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夯实语用训练

2021-09-15 20:05马建燕
江西教育C 2021年9期
关键词:翠鸟微课教材

马建燕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注重实效性,在阅读策略方面有明显的指导性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成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搭船的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笔者以该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立足核心素养,夯实语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紧扣单元目标

《搭船的鸟》是习作单元的课文,其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展开。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学会用文字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表达出来。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抓住单元教学目标,面向单元整体落实写作训练。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以问题统领全文:“作者去外祖父家的路上,观察了哪些事物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带着这一问题,学生细读文本,就会发现作者在观察周围事物时内心的想法,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在观察时,只有注意听、留心看、仔细想,才能发现事物的特点及变化。这样的教学紧扣单元目标,既有大局观,又有细节,习作训练目标明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活教材资源

(一)巧用教材中的“显性资源”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教学资源,如单元导读、插图、课后习题及语文园地的复习题等,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充分融入教学中,就会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例如,教师可以先出示课文片段,接着让学生朗读,促使学生感受翠鸟美丽的颜色;接着,教师可以出示翠鸟的轮廓图,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进行涂色。这样的教学设计巧妙结合了教材的文本及插图,训练了学生品读文字、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

(二)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文本敏锐度,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资源进行词串整合,设计思维导图,重组教材内容。例如,在《搭船的鸟》一课中,为了带领学生感受雨天船上的情境,教师可以进行词串整合,将“船篷”“船舱”“橹”及“蓑衣”单独拎出来。词串整合的方式一般在小学低年级运用得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开展有针对性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诵读、写作等过程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认知,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中运用得较多,例如,在《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先绘制思维导图,再讲故事。挖掘、梳理、呈现教材中的这些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对比“微课”片段

“微课”是当前流行的一种授课形式,它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补充,具有简短、重点突出的特点,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同时,“微课”又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逐渐成为“第二课堂”。就《搭船的鸟》一课而言,该课的教學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翠鸟,品读翠鸟的外形描写和捕鱼的动作描写,学会如何观察事物及细致描述事物的特征。其中,因为学生没见过翠鸟捕鱼的场景,所以翠鸟捕鱼动作的描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此时教师可以插入一段“微课”,将翠鸟捕鱼的动态画面引入课堂,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翠鸟捕鱼时的敏捷、娴熟。

为了使“微课”取得最佳的效果,教师可以播放两次视频,即以正常速度播放第一遍,再慢速播放第二遍,从而引导学生细细体会细节描写中的动词。通过对比,学生会懂得留心观察,领悟各种有效的习作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拓展教学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建立课本与课外读物之间、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搭船的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模仿课文的写作方式,对身边的小动物进行描写。这样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值得观察的事物,促使学生做个“有心人”,从而使写作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小学)

猜你喜欢
翠鸟微课教材
翠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翠鸟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