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草,王志明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广东 东莞 523808)
2019年2月,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印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高职院校、企业协会等纷纷加快了对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的呼吁。2019年4月,《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出台,正式拉开了“双高计划”建设的序幕。作为“双高计划”实施的关键任务,我国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经过近2年的推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同时,学界对专业群的研究也初显规模,但重点聚焦在内涵概念、管理机制、策略等方面,切入面较窄。本文拟连点成线,结合日常工作和调研经验积累,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价值内核、逻辑、存在问题以及实施路径进行体系化梳理,以求管窥高职专业群建设全貌,助力其在实践层面实现更好的应用。
强化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既是响应国家政策方面的外在要求,也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核。
1.构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
在以往我国社会大众的认知里,职业教育一直被视为“次等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不论从录取批次上,还是社会重视程度上,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处于弱势地位。但《实施方案》专门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各自只是分工不同,但价值意义同等重要。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社会转型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只有在国家政策持续推动的基础上,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尊重人才的个性发展规律,探究更加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方案,才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加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此背景下,锚定高职教育,作为“双高计划”两翼之一的“专业群建设”应运而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加快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能够为构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加动能。
2.服务产业变革与技术创新的现实需要
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教育资源的配置同样也受到市场经济的深刻影响。随着我国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各行各业技术密集程度持续提高,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对具有专业群教育背景的综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教育资源建设必然遵循市场调节规律,向技术密集型领域集聚。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瞄准“专业”二字,落脚点为集群专业资源建设,完全符合新时代产业变革发展的要求,能够满足教育资源向高技术产业集聚的需要。
3.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办学主体之一,高职院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还不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生源条件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办学动力不足。从办学成效看,当前许多用人单位反映高职院校人才输出质量偏低,综合素质仍需提高,集中体现在理论水平不高、实践技能落伍、多面手匮乏、职业素养不足等方面。专业群作为高职教育办学的核心单元,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打造特色高水平专业群,能够为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撑。在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导向下,高职院校将相关专业或相似专业集中起来共同打造的建群思路,正是把多方面资源集中整合起来,形成集群效应,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可见,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
4.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在高职教育活动中,学生无疑处于关键地位,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也必须将学生摆在核心位置,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其在成长成才方面自觉发力。专业群建设一方面集聚了单一产业链上、下游各专业,有利于学生对接实际工作需要,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客观上形成了不同专业之间学生的竞争关系,方便不同专业学生开拓眼界、加强交流,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在同班同学、同专业学生、全产业链同学之间的位置,理解只有通过不懈奋斗学精专业、塑强本领,将来才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因此,加强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客观上符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通过将相关专业组成一个集合,形成整体化优势,实现系统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更好地对接和满足产业链的发展需要。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逻辑主线研究的核心,就在于“组合”二字,即确定“以什么为标准组合”。目前,部分学者从产业、专业、就业三方面确定专业群逻辑主线,[1]也有学者从学科技术、行业指向、组织管理三维度对逻辑主线进行探讨,[2]还有学者从产业逻辑、岗位逻辑、知识逻辑三角度进行过类别研究。[3]以上研究均有一定道理,也有一些建构共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综合来看,前期研究依然局限于专业群建设的技术层面需要,“工具性”的意味较为强烈,对外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内忽视了复杂人际关系的作用,“体系化”的思考略显不足。鉴于此,笔者拟从理论逻辑、组群逻辑、实践逻辑三方面,尝试建构基于高职教育本身、建构主体、执行者三方的逻辑主线体系。
1.理论逻辑:高职教育的客观归因
