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兼容性问题探讨

2021-09-15 02:27和书羽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社会环境

和书羽

摘 要:建筑美学思维受到时代环境的影響,每一次的重大转变,都能体现出时代的变革。从建筑的结构外观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思维,故此对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兼容性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建筑的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社会环境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建筑的美学思维,对于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当代建筑的美学思维,受到科学技术飞跃式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论是在结构方面,还是在造型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这让建筑设计的工程师也做出了转变。从这里可以看出,建筑美学思维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建筑美学思维也在影响着当代的建筑,建筑的设计要以美学思维为关键性指标。

一、建筑美学思维

在19—20世纪,工业文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让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建筑审美思维发生了新的转变,世界各国的建筑审美出现趋同的现象。这是由于世界各地的距离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变得更“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而是突破国界的限制,世界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融合。在建筑行业,现代主义快速统一了世界各国的建筑审美思维。这次建筑审美思维的趋同,在融合和发展的过程中,基本完成了建筑理论的构建,并且在后续的建筑设计的活动当中,以及在人们对建筑进行欣赏与评价之时,都以此为指标进行,这对后续的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现今完成的建筑当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国际式建筑的风格。不过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思维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改变,在建筑审美方面也不例外。随着人们对这种国际式建筑风格发生审美疲劳,人们眼中的美变成了“丑”。如今,建筑审美思维开始挣脱现代主义的束缚,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人们期待可以从当中寻找出下次建筑审美思维转变的方向,类似于在20世纪之初,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追崇,这反映了当代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二、当代建筑审美思维构成的兼容性

当代建筑审美思维当中,规则美和无序美并存,这两种相反的状态,反而使得当代建筑呈现出更好的状态。在建筑审美领域当中,规则和无序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状态,前者的美以理性、统一和整体化进行体现,后者的美则是以非理性、异质、非整体化进行体现。在20世纪建筑审美趋同的背景下,建筑的美学主要是由理性进行调控,主导着建筑美学的发展方向,建筑整体呈现出一种规则的状态。这是由于当时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处于融合的初期,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需要进行沟通和了解,有着同样的审美和价值标准,有利于世界融合。建筑作为人们接触最多的事物之一,进行规则化建设有利于统一不同种族的审美,让人们产生审美共鸣。可是在理性发展到极致之后,规则化的建筑非常容易流于程式。在那些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完成一栋世界性的标志建筑后,各地争相效仿,导致这种世界性的标志建筑变成了随处可见的普通建筑,极易让人们觉得单调和乏味,这也是当代建筑美学思维追求多样化的原因。

在当今这个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比任何时代都要快捷方便,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这对建筑审美思维造成了显著的影响。现代建筑渐渐摆脱了学院派的禁锢,并且渐渐自我完善。至20世纪中叶以后,建筑风格开始转变,呈现无序和规则并存的状态,多风格、多流派在世界各国纷纷涌现,当然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建筑,这在侧面反映了当前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体现了当前世界多元化的背景。当代的建筑设计师,十分希望通过建筑体现出自己的自主性,向人们展现自我差异,将自己的知觉和选择能力表达出来,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将非理性和自我意识放在理性本质之前,可是又没有摆脱理性本质的影响。这导致当代的建筑设计,大部分为了体现自我意识,忽视了建筑要和公众进行交流的需求,甚至忽视了建筑本身所需要具备的功能,导致出现了大量芜杂的建筑。

当代建筑审美思维,呈现以无序对抗规则的趋势,甚至贬损现代建筑风格中的理性。人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建筑审美思维,是由于人们向往打破规则的自由精神,从而将这种个性色彩表达在建筑当中。实际上,每次建筑风格的重大转变,都是以审美思维变革为先行者,建筑的设计也是以建筑审美思维为设计标准。当代建筑的流派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例如新理性主义、新自由派、后现代主义等,虽然多种多样,可是进行区分却并不严格。这些流派都十分着重用各种建筑设计手法展现自我,在最近几年当中,各种流派的叫法很少被人们提及,不过各种流派的建筑风格的实践增多,我国的建筑也在尝试着各种新的风格。

