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义(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湖北 黄冈 438600 )
要实现乡村振兴,应通过构建经济产业等方式来增加该区域的经济收入水平。湖北省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该地区较为适合植物的生长,同样在该区域的中药材种类相对较多,罗田县位于湖北省的东北部,该处的药材资源较为丰富,盛产板栗、桑蚕和茯苓等,当地的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较为有名,其中罗田九资河茯苓被湖北省政府遴选为当地药材“一县一品”优势品种。该县应充分的借助地理资源来发展中药材特别是茯苓产业,通过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和开拓等来帮助罗田县人民实现乡村振兴。
罗田县被称为“茯苓之乡”,该地的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在全县约有1600个品种,总蕴含量在15000吨以上,是华中地区的重要药材生产地之一。在罗田县地区中,茯苓、天麻、杜仲、苍术等药材较为有名,其中罗田茯苓是当地的优势品种,被湖北省政府遴选为当地药材“一县一品”优势品种。罗田县的茯苓种植历史长达2000年,并且以其质优而闻名中外,并多次在中外的博览会上得到荣誉。
近年来,为落实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当地政府抓住“茯苓之乡”这一优势,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带动贫困户来种植茯苓,实现精准扶贫。全县发放相关补助,支持合作社建设,引导发展茯苓产业,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2020年全县种植茯苓的面积在26000亩以上,潮苓年产量在30000吨左右,整体产值在3.5亿元以上,为贫困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发展产业。
目前罗田县的茯苓种植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种植实现产业化、标准化,并且与国内多家中药材市场、大型药企进行合作,能够缩短茯苓生产到销售阶段的步骤,有利于提升整体产业的发展速度,并且目前的茯苓销售情况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同样也使得茯苓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茯苓是寄居在松木上生长的真菌,罗田县在长期人工种植情况下,其菌种出现退化情况,导致茯苓药性和质量普遍下降。当地的野生茯苓数量逐年减少,不利于进行菌种改良,从而使茯苓的种植产量提升受到制约。因茯苓是寄居在松木上生长,并且全县的种植规模超过26000亩,使得松木的需要量较大,受到环境的影响,松木资源不足制约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
另一方面,罗田县的茯苓年产量在30000吨左右,加工任务量较大,目前县内的加工方式为粗加工,如制成切片、方块等中药饮片等,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目前仅有茯苓超微粉、茯苓营养羹等几个品种,且开发利用量有限。深度开发力度不足,缺乏高端产品,导致经济产业层次较低。
罗田县地方政府应结合专业人员对当地的中药资源进行普查,重点对野生茯苓资源进行检测。联合网络信息技术,对野生茯苓资源进行动态的监管,加强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1]。为使种植菌种得到改良,应按照标准的野生中药材采种规范标准对茯苓进行采种,加强对山林资源的利用,加强野生抚育,增加野生茯苓数量,提高种植茯苓的品种质量。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优选野生茯苓茯苓菌种,进行复壮提纯,培育优良茯苓菌种,培育优良品种。
中药材往往不单独生长,其周围环境对于药材生长状态和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如茯苓生长需要借助松树,因此,应保障中药材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避免为了种植茯苓,对周围森林中的松树乱砍乱伐。当地政府应鼓励重视人工林,增加松树的数量,一方面能通过松树种植促进经济发展,为茯苓生长提供材料;另一方面,增加森林面积能够保护生态平衡,促进中药材产业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罗田县对茯苓的加工方式较为粗放,为使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应加强对茯苓的深加工。当地政府或合作社等管理机构应加强与专门研究部门的合作,加强研发投入与力度,增加深加工的种类,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2]。
其一,可以对茯苓本身形态进行精加工,如目前正处于研究状态的茯苓超细粉等。其二,可以尝试依照茯苓的功能和配伍等进行深度的研究,开发出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方剂。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作用,在配伍时,与雪白盐和山药进行配伍,能够治疗漏精白浊;与肉苁蓉、鹿茸、山药等配伍有治疗肾虚白浊的功能。通过控制成分和含量等方式,对茯苓进行深度加工,使其拥有更加有效的功能,从而开拓其他市场,促进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乡村地区应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构建适当的经济产业体系,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如罗田县在发展过程中,利用地理优势进行茯苓的种植,通过政府的帮扶,使当地的乡村得以脱贫,为使罗田县得以进一步发展,应加强茯苓产业的进一步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