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本草考证

2021-09-15 08:34乔娟娟陆耕宇谢国勇秦民坚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菝葜光叶功能主治

杨 洁,乔娟娟,陆耕宇,谢国勇,2*,秦民坚,2*

(1.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8;2.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9)

土茯苓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光叶菝葜SmilaxglabraeRoxb.的干燥根茎,收载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其味甘、淡,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痉挛、筋骨疼痛以及湿热淋浊等症[1]。此外,土茯苓是“龟苓膏”的主要原料之一,民间亦用其根茎煲汤以预防疾病,具有广泛的药用、食用价值。土茯苓药材目前以野生为主,资源比较丰富,主产于广东、湖南、浙江、四川、安徽等地。古本草中有关土茯苓的记载存在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及名称混淆的现象,故对土茯苓的名称、基原、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等进行细致地考证,有助于厘清其历史演变情况,明确土茯苓的药用特征,为土茯苓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名称考证

现代所用土茯苓基原植物光叶菝葜,始载于南朝梁·陶弘景著作的《本草经集注》[2],名为“禹余粮”,“南人又呼平泽中有一种芚叶,如菝葜根作塊有节,似菝葜而色赤,根形似薯蓣,谓为禹余粮。言昔禹行山乏食,採此以充粮,而弃其余,此云白余粮也”。其根如菝葜,形似薯蓣,与光叶菝葜形态相同,而以“余粮”记载,可能与其可作食物有关,与玉石类的禹余粮相差甚远。而后,陈藏器在《本草拾遗》[3]中称其为“草禹余粮”,以将其与玉石类药材禹余粮加以区分。苏颂在《本草图经》[4]木部中品卷第十一中则以“刺猪苓”之名记载。

“土茯苓”一名最早出现在明·兰茂的《滇南本草》[5]中,其名下记载了两种不同植物,分别为土茯苓(光菝葜)和土茯苓(金荞麦)。其中,土茯苓(光菝葜)即为今土茯苓药材的基原植物光叶菝葜;而在土茯苓(金荞麦)的别名项下有“冷饭团”,实为蓼科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D. Don)Hara的别名,但后来的部分本草却将其误用作光叶菝葜的别名。此外,在其补注中有:“仙遗粮,治杨梅结毒,丹流等症”,此“仙遗粮”的功能主治与现代所用土茯苓一致,实为土茯苓(光叶菝葜)的功能主治。明·郑宁《新刊药性要略大全》[6]中记载的“山牛”,根据其性状及功能主治应为土茯苓,但“冷饭团”作为别名记载,导致其后有诸多本草亦将“冷饭团”作为土茯苓的别名进行记载。此外,张华的《博物志》载:“扶海洲上有蒒草,其实食之如大麦,名自然谷,亦名禹余粮,世传禹治水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此处描述之物实为蓼科植物“金荞麦”,却又与土茯苓最早的名称“禹余粮”相互混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7]中将“山萆薢”“山猪粪”“仙遗粮”“冷饭团”“山地栗”等均列为土茯苓的别名,并将“刺猪苓”“草禹余粮”并于其中。此后的本草古籍中,大多以土茯苓为正名;别名以“冷饭团”“土萆薢”较为多见,而“禹余粮”仅作为最早期的名称记载。但清代《精校本草新编》[8]所载“萆薢”项下:“萆薢,味苦……俗呼为土茯苓。入肾、肝二经……能消杨梅疮毒”,将土茯苓作为“萆薢”的俗名记载,而二者功效颇有相似,但作者补充了“或问萆薢,非土茯苓,另一种也”,此处的“萆薢”实为薯蓣科植物,然而在其后的《本草求原》中却又将“萆薢”误作土茯苓的别名记载。可见在李时珍之后,依然存在名称混用和误用现象。历代本草中土茯苓名称整理,见表1。

表1 历代本草中土茯苓名称记载Tab. 1 Names of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in ancient Chinese herbal books