以无序对抗规则,这并不失为一种美学策略,也能设计出优秀的建筑。可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无序对抗规则给世界各国的建筑设计师带来极大的影响,这在创作当中体现出来。无序,常常会将设计师带到一个极端。在创作当中追求建筑造型的新奇,进行建筑设计属于一种艺术,但如果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过于追求无序,这种极端不仅不会带给建筑美的特性,反而会损害建筑的美。

在当代建筑审美思维的构成当中,规则依旧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建筑审美当中,同时也存在着无序,这让当代建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三、当代建筑审美思维样态的兼容性

当代建筑审美思维当中,明晰和混沌共生。这也是两种相反的状态,让当代建筑更具多元性,混乱和秩序共同在建筑设计当中集中体现。混沌学具有十分深刻的洞察力,并且客观地尊重现实所存在的复杂性,当中包含了非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征,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会根据客观现实进行模拟,对现实进行重构,这当中充分体现了混沌的这一理念。混沌思维让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更具有创造力,在建筑当中体现自我意识的自由创造精神。在确定和变化这两种完全相反的状态当中,建筑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地进行选择,从而创造出更加富有自由气息的建筑,这样的建筑十分符合当代建筑审美思维。从这里可以看出,混沌思维给当代建筑设计带来极大的变化。不过虽然混沌思维受到建筑设计师的青睐,但是明晰也依然在建筑设计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混沌属于一种客观存在的临界状态,在建筑当中当混沌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在建筑当中,也会产生另一层次的明晰,这也是建筑发展的必然。

建筑美学样态的选择,从静止和动态这两种对立项中进行选择,甚至可以进行双极选择,这直接体现出了建筑美学思维所具备的兼容性,让建筑设计师设计出更加灵活、更富有有机性的建筑,在明晰和混沌共生当中,实现符合当前人们对于建筑的审美需求。

四、当代建筑审美思维追求的兼容性

当代建筑审美思维当中,发展与回归相通,并且人类中心论逐渐被打破。在当代人类社会当中,人类自身的发展同自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为了发展人类世界,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的污染,地球上一些生物群体面临灭绝,如何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当代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不能给未来的人们留下绿色的空间,那么未来的人们生存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为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独自存在。因此人们十分迫切地想要回归到自然当中,不想在城市当中长时间居住。这种回归自然环境的想法,让人们的建筑审美思维发生了变化,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开始偏向于自然绿化,这属于一种对于回归自然的追求,也属于当代人们的建筑审美冲动。

当代建筑审美思维追求,在发展和回归当中相互兼容,建筑美学在努力挣脱现代主义的同时,也在朝着自然回归,这表达了人们对新事物的追求和对回归自然的期待。可是如何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追求一种平衡,这依然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人们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相对完善的办法。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的深入,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不能继续保持人类的优越,想要真正解决人类发展和自然的问题,不应该想着征服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所用,而是要懂得保护自然。建筑作为人类发展中所要追求的事物,同样也是自然当中的有机系统。受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思维的影响,建筑审美思维也在发生着改变。人们对于建筑美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对建筑的新意有所要求,还体现在对建筑的绿化提出了要求。从现在的建筑设计当中可以发现,建筑设计师越发注重建筑的绿化。人们在对建筑进行评价和欣赏时,绿化也成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对于绿化也十分看重,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五、结语

当代的建筑美学思维已经在渐渐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人们对于世界和自然的看法,同样也体现在建筑美学当中。不论是建筑美学的构成,還是建筑样态和追求,都体现出了兼容性,这是时代所赋予的特性。

参考文献:

[1]鲁天姣.当代建筑美学思维的兼容性问题思考[J].建筑·建材·装饰,2019(2):115.

[2]周永辉.论当代有机建筑审美的新追求[J].城市建设,2011(12):307-308.

[3]李万林,钟国友.从建筑美学角度浅议当代建筑创作思维的变革[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19):187.

[4]汤朝晖,徐慧丹.中国传统建筑与篆刻艺术的审美共通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17-124.

[5]余庆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三种美学特质[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30-135.

[6]莫尚剑.长沙滨江文化园 轴线化空间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生动展现[J].建筑学报,2021(4):121.

[7]李震,王朝波,蔡凯钱.VR体验情境下的邮轮建筑美学评价研究[J].工业工程设计,2021(2):53-61,76.

作者单位: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环境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悲观意识
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原因
妇联在城市儿童监护中的角色定位
浅析社会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如何让实干型官员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