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评价

2021-09-15 05:17宗晓燕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开腹肌瘤出血量

宗晓燕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妇科,江苏如皋 226500

子宫肌瘤即子宫平滑肌瘤,属于妇科常见良性肿瘤,高发于中年女性群体。该病患者无特异性症状,部分可存在腹部压迫感、阴道出血等。临床可采用药物、手术来治疗子宫肌瘤,如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瘤体直径较大,则推荐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均属于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术式,但在术式的选择上至今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近年来,微创理念在外科领域已经广泛普及,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也有了较多文献报道[2-3]。该院在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后,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较传统开腹手术更为理想。故现以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对象,就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与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满足子宫肌瘤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与细胞学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完善,认知功能正常;③满足术后随访要求;④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宫颈恶性病变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④不满足腹腔镜手术指征者;⑤特殊生理时期如备孕期、哺乳期者;⑥不同意参与研究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55岁,平均(36.71±5.28)岁;瘤体直径2.25~9.47cm,平均(4.12±1.65)cm;包括浆膜下肌瘤25例,肌壁间肌瘤9例,多发肌瘤6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4~53岁,平均(37.25±5.44)岁;瘤体直径2.31~9.52 cm,平均(4.20±1.73)cm;包括浆膜下肌瘤26例,肌壁间肌瘤8例,多发肌瘤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常规全麻或硬膜外阻滞,打开腹腔后于肌瘤突出位置切开肌层,剔除肌瘤,进行瘤腔封闭与止血,关闭腹腔,术后常规使用头孢硫脒(国药准字H20163276;规格:0.25 g)抗感染,2 g头孢硫脒配比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持续用药3 d。定期更换切口敷料。

研究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全麻,取头低臀高膀胱截石位。穿刺气腹针,建立气腹,压强控制为14mmHg左右。取脐孔上缘10~20 mm处、麦氏点、反麦氏点行手术切口,切口长度为1、1、0.5 cm。对行切口位置穿刺Trocar,分别在脐孔与辅助操作孔置入腹腔镜、操作器械。观察肌瘤分布情况与个数,对肌瘤较大者,经皮注射垂体后叶素(国药准字H31022259;规格:2 mL:6 U)6 U,对肌壁间瘤于假包膜层注射缩宫素(国药准字H31020862;规格:1 mL:10 U)20 U+氯化钠注射液20 mL。使用电凝钩打开瘤体包膜,并配合使用子宫肌瘤抓钳取出肌瘤,对宽蒂者,切割后电凝止血。成功剔除肌瘤后,常规缝合关闭瘤腔。对直径较小肌瘤,可经套管取出,对大肌瘤则需要在粉碎之后取出。后使用腹腔镜进行检查,确保肌瘤剔除干净,冲洗腹腔并检查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无误后放气取腹腔镜,缝合切口。术后同对照组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个数。②预后情况比较,包括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复发率以随访半年情况计算。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剔除肌瘤个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s)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剔除肌瘤个数(个)对照组(n=40)研究组(n=40)t值P值74.08±11.91 70.41±13.10 1.311 0.194 105.73±16.52 57.81±15.73 13.286<0.001 1.48±0.31 2.21±0.40 9.123<0.001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6、7.976、12.016,χ2=4.50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s),d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prognosis of the two groups[(±s),d

组别 术后排气时间 体温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40)研究组(n=40)t值P值2.24±0.68 1.13±0.30 9.446<0.001 2.31±0.84 1.12±0.43 7.976<0.001 7.46±1.04 5.13±0.65 12.016<0.001

3 讨论

子宫肌瘤可引发腹痛、月经异常、继发性贫血、盆腔包块等,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且可能威胁患者的生育功能,需要及时治疗,因此积极探讨治疗子宫肌瘤的更好方法是很有必要的[4-5]。传统开腹手术剔除瘤体操作简单,但切口大,出血量多,且会导致腹腔长时间暴露,容易干扰盆腔环境,导致感染率增加,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胃肠功能恢复缓慢[6-7]。采用腹腔镜治疗时,则具有微创的优势,可通过小切口操作在腹腔镜辅助下找到肌瘤,相较于传统术式可更好的发现肌瘤并进行肌瘤与临近组织关系的观察,不光对患者的损伤小,也有利于彻底找出并剔除肌瘤,有利于预防疾病复发[8-9]。且由于无需腹腔暴露,术中出血量少,对胃肠功能干扰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10]。该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57.81±15.73)mL,小于对照组(P<0.05),剔除肌瘤个数为(2.21±0.40)个,多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小,且有利于彻底剔除肌瘤。杨淑敏等[11]研究中,采用LM治疗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19.37±11.08)mL,小于TAM治疗对照组(205.34±14.59)mL,也验证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损伤小的优势。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复发率分别 为 (1.13±0.30)d、(1.12±0.43)d、(5.13±0.65)d、0.00%(0/40),均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手术后患者恢复更快,且复发率低。江行芳等[12]研究中,LM组住院时间(4.05±1.79)d,与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验证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价值。但其研究中,随访6个月期间,LM组与AM组复发率分别为10.5%、12.4%(P>0.05),与该次研究存在差异。考虑与患者的本身差异、术者操作技术水平等导致的肌瘤残留相关。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剔除瘤体彻底,对患者损伤小,患者术后康复较快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开腹肌瘤出血量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45岁及以上未绝经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