第一,符合政策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我国到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远景目标,首要目标就包含“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性国家前列”。要实现这样的远景目标,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办学单位久久为功的不懈努力。而国家实施“双高计划”、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院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的初衷,就是要牢固树立新时代新发展的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为实现远景目标加码发力。因此,国家的政策要求为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提供了理论逻辑基点,政策原则即逻辑出发点,政策目标即逻辑落脚点。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从原则上要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产教融合、坚持扶优扶强、坚持持续推进、坚持省级统筹;从目标实现上要着力促进办学水平、服务能力、社会影响的显著提升,引领国家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从而使其更好地与普通教育“打组合拳”,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适应职业教育办学规律的要求。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聚焦到高职教育层面,教育规律集中体现为职业性、技术性、专业性等基本内在属性。因此,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在符合教育大规律的前提下,致力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不仅要求重视知识育人,更要重视以德育人。具体来说,一方面要重视实践育人,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适岗能力。重视专业群中各专业实践教学的比例搭配,突出重点、兼顾综合,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在企实训”具备上岗能力,从而提高上岗后将个人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考虑到高职教育人才主要以一线岗位为主、大多数直接对接生产线的就业指向,只有使学生具有劳动精神的因子,树立工匠精神,才能具有更高的岗位黏性,更好地在一线岗位建功立业和增长技艺。
第三,展现专业特色。高职专业群的建设是一个从政策适应、目标确定、资源整合,再到管理机制维持、不断更新向前发展的过程。[4]任何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群建设的思路大致如此。但各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所处区位、资源优势、生源条件等各不相同,加之市场化办学所导致的竞争机制的加强,高职院校要想完整地完成上述专业群建构路径,就必须要以专业特色为核心,实现差异化构建。比如,以当地特色产业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形成人才输出与接收的利益捆绑模式,这样不仅使专业群建设体现专业特色,更有利于通过这种专业特色带动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再如,以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点,加强对产业需求的预见性评估,提前做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储备,以更主动的心态适应环境,从而在展现专业特色上赢得先机。
2.组群逻辑:主体的功能选择
第一,依据产业链要求组群。依据产业链要求组建专业群的出发点,是高职院校围绕育人基本目的进行的专业群功能选择。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技术经济关联而组成的链条式产业形态,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存在着大量的上下游关系或交换关系。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同样是依据一定的组合标准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组合,各专业之间也存在多种形态的上下游关系或交换关系,是一个相对微观的概念。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主体要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目的,必须将自身的微观目的与产业链发展的宏观形态进行合理对接,以适应、满足和引领产业链发展的现实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组群工作的有效性。以汽车产业的专业群组建为例,应根据汽车产业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等发展趋势,合理配置相关专业资源,在此基础上,聚焦生产控制—生产运行—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等产业链条,再将各专业联结成群,以此培养与汽车产业链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第二,依据具体岗位需要组群。依据具体岗位需要组建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围绕某一行业中具体岗位的要求进行专业群功能选择,根据岗位分工不同确定组群专业,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专业群能够覆盖该行业绝大部分岗位。例如,辽宁某所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沈阳北方重工集团“重工”这一关键词,确定焊接、材料成型、锻造、木型、热处理等具体岗位,分别对应设置了具体专业,再将各专业集合成群。这种组群方式精准对接了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符合工艺流程各环节的要求,既保障了组群的针对性,提高了建群效率,又形成了专业群目标设置与目标实现之间的内在关系,企业对专业群的依赖使专业群自身未来的发展得以行稳致远。再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集合商贸信息管理、品牌管理、商务智能、会计四个专业形成了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满足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基本需要,覆盖了大部分岗位,这也是依据具体岗位需要组群的生动实践。
第三,依据既有资源组群。虽然依据产业链要求和具体岗位需要组群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向性,但这两种方式都是“由外到内”构建的,均需要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有产业支撑,且高职院校自身条件与产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从具体实施来看,任何一所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都需要经过复杂艰难的摸索和积累过程,很难保证一定具有一步到位的先天产业优势。因此,对于先天区位优势或产业优势不明显的高职院校来说,“由内向外”的组群方式似乎更有实际意义,依据既有资源组群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比如,部分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目前专业设置,依据学科逻辑组群,以中文、新闻、数字科学等学科为依托组建新闻传播大类、数字媒体专业大类或品牌传播专业大类,以数学、结构学、管理学等学科为依托组建建筑施工大类、工程管理大类等,这些都是对既有专业资源的有效集成,有利于更好地对接社会实际需要。这种模式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已经颇为普遍,未来依旧可以进行深入探索和实施。
