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良桂 熊彩侠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课型编排上构建了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其中略读课文起到桥梁作用,它既承载着对从精读课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的目标,又担负着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转换的任务。目前,略读课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很多教师还存在认识模糊、重视不够等问题,和精读课文一样教的有之,放手让学生自读不加引导的有之……略读课文教学的越位、缺位,都会影响整个阅读体系的建构,以及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那么,略读课文教学应该“略”在哪里呢?下面笔者以《梅兰芳蓄须》教学为例,进行简要剖析。
一、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
教学目标是否适切、准确,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效度。受精读课文教学目标制定的影响,教师在制定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往往存在着面面俱到的现象,从字词句到朗读,从理解内容到体会表达,教学目标多而细。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课型不同,教学目标肯定要有区别。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紧扣一个“略”字,对于常规的教学目标,如识字写字、理解词语、朗读课文等,能省略的要省略,可以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的实际情况确定核心的教学目标。
《梅兰芳蓄须》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学习写书信”。很显然和课文教学相关联的是第一个。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围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其次,略读课文在题目下面都有一段导语,导语提示了学生阅读课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紧密相连的,也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这篇课文在导语中提出的问题是:“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学生能说出梅兰芳拒绝的办法,以及经历的危险和困难,也就关注了主要事件,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查找资料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也可以确定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最后,这篇课文后面有一篇阅读链接《难忘的一课》,需要学生运用本课的阅读方法,在课堂上完成。
结合语文要素及文本,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可以确定为:1.默读课文,概括出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办法,以及经历的危险和困难;2.查找资料,了解梅兰芳;3.自读《难忘的一课》,说说写了哪些人、哪些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的内容如果有偏颇,不管教师选择多么巧妙的教法,都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目标引导内容,内容落实目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相互割裂。有的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在内容的选择上舍不得放弃,该略的不略,什么都想抓,教学中任务一个接着一个,一个环节连着一个环节,由于内容多、容量大、课时少,教学只能赶环节,结果是重要的内容学生没有读深、读透,反而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升。
抓重点内容教,是不是常规的内容就一概不教呢?也不是。比如朗读课文、学习字词,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是教学必须解决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选择在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去自学,课堂上再适当地有重点地检查落实,以腾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学习必要的内容。
教学《梅兰芳蓄须》时,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以下必须教的内容。一是运用资料,初步感知人物。由于课文时代久远,学生对梅兰芳是陌生的,让学生课外收集人物相关的资料,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对人物有个初步的感知,从而拉近情感距离,为自读课文做好铺垫。四年级的学生毕竟还小,收集的资料可能会五花八门、散乱无章,因此,教师要提前整合资料,在学生交流后出示,以帮助学生精准地获得对人物的第一印象。这项内容可以放在揭示课题时落实。二是提取信息,概括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办法。让学生提取课文中的关键词,以小标题的形式去概括。三是理解感悟,抓住梅兰芳经历的危险和困难的词语,感受人物的形象和品质。四是串联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学生理解了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办法,以及经历的危险和困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把事情串联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五是迁移运用,运用事件串联法概括《难忘的一课》。
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立足文本实际,体现略读课文的功能和特点。
三、略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
在目前的阅读课堂中,还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牵引痕迹过重的现象。教师强势地主宰着课堂,把教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该让“教”为“学”,以“教”助“学”。特别是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该突出学生的学,多学少教,教略学丰,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为主,教师的组织、引导、评价为辅。
一是要让学生带着方法学。略读课文是“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中间环节,它要求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实践中,以强化对阅读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巩固,进一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因此,在学生的自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精读课文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带着方法自学,从而打通单元整体课文之间的学法联系通道,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课文的精读学习,掌握了通过串联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在阅读《梅兰芳蓄须》时,学生就可以自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课文。这时教师如果还是像精读课文那样去教,无异于自讨苦吃,劳而无功,教而无效。
二是要让学生充分地学。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方法、问题充分阅读课文。首先是充分的自读,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其次是充分的交流,以同桌或者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分享阅读思考,在分享中相互碰撞,相互激活。这既能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也能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凸显了学生的学,教师应该怎样教呢?教师要在学生自学有疑惑、有困难、不深入的时候,点拨一下,组织一下,评价一下。比如,在学生概括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办法时,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在学生不明白课文叙述了哪些事件时提示学生,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戏的办法就是课文叙述的事件等。
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明白应该“略”在哪里,这样才能精准定位,聚焦重点,发挥略读课文的课型功能,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中心校 江苏省新沂市新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