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口腔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惠州口腔医院)(516001)罗尚叠 陈细梅 曹靖 梁叶
锁颌为后牙错颌畸形类型之一,目前,传统颌间牵引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1]。但许多患者伴有后牙伸长的症状,而传统矫治法难以有效解决此问题,往往需要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才能收获较好的治疗效果[2][3]。国外研究发现改良腭杆矫正第二磨牙锁颌有效,且无需患者较高配合程度,能够显著提升疗效,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使用对比分析,明确改良腭杆矫正第二磨牙锁颌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第二磨牙锁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颌间牵引治疗,观察组使用改良腭杆矫正。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2.46±2.17)岁。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18~28岁,平均年龄(23.70±2.0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对比。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第二磨牙锁颌并伸长>2mm的患者;②-1°<∠ANB<8°的患者;③覆颌不足50%的患者;④统一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2)排除标准:①合并牙周炎的患者;②合并牙列缺失的患者;③曾接受过义齿或矫正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使用传统颌间牵引治疗,方法:于先行戴牙合垫打开咬合的基础上,在上牙带环颊侧及下颌牙带环舌侧牵引钩上固定橡皮圈,于建立咬合接触后停止戴用橡皮圈,并分次调磨牙合垫,至全口牙列咬合接触后,停止戴用牙合垫。期间避免牵引绳发生断裂或角度偏差,并妥善处理口腔清洁卫生,嘱咐患者尽可能避免食用过硬食物。
1.3.2 观察组 使用改良腭杆矫正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试戴成品焊接有颊管的带环,目的为选择合适的带环,制取印模后、连同带环翻制模型;根据工作模型,制作横腭杆。制定改良腭杆标准: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上的腭杆向远中伸出延长杆,此杆末端弯制直径1.0mm的闭环圆圈,此圈的上方顶点距离第二磨牙腭尖最高点5mm,此圈近中顶点与第二磨牙远中颊尖平齐,此圈与牙龈间距离为3mm。支抗牙分牙,材质为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改良型腭杆。颊腭测压低的力量控制50~90g。
1.4 观察指标 ①锁颌解除时间: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锁颌解除时间。②统计患者矫治前及矫治6个月后垂直向压低量(Y轴)、远中移动量(X轴)、腭向移动量(Z轴):通过激光三维扫描仪后获得数字三维模型,并在Rapidform2006软件中行定点测量。
附表2 两组第二磨牙矫治前后相对于基准平面在矢状方向移动量(X轴)对比(mm)(负值为远中移动量、正值为近中移动量)
附表3 两组第二磨牙矫治前后相对于基准平面在水平方向移动量(Z轴)对比(mm)(负值为腭向移动量、正值为颊向移动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锁颌解除时间 观察组锁颌解除时间(12.41±2.58)W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4.08±4.21)W,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7,P=0.008)。
2.2 压低量及基准平面移动量 矫治前,两组垂直向压低量(Y轴)、远中移动量(X轴)、腭向移动量(Z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6个月后,两组两组垂直向压低量(Y轴)、远中移动量(X轴)、腭向移动量(Z轴)移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差值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3。
附表1 两组第二磨牙矫治前后相对于基准平面在垂直方向压低量(Y轴)对比(mm)
锁颌是指上颌个别牙的腭侧尖被对侧下颌牙颊侧尖锁结于颊侧。第二磨牙锁颌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的错颌畸形,此类畸形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咀嚼功能,还会造成下颌骨发育不良,由此引发下颌骨左右发育不对称,继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4][5]。因此对于第二磨牙锁颌,应尽早进行纠正治疗。
相当部分锁颌患者伴随着后牙伸长,后牙咬合锁结关系变得越来越严重,通常需要在矫治同时压低伸长的后牙。但是传统矫治方式难以达到此目标,且牵引矫治时需要患者具备较高的配合度,甚至需要患者改变饮食习惯以保障矫治正常进行[6][7]。基于此本研究设计出改良矫治后牙锁颌,并通过对比研究具体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锁颌解除时间(12.41±2.58)W显著短于对照组(24.08±4.21)W,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矫治前,两组垂直向压低量(Y轴)、远中移动量(X轴)、腭向移动量(Z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矫治6个月后,两组垂直向压低量(Y轴)、远中移动量(X轴)、腭向移动量(Z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差值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锁颌矫治期间第二磨牙建立正常关系后,通常发生前牙区咬合无接触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锁牙合牙在竖直过程中被有牙合向的牵引力牵拉,进而导致矫治牙伸长[8][9]。而改良腭杆则可以预防此类情况发生,避免使用交互牵引,在垂直向有伸长移位患牙矫正时更能体现出优势[10][11]。此外,笔者临床实践中并未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说明改良腭杆具有较高安全性。但临床患者情况不尽相同,锁颌解除时间受疾病严重程度、牙齿拥挤度等诸多因素影响[12]。且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结合自身意愿及经济条件等方面考虑,因此在临床实际中应用综合分析,为患者如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改良腭杆为一种简单、有效矫治第二磨牙锁颌的口内装置,能够在矫正锁颌的同时压低和远移患牙,可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