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燊,甘烨彤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2.宁波大学 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浙江 宁波 315211)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飞速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数量也在迅猛增长。对众多心理学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搜索,深度挖掘隐藏的重要信息,不仅可以较好地归纳和总结心理学领域已有的发现,还可以就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1]在这一背景下,国内一些学者尝试借助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如知识图谱技术等)对心理学期刊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得到了较多有价值的发现。[1-3]文献计量学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和文献学的方法,通过研究某一学科的诸多特征以描述该学科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便为学科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3]在心理学的众多分支学科中,理论心理学最具核心性,是心理学的支撑性学科。《心理学探新》(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是我国心理学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理论和实证研究并重的原则,以繁荣心理学科学研究,促进心理学领域的探索创新为宗旨,突出特色,发表了大量反映理论心理学多个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该刊发文的学术影响力和研究主题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我国理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演进脉络。尽管已有学者针对《心理学探新》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但仅仅是从载文量、被引量、下载量等方面进行了基本的描述统计分析,[1]并未从中国理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这一更为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对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较为有限。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心理学探新》40年的载文,借助科学计量学领域的可视化分析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该刊的多项指标,以期对该刊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并以此深入挖掘我国理论心理学的主题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于2021年1月8日检索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中1981~2020年间发表于《心理学探新》的论文,共获得2776篇文献数据。为提高文献计量分析的准确性,剔除了缺失作者等资讯类文献数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2695篇。此外,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献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本文获得了上述2695篇文献被转载和被引的情况。借助科学统计与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7.R3)对《心理学探新》的载文量、被引量、机构、关键词聚类等指标进行整理与分析。
《心理学探新》年发文量、被引量以及发文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从1988年开始发文量大幅增涨,于1990年达到发文量的第一个高峰;2009年为发文量的第二个高峰,这可能是因为从2009年开始《心理学探新》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自2013年后,年均发文量在85~100篇的范围内浮动,拟合的结果也表明自2013年开始该刊年发文量逐渐趋于平稳,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保持下去。这表明,在国内理论心理学研究蓬勃发展之际,《心理学探新》仍严控发文质量关,重点刊发对理论心理学研究有参考价值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自1993年起,《心理学探新》因故转由江西师范大学和中国心理学会理论与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变为内部刊物,但在1998年12月又重新获得了国内外公开刊号。因此,图1中1994~1998这五年的原始发文量和被引量均为0。此外,2002~2010年的年均被引量均超过了1500次,2003年的被引量更是高达3092次;总下载量高达148万次,其中2012年的年下载量高达11万次、篇均被下载量高达551次。这些结果均反映了《心理学探新》载文获得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在理论心理学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图1 《心理学探新》年发文量、被引量及发文趋势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精选库的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能被其转载不仅反映了期刊载文的深度和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当前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4]自1995年以来,《心理学探新》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累计转载456次,其中1997年的被转载次数最高为36篇,具体见图2。
图2 《心理学探新》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情况
被引量是衡量作者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期刊载文的质量以及期刊本身的学术地位。[1]为了突出不同时间段《心理学探新》高被引文献的价值,将1981~2020以十年为单位划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分析每个时间段内排名前十的高被引文献,结果见表1、表2、表3和表4。总体而言,这四个时间段涉及的研究主题可归纳为如下四类:一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二是统计与测量工具、方法的述评,三是以大学生和自尊为主体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四是认知科学与社会认知。
表1 1981~1990年《心理学探新》高被引论文前十
