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实基础、困境及对策

2021-09-14 03:57刘志坚蒋玉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困境互联网+互联网

刘志坚 蒋玉红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互联网+”正不断展示其普适性和先进性。为进一步发挥高素质农民“领头雁”作用,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有必要深入探索“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通过分析“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优势、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运用互联网技术,科学甄选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开展培育需求网上调研,制订精准化培育方案;扩大互联网业界在培育工作中的话语权,培育主体多元化;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師资库,进一步充实培育师资队伍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现实基础;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6-0206-03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农”工作重心由农村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1年。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基于此,借助“互联网+”智慧羽翼,助力培育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高素质农民,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有必要且可行。

1 “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实基础

1.1 “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优势明显

1.1.1 培育更加灵活便捷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以及智能手机使用率的不断提高,给“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传统培育模式下,往往较多开展线下集中学习,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相对固定,无法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课后师生交流相对不便。通过“互联网+”,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和地域限制,培育对象可利用线上直播和点播功能随时随地学习,还可借助线上学习平台和社交软件与教师进行交流探讨。

1.1.2 满足培育对象个性化需求 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着较宽泛的知识和技能需求。相互之间对知识和技能的共性需求不多,但个性需求差异明显,这在传统培育模式下难以满足。通过“互联网+”,可以根据培育对象需求自动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鲜活化,如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另外,通过“互联网+”,还可以有效整合农业产业链条各方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资源,包括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的基础性农业知识,农业龙头企业掌握的适合规模化应用的农业新技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积累的农业生产的第一手信息和成熟经验,农技推广机构长期收集汇聚的农业生产经营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更好更全面地匹配培育对象需求。

1.2 政策鼓励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育模式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相继出台多项利好政策,鼓励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要注重运用互联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行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开展在线学习、在线服务和在线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开展大规模、广覆盖和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载体积极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要求逐步推广“工学一体化”“互联网+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包、多媒体资源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多样化、个性化培训需求;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3 新生代农民队伍不断壮大 新生代农民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出生的正在或有意向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正在或准备开展农业创业的青年群体,具体包括新生代返乡农民工、子承父业的新一代农民以及将农业作为事业的城市青年。尤其是“90后”“00后”的新生代农民,与互联网相伴成长,互联网已成为其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90后”“00后”的新生代农民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接触外界新事物、新理念,并试图借助互联网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经营模式,进而推动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农业新业态的发展,也称其为网络原住民。因此,新生代农民有着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农民的天然优势。

1.4 乡村振兴需要“互联网+”赋能 “互联网+”是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法宝。以往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产品滞销、“谷贱伤农”现象普遍存在,假种子、假农资事件时有发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大规模兴起,农民在信息获取上与城镇居民一样简单方便,信息资源实现了城乡间的均衡流动。不仅如此,互联网还大大缩短了城乡间的通讯距离,也加速了人力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由城市向农村的回流,未来农村将成为重大商机的聚集地。而在信息化时代,衡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与此同时,我国相对丰富的农地资源也为“互联网+”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实施场景。因此,用互联网思维展望农业未来,用互联网手段改造传统农业,将进一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地资源利用率。而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互联网+”农业推进过程中离不开高素质农民的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和引领带动。

2 “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的主要困境

2.1 农村地区互联网渗透率仍不高 在2021年3月19日召开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杨小伟表示:2020年,全国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双双超过98%,在农村地区共部署了1.37万个4G基站,数字乡村2020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城镇网民规模为6.80亿,占网民整体的68.7%,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3%。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接近8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两者相差近2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自然村互联网覆盖和5G基站农村地区部署上仍需持续发力。

2.2 “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尽管前期各地借助高职院校高素质农民扩招,开启学历教育线上教学试水,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展农民终身教育试点,通过农民培训基地实施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开展远程培训试验,作了许多有益尝试,但由于缺失“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具体实施办法及操作指引,之前出台的相关文件中也只是笼统提及,均未详细表述,导致各地在开展培育过程中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不同,冷热不均,标准和尺度不一,主要表现为线上线下培育融合不够,培育對象满意度、获得感不强,培育效果有待提升。

3 “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3.1 运用互联网技术,科学甄选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 各地应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符合甄选条件的培育对象,不降标准、不随意凑数。在甄选过程中坚持3个优先原则,即坚持年轻化优先、情怀化优先、知识化优先。坚持年轻化优先是指在尊重自身意愿的前提下,优先考虑18~45周岁的青壮年群体,以逐步改善农业从业人员队伍老龄化现象;坚持情怀化优先是指优先考虑秉承“三农”情怀的群体,他们能够扎根农村,渴望在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等领域成就一番事业;坚持知识化优先是指优先考虑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科学素养的知识群体,他们在吸收新理念、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方面更具有主动性、敏锐性和创造性。

