个性化、休闲度假型的旅游模式转变。例如云南昆明凤凰山举办“金秋揽月”观星活动、赛龙舟活动等。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传统观景型旅游模式,艺术旅游能够很好地满足旅客的新需求。
一、旅游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一)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我们有魅力永恒、超越时空的传统文化,我们有英勇不屈、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我们有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强化传统节日的影响力,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有关部门陆续推出各种小长假模式,促使短期旅游的兴起,推动了旅游模式的大变革。
(二)人对自我压力释放的需求
旅行是释放压力的过程,人们可以从繁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中短期剥离出来,释放负面情绪,进而以更饱满的热情面对工作与生活,这就是小长假的魅力所在。旅游也能够开阔人的视野,使人感受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风景、不同的生活和人,可以说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同样重要。
二、艺术对振兴乡村旅游的作用
第一,艺术对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价值逐渐被重视。2020年,中国城市艺术旅游发展大会在重庆九龙坡区召开,国内外知名专家纷纷发表高见,可见艺术旅游已经成为备受瞩目和欢迎的旅游模式。
第二,乡村可以深入挖掘发展艺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每座城市、每个村落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色,我们要善于挖掘乡村的文化艺术内涵,打造具有辨识度的高品质的旅游产业,提升乡村整体的知名度。
第三,越来越多的当代年轻人摈弃传统的旅游模式,更喜欢自由度高、富有品位的艺术旅游模式。罗马艺术学院原院长杰拉德·罗·卢索认为,“城市艺术给人一种身份认同或人道主义归属感,将大众化和自由化的表达联系在一起”。他表示,近年来,伦敦、柏林、巴黎等城市的旅行社一直提供着以街头艺术作品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因此,艺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可将旅游业引向开放、自由和未被发现的领域。
第四,艺术可以成为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力量。美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态意识,也可以使我们超越自己,与环境进行积极对话,从而意识到我们就在自然中,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意识的觉醒,会促使我们审视自身的行为,对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艺术有助于乡村将特征凝练为符号,形成固定的标签,提升自身的影响力。美国1978年开始实施的“百分比艺术”法案,从法律角度,将公共艺术职能纳入城市规划中。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成效显著。例如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休闲城市——成都、浪漫艺术之都——巴黎、艺术城市——巴塞罗那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村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名片、自身的品牌形象,对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助力。
三、艺术振兴乡村旅游的作用——以赫哲族旅游艺术小镇为例
第一,公共雕塑艺术可以提高乡村的辨识度。韩国釜山的甘川文化村素有“韩国圣托里尼”之称,因其村中有一个鱼的图案的墙面装置,是用色彩斑斓且图案丰富的手工长方体木块拼凑而成。该村胡同错杂,如果游客不想迷路,就需要跟着墙面壁画上的鱼儿走。这些鱼形元素的反复多次运用,呼应了渔村文化的传统,具有很强的辨识度。
赫哲族艺术小镇应建立与当地传统渔猎文化相关的公共雕塑。如对赫哲族渔民、狩猎场景、狩猎工具等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和艺术化、风格化处理,配合区域景观与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强烈辨识度的公共雕塑形象,提升当地居民的自我认同感。此类雕塑也可成为区别他处的独特景观,吸引感兴趣的游客前往。
第二,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赫哲族最被人所熟知的艺术节就是乌日贡大会,1985年6月28日,同江召开了“赫哲族首届文体大会”,1988年正式将大会定位“乌日贡大会”,该会每三年召开一届。这个大会的召开时期是三江,即松花江、黑龍江、乌苏里江的鱼类繁殖期,也是渔民的歇网期。乌日贡大会的一般形式是文体比赛,即文化、娱乐和体育赛事。其中,文化项目包括民间口头说唱艺术“依玛堪”、民歌、舞蹈、口弦琴表演等,体育项目包括叉草球、射箭、赛船等。体育项目是大会的主要节目。叉草球是从叉鱼的动作演变而来,尤其受到男孩子们喜欢。不仅当地人民会积极参加乌日贡大会,散居在全国各地的赫哲族人和一些感兴趣的外族游客也会积极前来参加。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艺术节是以民族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为依托的,既能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团结,也能使游客深入其中,感受北方渔猎文化的魅力。我们要善于运用赫哲族乌日贡大会,发挥文化艺术节对赫哲族文化的传播作用,打造赫哲族文化活动品牌。
