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

2021-09-14 01:39
科学咨询 2021年25期
关键词:化学活动课堂

信 琳

(大连市第三十中学 辽宁大连 116033)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丰富不但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大纲中明确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学生综合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新教育理念认为,青少年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青少年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理念还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治疗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充满失败,许多学生已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喜欢的,而且是教育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是学生自我情感体验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手段,也是综合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平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理念指出,社会生活体验在学生成长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1]。

目前,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少,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只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安全因素是主要原因。化学教育不是单一的课堂教育,只有整合各方各面的力量,形成良好的立体教育网络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化学学科教育,进而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良好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校努力推荐素质教育,扎实开展“高效课堂”,并一直致力于加强教师的课题管理与研究,力求通过研究唤醒教师的教育意识,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状态,帮助教师改善教育教学,丰富和提升其“实践智慧”。我校一直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并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具体的学科教学模式,从而使广大教师把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达到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研究策略

(一)社会实践活动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新课标的实施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讲解教材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渗透到初中化学社会实践中,实现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可发挥出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鉴于这种情况,我把社会实践活动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前移教学,设计出了社会实践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利用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积累和掌握更多化学知识与化学技能。

经过研究,以上课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采用该模式,学生更易查找资料,课前对知识的理解更到位,课上讲解得也更透彻,其他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其他课题也可以采用该模式,不过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讲解不透彻的情况,教师补充的较多,所以不太建议使用。

(二)社会实践活动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掌握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验更是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实验课,把社会实践放在化学实验中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不再是纸上谈兵。只有学生真正把社会实践与实验充分结合,才能清晰了解实验各环节的顺序,及每一环节对相关知识的运用情况等。由此我设计出了社会实践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实验课的教学时,先让学生分小组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活动方案。然后分工合作,利用课堂上教师提供的仪器(每组仪器不同,教师为不同的小组创设不同疑难问题)完成实验方案并提出解决本小组在实验时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组内解决不了就求助其他小组)。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社会实践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课后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家中物品进行实验,同时把设计上传到班级学习小组群,讨论成功的窍门和失败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学生在动手中去感受、去观察、去分析、去发现去创新。从而既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聪明才智与想象力得到发挥,又极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

(三)习题课中引入社会实践活动

传统的习题课主要以习题为主,课堂上学生做、讲,教师补充讲解,整个课堂枯燥无味,气氛沉闷,缺少激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往往达不到老师的预期设想。如果在习题课中引入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节枯燥的习题课转变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课。如在课前先由学生自主收集有关知识点,并小组合作绘制知识树,形成知识网络。课前根据知识网络,寻找重难点,并利用学生自身的特点、手中的资料、家中的材料等自主设计习题,由班级代表选取优秀习题在课堂上全班解答,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逻辑的完整性。课后学生还可以录制完整的习题讲解视频,发到班级群中,从而形成“习题集”,为以后的复习提供帮助。

(四)社会实践活动对课后作业的引导作用

以往的课后作业都是教师留一些习题,学生书写,第二天上交,多数学生都是被动完成,缺少主动性。这个时候教师结合学生所学的课内知识来布置一些课外的任务,则可以使学生既能巩固课内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如学完水的净化后,布置课外的调查题目:到市场上去了解漂白粉的种类、包装、规格、成分、作用、用途、价格等。这个小小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易行,十分有效。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知识面较广的习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或者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或者走出校门踏入社会,通过开展实地调查、参观、咨询、采访等活动,然后采用调查报告或者小作文的形式展示答案。教师运用多媒体设施展示学生的优秀调查报告或者化学小作文供全班学生学习,并向学校宣传栏或者报刊杂志推荐特别优秀的调查报告或者化学小作文。同时,还可安排学生在课外进行家庭小制作与小实验。

二、研究成效

(一)学生

1.学习目的的转变

社会实践活动以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为核心,围绕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实践活动设计的教学,积极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激发和提高初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98%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进初中化学的课堂学习中,有效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质量和水平。初中化学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同时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被极大激发,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化学实践活动课将学生置于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学习和感悟,对学生在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方面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意志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奠定基础。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仿科学家的思维方法,运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亲历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与分享,收集信息,学会假设、设计方案、取证,97%的学生领悟了科学观念,培养了科学精神,培养了对社会的责任心。化学实践活动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知识与技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形成和完善。初中化学实践活动课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化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实现了教学由“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的转变,为落实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3][4]。

3.学习方式更加丰富

社会实践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丰富初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缓解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和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95%的学生经历和体会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到科学知识和概念的同时,又能提高科学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师

1.本身素质的提升

由于社会实践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认真学习了初中教材同时,去名校听知名化学教师的示范课。另外,教师也经常阅读有关的专业期刊和杂志,与时俱进,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5]。

2.教学模式的转变

初中化学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师大胆创新,采用发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以及运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科技教学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逐渐由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真正成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初中化学实践活动课内容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整合课程资源时不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还要收集整理多方面的信息,不断更新本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样就迫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6][7]。

三、研究结论

化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化学课本和化学知识的总结提炼与发展升华,也是初中学生实现高效优质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科学合理的初中化学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具备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及开放性的显著特征,综合性是指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广泛,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强调将各种学习内容互相联系和整合并对学生进行整体呈现;实践性是指社会实践活动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实际操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探究性是指社会实践活动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无法在活动中直接获得知识,而需要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困难不断地进行学习积累,充分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和学习活力来掌握有关知识;开放性是指社会实践活动突破常规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教师的教学形式能够更加灵活,教学资源能够更加丰富,教学途径也能够更加多样[8]。

教师把社会实践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新知识能在学生的实践中产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身生活的感受及社会生活实际的调查了解,体验另类学习的轻松愉快,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来之不易和成功之后的甜蜜与喜悦;通过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思维习惯的感受,培养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所有这些,能促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实现初中化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会贯通,同时能潜移默化地建构化学知识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可以有效激发和提高初中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拓展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视野以及丰富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化学活动课堂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