2 基原考证

土茯苓的植物形态最早在《本草经集注》中描述为:“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色赤,根形似薯蓣”。表明其与菝葜相似,但块根分成节状,这与光叶菝葜植物根茎的特征吻合。唐代的《本草拾遗》中“草禹余粮生海畔山谷,根如盖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食,不饥”。随后的《本草图经》中所载“刺猪苓”附有墨线图(图1A),文中曰:“今施州有一种刺猪苓,蔓生,春秋采根;削皮,烘干,彼土人用傅疮毒殊效。味甘、性凉,无毒”,虽记载的性味稍有偏差,但依据其形态和功效,可判断为菝葜属植物光叶菝葜。《证类本草》中对“草禹余粮”描述为“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与陶弘景所载“禹余粮”相同,也应是光叶菝葜。《滇南本草》的校注者对土茯苓(光菝葜)的植物形态进行了描述并附图(图1B),其主要特征与《中国植物志》中对土茯苓的源植物光叶菝葜的性状相似,表明土茯苓(光菝葜)即为光叶菝葜。明·郑宁《新刊药性要略大全》载“山牛”:“生细藤,叶尖长,颇类竹叶而厚,牧童常采而食之”,记载的也是光叶菝葜的形态。

李时珍《本草纲目》:“楚、蜀山菁中甚多。蔓生如莼,茎有细点。其叶不对,状颇类大竹叶面质厚滑,如瑞香叶而长五六寸。其根状如菝葜而圆,其大若鸡鸭子,连缀而生,远者离尺许,近或数寸,其肉软,可生啖,有赤白两种,入药用白者良”。《本草乘雅半偈》载:“叶类竹,阔大厚滑,长五六寸。根如菝葜而圆,小者似卵,大者似拳,连级而生,远不及尺。皮似茯苓,色有赤白,肉似芋薯,味兼甘湿,亦可生啖”,与《本草纲目》所载极为相似,后期本草对其性状描述亦与之相似。此外,清代的《本草汇笺》[25]中附注了土茯苓根茎的图示(图1C);《植物名实图考》[26]卷二十蔓草类中附有土茯苓植物墨线图(图1D)。以上本草所记载的土茯苓的形态特征与光叶菝葜形态特征相似,由此可以确定古代所用土茯苓即为现在的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光叶菝葜S. glabraRoxb.。

图1 本草中有关土茯苓的图谱记载Fig.1 Pictures of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in ancient Chinese herbal books

3 性味及归经考证

最早在《本草拾遗》中记载土茯苓“味涩”。其后,《本草图经》载:“味甘,性凉,无毒”;《证类本草》云:“味涩”;《滇南本草》载:“气味甘淡”;《新刊药性要略大全》云:“味甘,气平”。除起初对性味“涩”和“甘”的记载不一致外,未见有归经的记载。直至李时珍《本草纲目》才有关于归经的记载:“味甘、淡,平,入厥阴、阳明二经而兼乎他经”。后世本草在对其性味的记载上基本沿用李时珍的“味甘、淡、平”;在对归经的记载上大部分典籍记载为归肝、胃二经。在《本草逢原》《本草求真》《本草备要》《本草求原》《本草汇纂》中补充了兼入肾、大肠经。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为:“甘、淡,平。归肝、胃经”。综上可知,各本草典籍对土茯苓性味归经的描述基本相似,具有古今一致性。此外,多有本草记载土茯苓“无毒”,这与其可作食用吻合,也为食用土茯苓的安全性提供了本草依据。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同样也证明了土茯苓无毒性[27],可为其药用、食用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但现行的《中国药典》并没有明确说明其毒性如何。历代本草中土茯苓性味归经记载,见表2。

表2 历代本草中土茯苓性味归经记载Tab. 2 Tropism of tastes of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in ancient Chinese herbal books

4 功能主治考证

有关土茯苓功能主治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本草拾遗》:“人食之当谷,不饥,调中,止泻,健行不睡”;其后《证类本草》载:“调中止泻,健行不睡”;《滇南本草》中除沿用前人的记载外,新增“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治杨梅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近时弘治、正德间,因杨梅疮盛行,率用轻粉药取效,毒留筋骨,溃烂终身,至人用此,遂为要药”,说明误服轻粉筋骨成疾者,服此能去轻粉之毒,补充了“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银珠毒”。《本草乘雅半偈》载:“主调中止泄,黄中通理之为用乎。若健行不睡,强筋骨,治拘挛,利关节,此阴以阳为用,应地无疆,自强不息矣”。

