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立意的物理中考命题创新策略

2021-09-15 22:23肖帮启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浮力题型试题

肖帮启

物理中考想要真实反映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水平,其试题就要清楚地指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某个或多个方面,尽量明确对具体核心素养要素的测试,通过学生在应对现实情况和相应活动中的思维表现来实现考查目标。

一、命题内容情境化

试题内容的情境化,指以自然、社会和生产中真实存在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为试题背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化试题重在分析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而非解题训练,能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直接套用公式、机械记忆知识的问题。因此,情境化试题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并且情境越真实越能反映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情境化试题命制策略的关键在于情境设置。试题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性、真实性和开放性,所考核的内容要尽可能涵盖物理学科所有可测的核心素养。情境设置的可行路径有:①以社会生活、学生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体育活动为背景;②以物理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为素材,如当前社会重大事件、环境保护问题;③反映物理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当今世界的重大科技成果等,如登月计划、北斗导航等。

例如: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听音乐会损害耳膜,因为声音能够传递—— ,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 ——  。

同样,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采取的有效方法是对所有患者隔离治疗,人们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你所学的与声音有关的物理知识中与这些措施原理相似的有——(写出一条即可)。

本题的前两个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考查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性,通过试题作答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直击耳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第三个空考查的知识点是噪声的控制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试题没有直白地让考生通过记忆这些知识去“填空”,而是把这一问题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重大社会事件相结合,题目中的隔离治疗、出门佩戴口罩、不聚集等实质上就是防疫措施中的“隔离传染源、阻断病毒传播途径、防止病毒进入人体”,这与控制噪声的方法基本一致。这样设计使学生通过联想和迁移,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的新情境、新问题中。此外,设置这样的情境,还可以强化对正确防疫方式的宣传。这样的试题,既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也为今后的物理教学指明了方向,从而充分发挥出中考的导向作用。

二、灵活设置题型

常用的物理中考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題、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还有少量的综合题、应用题等。题型结构的固化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真实、准确、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状况。设计创新题型可以顺应核心素养的考核目标。如设置实践应用题,综合考查学生通过现实情境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境,将选择题、填空题改编为问答题,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推理过程。笔者以一道题的改编为例,作具体阐释。

原题:汤圆下锅加热一段时间后又浮上来的过程中,有关汤圆密度和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变大,浮力变大  B.密度变大,浮力变小

C.密度变小,浮力变大  D.密度变小,浮力不变

这道题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密度、浮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不错的选择题,但是题中提示信息太多,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如果把题型改为简答题,同样的内容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考查效果。

改编: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当然要煮元宵。元宵刚下锅时,先沉入锅底,加热一段时间后,元宵好像变“胖了”,又浮上来。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元宵刚下锅时下沉,加热一段时间后又浮上来?

相比上面的选择题,改编后的试题以元宵节为背景,具有文化育人属性,虽然考查的也是密度、浮力的概念,但题干中没有出现密度、浮力等相关信息,学生要准确作答,就需要根据问题情境灵活地调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更清楚地诊断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而判别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三、打破良性结构

当前物理中考试题有很多结构良好的问题,即其初始状态、目标状态、操作以及问题解决方法都是明确的,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途径解决问题。相对来讲,结构不良的问题,即其初始状态、目标状态,甚至问题解决方案都不明确。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途径和标准的答案,反而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物理中考要设计更多这类不良结构的试题(如下题),用于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视觉特效和剧情都获得了好评。电影中有个画面是这样的:地球被推到接近木星的位置,已经是零下80摄氏度,天上下着大雪,地球上所有的江河湖海都被冻住了。请你写出这个画面中包含的一个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 。你认为这个画面中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地方是:(         )原因是(       ) 。(后两空用一句话简单描述)

本题以电影为背景,要求学生从画面的描述中发现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地方,问题的解决途径不明确,答案也是不固定的,这考验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道题第一个空考查物态变化名称,从“天上下着大雪”“冻住了”等电影画面的描述中,很容易发现凝固(或凝华)现象;第二个、第三个空是该题要考查的重点,“零下80摄氏度”“地球上所有的江河湖海都被冻住了”和“天上下着大雪”是不和谐的,因为这时大气中没有水分(水蒸气),是不可能出现下大雪现象的。

四、创新题目素材

作为承载物理中考目标的“容器”,不同的试题载体可能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考查效果。以知识本身为载体去考查知识的试题不利于考查核心素养,以图表、文学作品(诗词)、文艺表演等新载体呈现题目,可以体现试题的综合性,突出试题的人文性和情趣性。

元代唐珙的《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首诗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       _____ (写出两条即可)。

本题以诗词为载体,把物理学科与语文学科结合起来,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古诗词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中,领悟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了解古人的智慧。

(作者单位:十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浮力题型试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神奇的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