第四,依据优势专业组群。“由内向外”组群的另一种方式是依据优势专业组群。任何一所高职院校的设立,或出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或出于完善地区教育体系的考量,总有一定的办学优势。因此,高职院校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不妨从这类优势专业入手,致力于巩固和扩大既有优势,再通过对接产业需要,逐渐扩大影响力,形成区域辐射效应。一方面,锁定优势专业,确定其龙头地位。龙头专业的选取不是随意的,要综合考虑该专业的发展历史、行业背景、师资情况、办学条件、就业质量等;另一方面,在龙头专业确定后,要努力围绕龙头专业将其他专业集聚起来,形成“龙头引领、多专业辐射”的建构模式。当然,在集中资源进行专业群构建的过程中,可能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这就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专业群构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识,使各方参与主体和具体实施者抛弃“山头主义”和个人成见,求大同而存小异,真正支持并参与到专业群构建中来,减少建设阻力,夯实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基础。
3.行动逻辑:执行者的实践考量
第一,聚焦外部环境变化灵活组群。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对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探索程度在不断加深,其关注的重点和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因此,从执行者的实践操作层面考量,在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要聚焦外部环境变化,遵循灵活组群的原则。首先,要做好对各类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研究,锁定职业教育政策指导方案的重点,预估未来形势,提前制定本校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实施方案,抢占发展先机。其次,要加强与当地行业企业的沟通联系,了解产业市场的用人需求,根据需求侧具体的发展变化,从专业群的供给端进行改革,优化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人才输出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精准对位,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与成才率。最后,树立国际视野,对接国际化发展需要,以战略眼光加强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实际,取精华、去糟粕,提高专业群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第二,聚焦建设需要突破物理界限。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物理界限存在于产业本位、校园本位以及产业与校园交互关系当中。产业本位的物理界限指高职专业群建设中行业之间、岗位之间、具体技术技能要求之间的区别,具体体现为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利益关系。校园本位的物理界限指高职专业群建设中学校内部各院系、各学科、教师、实习实训资源之间的现实区别,具体体现在院系、学科、教师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利益关系方面。产业与校园交互关系中的物理界限主要体现为校企合作方面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行业企业投入意愿不足、学校主动性发挥不积极等方面。以上三种类别的物理界限所带来的竞争关系、利益冲突、合作矛盾等问题,也是高职专业群建设的阻力所在。对此,从行动逻辑上考虑,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具体执行者,必须充分运用激励约束手段,打破这些物理界限,变对立竞争关系为良性竞争关系、变利益冲突为利益捆绑关系、变低合作意愿为合作共赢关系,只有推动各主体本位转变为“专业群”本位,才能更好地调动和整合各方资源,服务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大局。
第三,聚焦主体关系连接不平衡构建。突破物理界限对于专业群建设至关重要,但破除既有利益结构并非一日之功。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在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的前提下,找到突破口,通过“起步顶层架设—过程实施优化—结果导向”的方式展开。基于这一行动逻辑建设专业群,关键在于平衡各方关系,能够接受“不完美”“不平衡”。例如,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果当前某些企业合作意愿低,校内某一专业不支持加入专业群建设,那么可以暂不考虑列入这些反对方,而是集中资源放大支持者的建构方案,待专业群建设形成一定规模有所产出时,反对方有可能顺势而入。如此一来,虽然专业群在组建时并不完美,但过程推进顺利,建设效果良好,依旧能够达到建设的目的,反而通过“不平衡”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逻辑上可行。
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价值已经得到各方的广泛认可,但在实践层面上,依然存在许多程序和操作上的问题。从体系建设维度中的标准建设,程序建设维度中的目标和方案确定,以及结果维度的发展效果,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助力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管理的全链条提升。
1.建设标准缺失,成果评价机制粗放
从政策要求角度看,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对高职专业群建设提出了引领性要求,即到2022年建设150个骨干专业(群),但政策中对“骨干”一词缺乏明确的解释。从实践角度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专业群建设的共识,并纷纷付诸实践,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具体建设到什么程度、评价标准是什么,没有统一定论,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依旧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步探索阶段。目前我国各省、市在高职专业群建设标准和评价机制建设上还较为滞后和欠缺,仅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公布过《江苏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标准》(五年制高职),设计了专业群构建、培养模式改革等六个大的指标,分解为十七个二级建设指标,[5]为地方的探索实践树立了标杆,但是由于其他区域的建设步伐落后,仅江苏地区的单点开花,对于我国整个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生态体系总体布局的参考价值和推动作用有限。
2.目标引领笼统,任务分解不清晰