后续本草在前代本草记载的功能主治基础上或有增减。《类经证治本草》因“土茯苓淡,能渗”,增加了“利小便,治瘰疬疮肿”。《本草便读》载:“治杨梅疮毒、毒窜筋骨、肌肉溃烂等症”,“亦不过因土茯苓之味甘淡,甘能解毒,淡可分消,又能益脾胃,使土旺湿除,肌肉自愈之意,非土茯苓可以治疮也”。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等症”。以上表明现代土茯苓的功能主治与本草典籍所载基本一致。历代本草记载的土茯苓功能主治,见表3。

表3 历代本草中土茯苓功能主治记载Tab. 3 Efficacy of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in ancient Chinese herbal books

5 用药禁忌及品质考证

本草考证研究发现,诸多本草对土茯苓的用药禁忌有明确记载,如:《本草纲目》:“忌茶茗”;《本草正》:“须忌茶、酒、牛、羊、鸡、鹅,及一应发风动气等物”;《本草乘雅半偈》:“忌茗,及豆”;《得配本草》:“忌茶茗、铁器、发物及牛、羊、鸡、鹅,发面、房劳。”《类经证治本草》载:“可代茶煮食,生啖忌茗”;《中华本草》记载:“肝肾阴亏者慎服”;《本草洞诠》云:“土茯苓甘淡而平,为阳明本药……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湿未郁也,此药长于去湿不能去热病,久则热衰气耗,而湿郁为多故也”。此外,《本草乘雅半偈》载:“若淫疮痈肿,侵淫筋骨,以耽淫人,火炽水涸,水位之下,藉土承之,承则化化则肾火归,而肾水溢矣”。可见在使用土茯苓时确实应在患者体质情况、煎药器具、饮食等方面有所禁忌,但《中国药典》并未注明土茯苓的用药禁忌,因此需要对其用药配伍和禁忌做进一步研究,以确保其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于土茯苓的品质,从《本草纲目》开始便记载其:“有赤白两种,入药用白者良”,到后来诸多本草如《本草乘雅半偈》《本草易读》《本草详节》《类经证治本草》等亦有记载土茯苓分红、白两种,入药白色者更佳。据现代调查显示,土茯苓断面确有红、白之分,研究者认为其断面红白的差异主要是由生态环境不同所引起[34],如:四川、广东、广西、浙江产者断面白色;贵州、湖南产者断面红棕色。此外,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对不同断面颜色的土茯苓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断面红棕色土茯苓的指标性成分落新妇苷、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断面白色者;而白色者多糖含量高于红色者,且在抗炎、抗风湿等药理活性的比较中,断面白色者效果更好[35]。古代医者往往以最为直观的疗效来评价药材质量的优劣,现代药理学药效学实验结果同样也印证了“色白者佳”。

6 结论

土茯苓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及食用历史,始载于《本草经集注》称“禹余粮”,其中对其形态特征和可食用性均有描述,可确定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光叶菝葜的根茎。明代《滇南本草》最早记载“土茯苓”一名,但因同时记载以“土茯苓”命名的两种不同植物,导致后世一些本草对其别名存在着误用。土茯苓别名诸多,历代本草典籍中使用较多的当属“冷饭团”“土萆薢”。自《本草纲目》释名“土茯苓”后,后续本草即以其作为正名记载。对土茯苓性味归经的考证表明其“味甘、淡,性平,无毒,归肝、胃经而兼乎他经”。《本草拾遗》最早记载土茯苓的功能主治,其后的本草典籍在此基础上逐步增添并完善。本草古籍对土茯苓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的记载与现代基本相同。此外,古籍对土茯苓用药禁忌和品质也有相关描述,可为其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指导。综上所述,通过对记载土茯苓药材的本草古籍进行梳理,明确了土茯苓的形态特征及其药用的历史连续性,并且澄清了其名称误用的原因,为土茯苓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本草学依据。

猜你喜欢
菝葜光叶功能主治
冬闲田混播扁穗雀麦与光叶紫花苕的生产水平分析
基于ITS2一级序列和二级结构对土茯苓及混伪品的鉴别研究△
凉山地区燕麦与光叶紫花苕不同混播比例对生物量影响的研究
菝葜根茎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中药菝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盗汗莫愁药茶解忧
光叶珙桐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多样性研究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兰州市光叶楮引种试验
藏药沙棘的文献考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