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古丽·塔依尔
摘要:本文简略从规范化、制度化以及市场化三方面内容着手,阐述了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几点推动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疆;特色林果产业;互联网+
0 引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其所具有的特色林果产业对于当地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但从目前来看,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对于产业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层次的探索。
1 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趋势
从目前来看,我国新疆地区的特色林果业整体开始呈现出规范化、制度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新疆在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过程中积极贯彻“生态健康果园”这一理念,并大力开展同果品流通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而形成了生态果品质量追溯体系。这使得特色果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加强,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近几年新疆整体的特色林果,无论是在销售量还是在知名度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至今已经在长春、成都、广州、沈阳以及北京等多个城市中都搭建起了特色林果产品的一级营销平台,截至目前,新疆的特色林果产品在市场开拓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局面。
2 推动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措施
2.1 加强对于林果产业的指导与规划
若想真正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优化发展,政府需要加强对于林果产业的重视,并展开统一的指导与规划工作,形成更加统一的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其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体系,积极落实在物力、人力以及财力等多方面的支持。现如今政府已经广泛认识到了特色林果产业对于新疆地区果农经济效益提升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起到的实质性作用,特别是在当下一带一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务必要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大力展开特色林果产品的宣传工作,以实现增收的目标。
基于此,政府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增加支持的力度,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得以规模化发展,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展开优化合理布局。政府需要充分明确新疆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区位特色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然后针对果品生产以及价格展开事先的预估工作,以保障特色林果的品种能够充分同种植市场要求相符合。例如在北疆地区可以大力种植小浆果、葡萄等果品,而在东疆以及南疆则要广泛进行包括巴大木、核桃以及香梨等果品的种植,这样一来便能够保障各地区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得特色林果产业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在农民脱贫致富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
2.2 积极建设基础设施、拓宽市场
在“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开展的背景下,新疆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再加上其极具自然优势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缘优势,能够有效对国内外市场进行拓宽,
这种战略地位能够有效推动新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并为其带来更多的投资,基于此,新疆应当能够积极抓住这一机遇,强化开展对于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大力引进相应的物流设备,特别是要加强对于冷链物流的建设,使得新疆能够逐渐构建起高质量的外贸平台,并将特色林果产品广泛地销往海外。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逐渐发展,在当下的多个行业和领域中都实现了对于“互联网+”模式的应用,基于此,新疆地区的特色林果产业也应当适当应用“互联网+销售”的模式,有效拓宽市场。现如今华南地区以及形成了“新疆特色林果产品(广州)展销中心”,基于此,新疆需要大力开展相应的宣传工作,以华南地区为跳板,积极打通我国南部的销售市场,进而向外开拓东南亚市场以及港澳市场,这对于新疆特色林果产业高效落实“走出去”战略有着重要作用。
2.3 优化林果品种,形成品牌效应
若想有效落实推动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目标,应当积极优化林果的品种,并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技术人员应当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培育出能够同北疆以及南疆多地區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优良品种,并形成优质的精品示范区,进而高效开展对于林果品种的产业化、规模化以及规范化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各区域应当能够积极培育出独具本土特色的水果,以免出现产品同质化竞争的现象,积极发挥出品牌效应以及地理标志的优势,推动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实效性。灵活运用当下“生态健康园”这一平台,建立健全优质的特色林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对果品种植、加工、贮藏以及销售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展开全方位的监控以及指导工作,进而生产出更加安全、健康、生态、绿色以及无公害的特色林果产品[2]。
3 结论
综上所述,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引进人才,便科学开展对于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规划和指导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其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对于新疆地区果农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整体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务必要加强对于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重视,并科学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敏.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的思考[J].大众标准化,2020(16):194-195.
[2] 张晓莉,朱盈.新疆特色林果业产业兴旺水平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9):18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