尽管“双高计划”对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总体原则、目标、任务进行了说明,教育部、财政部在专业群建设项目的遴选办法中,也明确了专业群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即定位准确、拥有高水平带头人和教学创新团队、生源质量好且有一定规模,但对于专业群建设目标与任务的分解,仅局限于政策上的思辨论证,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许多地方高职院校对于具体目标的设定较为笼统,任务分解也往往缺乏可行性。例如,广东某地方职业技术学院于2019年12月印发了《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方案(2020—2024年)》,其建设总体目标包括“将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专业群建设成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发展极相匹配,在粤东同类院校中有优势地位和明显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群”的表述,但对于“极相匹配”“明显特色”的具体表现却未予以明确的规定,目标引领含糊不清。从该校专业群建设的任务分解情况看,尽管明确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等具体任务,并且形成了部分数据方面的指标要求,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责任人,不利于实施主体履职担责,容易导致方案设置流于形式,形成只“出题”却难以“答题”的局面。
3.建设方案杂糅,缺乏问题导向
高职专业群组群逻辑可分为“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两个大的维度。前者体现为“以群建院”,即根据外部需要先设定组群专业,再形成校内教学单位;后者体现为“以院建群”,即统筹考虑当前高职院校内部资源组成,再对接外部需要完成建群。[6]两种建构方案均有其可行性,但也分别存在现实困境。“以群建院”要求依据外部市场环境优化整合内部资源,在专业群建设中容易出现人才培养方面的偏差,这是因为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滞后于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密切教育端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即协调好校企合作关系成为“以群建院”的关键。然而,校企之间具有天然的组织属性差异,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高职院校以人才培养为本位,从当前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校企合作冷热不均的“壁炉”现象普遍存在,[7]成为了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重要屏障。再反观“以院建群”,在对现有专业进行组合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需要考虑专业数量,数量较少,则不利于资源集聚,数量过多,则导致核心优势不突出;二是需要考虑专业之间的主次关系,专业群中必然包括核心专业和辅助专业,核心与辅助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关系,因此从功利性的角度考虑,机械化的集聚容易导致核心专业与辅助专业之间的不当竞争,不利于体制机制的平稳过渡。在目前专业群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从根本上确立专业群的建设主线或方向,在“以群建院”和“以院建群”中摇摆不定,[8]具体表现在建设方案的设计上出现两者之间的杂糅,并且不论采取何种建群方案,都鲜少见到对上述问题的体系化探讨,对专业群建设中面临的困难缺乏有效预判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专业群的建设探索依然任重道远。
4.发展离散度大,缺乏可复制经验样板
根据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专业统计数据,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设置备案数量增加了2 693个;同时,2020年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点超过800个,[9]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 468所,[10]这意味着全国近六成高职院校设置了这些专业。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专业点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基于政策层面对于专业群建设的要求,加之自身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势必要进行专业的“群化”建设。但由于我国“双高计划”每五年为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开始才启动第一轮建设,发展年限较短,首批样板尚未建成,引领作用尚未彰显;同时,由于资源支持较为集中,势必导致各高职院校发展差距悬殊的问题。根据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公布的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名单,在26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中,中东部地区有22家,西部地区仅有4家;在59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中,中东部地区有47家,西部地区仅有12家;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中,也呈现中东部多(42所)、西部少(14所)的情况,且大部分资源扶持均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区域。[11]由此,发展离散度大的苗头在专业群建设初期即已显现。未来一轮支持周期结束后,即使能够形成“高水平”的建设目标,其辐射作用和榜样带动作用也主要局限在中东部地区,对于拉动全国整体专业群建设的影响力依然有限。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在面临缺少资源扶持和榜样引领的双重问题下,只能采取“新瓶装旧酒”的方法,在“形式化”的摸索中曲折前进。
对照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应首先明确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原则;梳理专业群建设的关键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打破建设标准缺失、目标引领笼统、建设方案杂糅瓶颈;从动态化管理的角度出发,破解发展离散度大、榜样引领缺乏的问题。
1.明确原则,夯实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主线
比较高职专业群建设的理论逻辑、组群逻辑、行动逻辑,理论逻辑处于客观层面,是具体建设实践的根本遵循和底线要求,从组群逻辑和行动逻辑入手,在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应明确以下基本原则。
首先,坚持产教融合。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以区域核心支柱产业为导向,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我国要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冲破校企合作“天花板”,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专业群建设的全过程,从专业群建设的顶层设计到课程安排、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实习实训、学生管理等,每一个环节校企双方都共同参与、有序推进,通过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形成“集群”优势和“抱团”发展,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有机衔接,为行业企业输送“零距离”人才,形成“多赢”局面。其次,着力扶优扶强。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上,要考虑内部专业、师资力量、学生规模布局,同时兼顾当地产业发展布局,在“发展质量为先”的导向下,使基础条件较好、影响力突出的专业优先发展,其他内部资源以此为核心充分集聚,组合成群。同时,要建立发展成果共享和监督机制,规避校内各方矛盾,促进良性竞争,形成内部发展合力。再次,坚持持续推进。高职专业群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要加强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持续推进,做好过程调整和控制。坚持“有进有出”,强化“优胜劣汰”,在过程中厘清高职专业群建设问题,做好建设方案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后,强化区域统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重点做好高职专业群建设的顶层设计,重点考虑资金、资源保障,激发地方相关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加强专业群建设的积极性,使整体建设战略和建设方案更接地气,便于实际管控和具体执行,确保既“出好题”,又在统筹管理中保障“答好题”。