第三,通过艺术改变村镇面貌和经济状态。这方面最好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北爱尔兰一个著名小镇——布什米尔斯,小镇以生产威士忌闻名。最近几十年因为发生战乱而经济衰退,这个小镇逐渐走向了没落。政府召集世界著名艺术家,在小镇开发了一个艺术旅游项目,艺术成为推动小镇提振经济的催化剂。另一个是意大利最美壁画小镇——多扎。多扎盛产葡萄酒和壁画,每两年邀请知名艺术家,在小镇进行壁画创作。其壁画内容与当地民居和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很好地融入环境当中,很多旅游达人到此地打卡,助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赫哲族艺术小镇可以借鉴布什米尔斯小镇和多扎小镇的方法,邀请知名艺术家、设计师进入赫哲族村落进行实地考察与采风,让他们以赫哲族民风、建筑、生活场景等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用画笔发现乡村美、表现乡村美、歌颂乡村美,创作出一批富有特色、饱含情感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开办文艺研讨会,共同探讨如何在乡村旅游中发挥艺术的作用和力量这个问题,从而为乡村振兴助力,为赫哲族艺术旅游小镇助力。
第四,体验式旅游,回归乡土性。第一,赫哲族的渔猎生活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可以在赫哲族艺术小镇中设置渔猎生活体验区,让游客近距离地感受赫哲族居民的生活习性。第二,赫哲族的艺术有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性,可以设置赫哲族民间艺术体验区,让游客自己动手制作赫哲族艺术品,如鱼皮服饰、鱼皮帽、鱼皮工艺品、桦树皮工艺品等,提高游客的体验性,丰富赫哲族艺术小镇的旅游方式和内容。这使得传统的以观看为主的旅游方式,转变为体验式的旅游方式,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旅游方式,势必会增加亲子游、周末游的出游人次。
第五,建立以人为本的艺术游学模式。人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不同的游客,由于教育水平、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的不同,其对同一个景区和景点的感受,也不尽相同。现代旅游更重视游客的不同感受,而与赫哲族居民的互动会带给游客不同以往的异域体验。因此小镇可以吸引对赫哲族艺术感兴趣的人群,让他们来此进行深度游学体验。游客通过与当地居民同吃同住,学习他们的习俗、语言、艺术,可以与景区的环境、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等达到深度融合,深刻感受赫哲族艺术小镇巨大的文化艺术魅力。
第六,升级赫哲族手工艺品的品牌,鼓励简朴的手工制作方式的转型。应重视手工艺品的精美度与实用性,针对不同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引导赫哲族手工艺术家打造造型更加精美的、技艺更加精湛的纪念品,也可以让游客通过亲身参与工艺品的制作,发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或者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制赫哲族手工艺品,既能宣傳赫哲族艺术,又能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艺术小镇的旅游模式是全域旅游模式的艺术化构建,会弱化景点的概念,打破走马观花式的浅层次旅游模式,带给游客更多的是体验和体会,其景区空间具有开放性,处处是景,处处可感。在此种模式下,游客可以参与赫哲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当地居民进行更好、更深入的互动。这种旅游模式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打卡、来体验,对振兴乡村旅游会更具成效。
参考文献:
[1]郝庆云.赫哲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东北史地,2006(3):71-77.
[2]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
[3]张蓼袅.浅析国内旅游现状和发展[J].当代旅游,2019(11):345.
[4]木永顺.文化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探索[J].湖北农机化,2019(18):38.
[5]孟玲玲.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技术在赫哲族鱼皮艺术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9(8):47.
[6]孟玲玲.赫哲族风俗画解析[J].美与时代(中),2018(4):135-136.
[7]孟玲玲.赫哲族鱼皮艺术语言的传承价值[J].艺术科技,2014(2):51.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