表2 1991~2000年《心理学探新》高被引论文前十
表3 2001~2010年《心理学探新》高被引论文前十
表4 2011~2020年《心理学探新》高被引论文前十
作为高度概括研究内容的信息,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和出现频次为研究者明晰理论心理学当前的研究热点提供了可能,突出了某一特定时期研究者所聚焦的研究问题,有助于洞见未来的研究趋势。[4]本文采用CiteSpace对《心理学探新》2695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结果见图3和表5。由表5可见,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的心理健康、个性心理特征、主观幸福观以及自尊等研究主题备受关注。从共现网络图中不难发现,研究者通常采用问卷、眼动等手段开展此类研究。此外,主题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出现了诸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思想政治工作”等关键词,这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烙印。
图3 《心理学探新》主题关键词共现网络
表5 1981-2020《心理学探新》期刊发文的主题关键词
《心理学探新》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年代的心理学研究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指导心理学实践,因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均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引下进行的。这也体现在如图4所示的《心理学探新》关键词突现中,图中加粗线段为相应的关键词持续出现的时间。不难发现,上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思想政治工作”等关键词均出现在《心理学探新》创刊的早期。
图4 《心理学探新》关键词突现
本文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发表时间加入考察。这不仅能通过聚类凸显研究主题,相比于关键词共现分析更能明确研究方向和课题;而且时间线视图侧重于各个聚类研究演变的时间跨度,可体现不同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5]根据陈悦等人的建议,采用对数似然率算法对所有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5]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纵轴体现聚类信息,横轴表示发表年份,通过观察时间线视图可分析聚类的开始年份、持续时间等。经计算,所得到的聚类网络的模块值为0.2388,小于0.3的临界值,表明划分出的模块结构不够显著,这也间接地提示《心理学探新》后续的载文应该更加鲜明地体现办刊特色,如更加突出理论心理学工作的统领性。
图5 《心理学探新》主题关键词共现的时间线视图
表6所展示的是轮廓值均大于0.7的13个聚类,根据陈悦等人的观点,轮廓值大于0.7表明聚类的结果令人信服。[5]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心理学探新》发展历程中所涉及的重点研究领域,以下将从理论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宏观视角,以《心理学探新》五个主设专栏(理论心理学、学校与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为主来阐释聚类结果:第一,理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是《心理学探新》的特色栏目,尤其是早期理论心理学的一大阵地,包括聚类1、聚类9和聚类11。理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根本性质理论的心理学分支之一,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创刊至今四十年,《心理学探新》对于中国理论心理学领域在载文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1)实时刊发国内外最前沿的理论心理学成果,如和平心理学三种理论模型等。[6]值得关注的是,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心理学理论的是一种强调人性化的人文主义取向,为在科学心理学范式占主导的学界构建多元范式的局面创造了可能;[7](2)持续刊发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心理学成果,如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诠释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伦理健康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建构、协调发展的完整体系等。[8]文化背景下的理论心理学建构,一方面是将其他文化背景下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改造,如人际互动和谐机制需考虑到东方“关系本位”的文化特点对互动双方的评价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是挖掘中国文化中关于“中庸”“和而不同”“五伦八德”等的人生哲学,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心理学体系;[9](3)系统刊发具身认知的系列成果,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具身认知研究如身体主题在心身关系研究中的回归以及基于具身认知视角探讨传统心理学主题的研究如自我等。[10-11]作为当下的热点话题,具身认知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证检验均吸引了认知神经科学、理论心理学等多领域研究者目光。
表6 《心理学探新》载文关键词聚类分析
第二,学校与认知心理学。学校与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探新》常设且发文量最多的栏目,包括聚类2、聚类3、聚类5和聚类6。该栏目的载文特色较为鲜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心理学研究和以认知现象为主体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两条主线齐头并进。第一条主线,《心理学探新》刊载涉及各类发生在学校情境中、与学生有关的研究成果,如校园欺凌和攻击行为等;[12]第二条主线,涉及各类与意识、注意、知觉等认知现象有关的研究成果,如元认知监测等。[13-14]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探新》的刊文具有较强的理论底色,如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揭示身体运动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身体力行”的价值。[15]但就总体而言,这一特色还有待继续加强以推动理论与实证的共同发展。
第三,心理统计与测量。心理统计与测量是《心理学探新》较为经典且独具特色的栏目,主要是聚类13。近年来,《心理学探新》在该栏目刊发了一系列最新、最前沿的心理统计与测量技术成果,如概化理论预算限制下的最佳样本量估计等。[16]这些研究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认可,如胡竹菁和戴海琦对统计检验力和效果大小分析的论述被引81次,下载量高达4646次(截至2021年1月8日)。此外,《心理学探新》在该栏目中也刊发了一些基于理论构念的研究工具开发和汉化工作,如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材料的编制及效度检验等。[17]