2.构建关键指标体系,为高职专业群的量化评价提供支撑
为破解建设标准缺失、目标引领笼统的问题,亟须明确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确定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关键指标,以指导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色确定专业群建设的“行动路线图”。
首先,确定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高职专业群建设的价值内核集中体现在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学生等方面,因此,确立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也需要将多元参与主体共同纳入考量范围。以此为依托,结合高职专业群建设的主要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构建并细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集群,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集群
依据表1,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共分为3个维度、4个主体以及14个核心要素,其中高职院校主体横跨中观、微观2个维度,建设任务最为重要;中观层面的“校企合作平台构建”要素同时需要地方企业、高职院校双方共同参与,工作重点有所区别,因此按2个指标分别统计;微观层面高职学生的“3个满意度”很少被教育界和学界所关注,但其作为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服务对象”和“客户”,是专业群建设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在关键指标体系搭建中,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其次,做好关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分配。依据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核心要素,在确定对应的评价标准时,我们设定三级指标,抽丝剥茧地不断将具体标准条目精确到点,以保证“评价点”的具象化。具体来说,以某地区高职专业群构建为研究的基本单元,经过对高职专业群建设的14个核心要素进行再分析和归类,将核心要素1—3命名为“外部环境分析”,将核心要素5—7、9—10命名为“结构化方案建设”,将核心要素4、8、11命名为“实训平台建设”,将核心要素12—14命名为“建设成果反馈”,以此确定4个一级指标。在明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前提下,再对二级指标的具体维度进行有效分解,形成42个三级指标。指标评价权重按一级指标分配。由于“结构化方案建设”相当于专业群建设的具体行动指南,因此在权重比例上予以偏重,占比40%,其余3个一级指标权重平均分配,各占20%。具体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高职专业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3.实施动态化管理,提升高职专业群的建设成效
为提高专业群建设的精准度,需要加强过程控制,借助动态化管理手段,保证建设成效。首先,要变远景目标为阶段性短期目标。高职专业群建设是周期行为,要使它最终服务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促进高质量就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执行和推进。各参与主体在科学设置远景目标的同时,还应集中精力对远景目标进行阶段性分解,设定短期目标。一是要将远景目标划分为小的工作周期,比如将原来规划的“5年”变为“每一年”。二是要科学编制每一年的工作目标,做到目标条目化,并为每一条目标的实现配备具体措施,同时,确定具体措施的完成时间。三是配套建立短期目标评估机制,按预设周期开展评估,对于没有完成的目标,在下一周期的开头必须补足,以此确保远景目标实现的整体进度。
其次,塑造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要在“盈利理念”与“人才理念”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共同愿景引领下,使校企双方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致力于专业群构建。一方面,要明确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高职院校为第一责任主体,充分发挥学校各级领导和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与产业的对接,寻找合作办学机会;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和支持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办学,为高职专业群建设提供思路或建设性意见。总之,高职院校和当地企业要共同以服务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求同存异地进行专业群合作共建,并由双方共享建设成果,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最后,强化对标对表的自我完善手段。尽管当前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各方主体的不断探索下,建设实践已经初见成效。高职专业群建设具有一定的对标对表空间,应通过标杆比较,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超越。一是要加强高职院校内部对标,在内部各专业群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缩减内部建设离散度。[12]二是要在同一区域的高职院校之间开展对外竞争性对标。由于区位相同,此类学校一般服从同一上级单位管理,在生源、财政扶持方面存在竞争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明晰自身整体建设进度,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反向刺激内部专业群管理提升。三是要加强功能性对标,即区域定位大体一致但分处不同区域高职院校之间的对标。这类学校往往有着相似的发展历史和基础条件,且不存在竞争关系,彼此之间更有交流分享的意愿,是自我提升的有效路径之一,应当予以重视。
总之,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作为“双高计划”的“两翼”之一,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高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曲折,但发展前景光明,通过各方参与者的不断努力,一定能够确保专业群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