3.2 开展培育需求网上调研,制订精准化培育方案 高素质农民培育应广泛听取农民和涉农企业的意见,而不应闭门造车,想当然认为农民、农企有此需求,应从根本上找出真实的需求痛点。具体可采取网络问卷调查和网络访谈等方式,开展农民提升需求调查、农企人才需求调查和农民学习情况调查。培育方案应力戒“学院化”“机构化”,培育方案的制订应有农业行业、涉农企业等多方参与;课程设置、授课内容选择及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农民需求,立足于农民实际,立足于农业各细分产业特色,立足于农业职业岗位分析。

3.3 扩大互联网业界在培育工作中的话语权,培育主体多元化 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使命,与农业职业教育相同,离不开产教融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面对“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应广泛调动互联网企业和已经顺利触网的涉农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其成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主体。在政府做好政策引导和政策激励的基础上,各方寻求彼此利益契合点,形成高素质农民培育利益共同体,由单赢变共赢,由单一主体培养转变为多元主体协同培养,通过发挥互联网企业和依托互联网成功转型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的桥梁作用和样板示范引领作用,实现课堂与田园互联互通、行业产业技术与教学内容同步同变、企业员工与学校教师齐教齐研、企业生产设施与学校实验(实训)设备共享共用。

3.4 对传统课程进行线上改造,加快推进培育数字化资源建设 相关政府部门和高素质农民培育承担单位要充分考虑农民学习诉求和职业发展规划,并结合当地农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化课程资源和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在线直播、云点播、双师课堂、在线考试测评、在线答疑、线上学习管理等多种线上教培场景。其中,数字化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农业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整合,具体包括畜牧水产养殖、农作物种植、农资植保、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营销、涉农企业经营管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治理等方面课程。在此基础上,还应围绕当下农民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问题以及结合当地农业资源禀赋和地方特色推出专区系列精品视频,如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特色农作物种植技术要点介绍、本地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分享等。同时,加快推进AI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的应用,培育承担单位可以根据农民所处年龄阶段、农业从业年限、技能水平、从事岗位、知识能力需求、职业兴趣等进行大数据分析,为不同培育对象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实现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

3.5 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进一步充实培育师资队伍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库中的作用,广泛吸纳农业行业的专家学者和田秀才、土专家和学院派,具体包括涉农院校“双师”型教师、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机构专家、农业企业家以及奋战在农业一线的种养好手、经营能手、创业强手。同时,注重借助涉农院校智力资源,发挥涉农院校在乡村振兴中的社会服务功能,全方位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包括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农技指导、经营指导和跟踪服务,打造一批既有较高信息素养又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复合型师资,形成线上线下培育双向联动良好态势。

3.6 改善农村网络环境,培养农民互联网思维 农村成人教育培训资源不均衡决定了高素质农民培育效果的差异,而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可以有效消除这种不均衡。因此,应进一步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无线网络在行政村的全覆盖,推动宽带和4G、5G网络向自然村覆盖,推进网络提速降费,不断改善农村网络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守旧思维,鼓励农民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和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农民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上网基本操作技能的专项培训,并配套通俗易懂的互联网应用操作读本,帮助农民学会利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熟练上网。此外,向农民多场景展示互联网改变生活、改变农业生产经营的现实案例,如互联网可随时随地提供更多休闲娱乐选择,通过互联网可实时监控农作物和牲畜生长的视频农业,借助物联网技术、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可自动控制农业生产环境的智慧农业,采用直播成功带货农产品的新零售模式等,使农民意识到经互联网改造后的农业将告别“矮挫土”,变身“高大上”,使其从内心深处认可并接受互联网。

3.7 提升培育条件,积极推进农民线上教育培训 一是在高素质农民培育财政支持项目中设置线上教育培训专项经费,要求资金专款专用,鼓励培育项目承担单位加大信息化教学投入,逐步提高线上教育培训比例。二是将拥有较完善、较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条件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承担机构选择的一项重要指标,发挥指挥棒效应,拓宽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投入渠道。三是大力开展线上评教评学,即培育对象线上评价教师,培育对象线上评价培育机构,教师线上评价培育对象学业,培育机构线上评价培育对象学习表现,不断改进线上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培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谭莉,徐辉.“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40(04):83-86.

[2]马宽斌,黄丽丽.“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路径探析[J].成人教育,2020,40(07):37-42.

[3]陈新忠,庹娟.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J].教育与职业,2020(01):1-9.

[4]彭超.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的演变、效果与完善思路[J].理论与探索,2021(01):22-30.

[5]章玉松.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的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08):5-9.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困境互联网+互联网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