第四,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一个囊括范围较广的标签分类,包括聚类0、聚类4和聚类10。人格特征与结构是中国传统思想与心理学紧密结合的研究领域。鉴于儒家等人性论思想对中国人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者重点阐述了儒家思想强调仁者具有“无怨”的人格特质等。[18]这些都为剖析中华民族认知与思维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也响应了发展社会与人文模式的理论心理学的号召。此外,从关键词聚类分析不难看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通常采用多类型统计模型(如中介模型、调节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有中介的调节模型等)的手段探索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12,19]近年来,脑成像技术也成为新兴的研究方法,为道德、自我等认知加工理论提供“反向推理”的认知神经证据。[20-21]
第五,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也是《心理学探新》常设的栏目之一,包括聚类7、聚类8和聚类11。该栏目的发文与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密切相关,更多关注心理健康与治疗、产品与消费、组织与管理等,如通过眼动追踪技术记录不同性别受众在观看禁烟公益广告期间的眼动特征以为公益广告提供具体的指导建议等。[22]同样作为实证研究的一大重地,该刊不仅突出理论特色,将具身认知、存在积极心理学等应用于心理治疗之中,[23-24]还关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实践等,[25]这些均为中国人的社会与心理服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与策略。
本文对《心理学探新》1981年创刊至2020年合计40年间的年发文量、年被引量、年下载量、年转载量、研究机构、关键词聚类等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并绘制了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的知识图谱,从而初步得到了《心理学探新》创刊40年来的总体概况: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理论心理学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机构,但仍需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和拓宽研究领域;《心理学探新》一直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发展理念,如“学校与认知心理学”栏目的设置往往为教育以及认知发展问题提供了依据,在推动相关学科领域持续创新与交叉融合的同时,也逐渐提升了其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基于上述对载文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分析,本文对我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作如下预测:
第一,更加紧跟时代步伐,更显著发挥理论心理学服务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功能。当前举国上下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正在合力抗击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学探新》在2020年第2期设置“抗疫”心理研究专栏,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及变化趋势、[26]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对医生角色行为的道德判断、[27]新冠疫情下过度胜任教师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等,[28]这些研究都是心理学主动响应国家当前实际需要的表现。然而仍需关注,疫情或突发事件常态化的时代,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的适应性功能、群体间的极端情绪等应激问题亟需更具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理论介入。
第二,更加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华夏文明留下了大量丰富的人生与哲学智慧,这滋养和塑造着炎黄子孙的心理与行为,同时也为构建人性化的中国本土理论提供了养分。例如,汪凤炎及其团队构想了一种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关于智慧的理论,古话有云“必仁且智”,这也预示着在国人心中智慧涉及聪明才智与善良品质;[29]学者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互动原则应用于探究积极和消极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实现幸福生活等。[30]面对中国文化语境下心理学为社会服务的困境,理论和实践本土化或许是破局之法。
第三,更加发挥理论在心理学研究全过程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理论是学科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位居学科的基础部分,是一门学科的“基石”。陈简和叶浩生认为,理论心理学不仅需要回应基础性问题,还应当保持对当下的介入以走的更远从而面向未来。在这一观点的指引下,国内学者在认知主义与具身认知、S-R范式及其背后的实证主义话语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突破。例如,从生成论的视角探究了互动对认知的动力作用,[31]从具身模拟的视角剖析了心理剧中的替身概念等。[32]然而关于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反思、批判和整合还有待加强。
当然,中国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并不能只基于《心理学探新》上的载文这个单一来源。放眼于整个中国理论心理学,本文认为该领域未来至少还有如下可能的发展趋势:
第一,从某一人物入手,深入挖掘其思想体系中的理论心理学精髓。例如,陈巍等人以郭任远为例,介绍了他激进的行为主义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三场争论之一”的本能论战的推动作用。[33]阎书昌和高志鹏透过微观历史的视角,以黄翼与周先庚、吴有训等人的通信为素材,还原了黄翼两篇形重错觉研究报告的评审与发表过程,揭示和反思了心理学知识产生的内在过程;[34]
第二,基于多学科的史料诠释认知/心智的研究进展。例如,陈巍立足于认知科学史,总结了他心问题的研究沿着布伦塔诺的意向性学说—迈农的基于判断的情绪理论—海德的归因理论这一轨迹。[35]李恒威等人描绘了脑、心和世界相互交织的画面,并启发我们思考顺应实在论的自然倾向的立场应该是当代神经表征主义还是胡塞尔的超越论的观念论?等等。[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