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际化研究人才培养策略
——以东京农工大学推进“国际化研究人才培育项目”为例

2021-09-14 05:15秦东兴
关键词:研究者学者论文

秦东兴

(嘉兴学院 儿童发展研究院,浙江 嘉兴 314001)

2014年,日本推出了“国际化研究人才培育项目(日文为‘国際的な活躍が期待できる研究者の育成事業’;以下简称“国际化人才项目”)①。该项目力图通过促进日本与海外的高校或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学者互派与交流,进而开展合作研究、发表合作研究成果,培养日本研究者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提升高校和国家的科研竞争力。笔者研究发现,日本通过实施该项目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尤其在年轻学者培养和国际尖端研究方面成效显著。对我国而言,如何培养年轻研究者,使其能够成长为国际顶尖学者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目前,对日本高校国际高水平学者培养方面的研究甚为少见,尤其是“国际化人才项目”推出以后,国内尚未见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通过探究日本的相关经验及做法,希冀可以为我国的相关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些许参考。

一、项目背景

(一)学者的国际流动性差

进入21世纪,日本高校和科研机构接收的海外研究者(以下简称“接收者”)和向海外派遣的研究者(以下简称“派遣者”)数量增长缓慢,从21世纪初开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17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国际研究交流状况调查”显示,过去20年间中长期(30日以上)接收者和派遣者人数在2000年时达到顶峰(接收者约14000人、派遣者约7700人),至2015年,每年接收者人数基本维持在12000-15000人;派遣者人数则呈下降趋势,2005年以后基本维持在每年4000-5000人左右。[1]

此外,从国家之间研究者的交流情况来看,日本的处境也不乐观。如表1所示,两国间学者交流最多的是英美之间,日美之间的学者交流人数虽然能排在第4位,但已同前3位拉开了差距。

表1 国家之间的研究者交流情况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籍学者的聘任不够积极。日本对聘用外籍教师的行为非常谨慎,多采用选派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开设国际化课程;而且,外籍教师无法深度融合到日本大学教育中,因为大学仅仅把外籍教师当作“客人”,而不是大学的“一分子”,导致外籍教师有“隔离感”和“孤独感”。[2]第二,“海归”人才不受重视。此前,日本的优秀年轻研究者在海外从事博士后研究,积累了海外研究经验,回国后可以进入大学任教。但近年这种职业路径已不通畅,“海归”人才回国后职位很难有保障。因此迫使很多研究者选择留在海外工作。[1]第三,日本国内学者的海外派遣存在阻力。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的年轻人“内向志向”愈发严重,将留在国内学习和工作作为首选,不愿意到国外留学或就职。同时,NISTEP②于2013年-2015年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派遣者数量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派遣回国后工作岗位没有保障;聘任制教师忙于应付聘期考核任务;忙于教学而没时间到海外交流;海外派遣经费削减;职称评审不重视海外研究经历及成果。[1]

研究者的国际流动性差造成了日本高校的研究活力不足、国际化指标偏低等问题。而这种状况产生的另一种后果便是日本国际合作研究的偏少,导致日本学者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低下,日本学者和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也受到不利影响。

(二)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低

首先,学者的国际流动性与国际合撰论文的数量密切相关。从表2所示的1998-2015年的4个时间段中,几个国家TOP10%修正论文③数的变化来看,日本的国际合撰论文数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比2003-2005年时少了近5000篇;而2013-2015年英、德两国的论文中7成以上为国际合撰论文,尤其是多国合撰论文数量大增;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论文总数及国际合撰论文数呈跨越式增长,2013-2015年已远超日本。山野泉等学者也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中国的国际合撰论文数量增长迅速与其优待外籍学者和“海归”人才密切相关。例如,1998年开始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中青年学者,并向其提供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及奖励。至2004年第一期计划结束时,共88所大学招聘了727人,其中94%具备海外留学或工作经验。[3]

表2 TOP10%修正论文中国内论文与国际合撰论文数量变化

其次,学者的国际流动性与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密切相关。在生物医学领域,由高校学者发表的论文中含海外作者论文的引用度则是不含海外作者论文的近2倍;在理工学领域中这种差距也达到1.5倍左右。[4]对4位拥有海外研究经验的日本学者的研究,发现如果以论文的被引次数来衡量,这4位学者在海外研究时发表的论文的影响力要高于回国后发表的论文。[5]NISTEP的调查也显示,TOP10%修正论文中国际合撰论文所占比例要高于日本国内论文,多国合撰论文所占比例则进一步高于两国合撰论文,表明国际合撰论文的影响力更大。

日本文部科学省发现,国外相关研究也指出了日本的国际科研论文占比缩小,近年的科学研究势头降低。[1]因此,日本不仅要促进学者的国际流动与交流,更本质的是要加强国际合作研究,以此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科研的国际竞争力。

(三)研究的创新性不足

日本学者国际合作研究不足造成的后果之一便是开拓新研究领域能力的下降。NISTEP对2002年、2008年和2014年3个时间点被引次数排在世界前1%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世界范围的研究领域数从598个(2002年)增加到了844个(2014年)。在这些研究领域中,美国参与的研究领域数最多,占总体的90%以上;英国和德国的参与领域数也有所增加,但比例维持在50%-60%左右;中国的参与领域数则从不足100个增至300个以上,占比从12%增加到了42%;反观日本的参与领域数则从2008年之后开始停留在300个以下,占比则从41%(2008年)降到了32%(2014年)。[1]

从对日本学者的研究情况进行的调查来看,也反映出日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开拓性不足。2015年,NISTEP对产学官一线研究者和社科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过去10年大学和公立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中,“创造新的研究领域的挑战性研究”和“寻找新的研究课题的探索性研究”都呈减少趋势,[1]从确保研究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角度来讲都是不利的变化。这种情况反映出日本学者在探究新的研究领域方面存在积极性或创造力不足,从而也影响了日本科研国际竞争力。由此可见,研究者的国际交流、合作研究与研究创新力之间紧密相连。

二、项目实施

基于上述背景,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推出了“国际化人才项目”,力图推动学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提升高校及国家的科研竞争力。项目的主要措施为:资助重点研究领域以及顶尖的特定研究领域;使日本的年轻研究者参与到世界顶尖水平的海外研究团队中;形成并加强双向交流体系、增加学者流动性。[6]对获批项目提供每年不超过4千万日元的资助,包括协助年轻研究者海外派遣的差旅费、接收研究者的差旅费和在日生活费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必要的经费。

在政府的经费资助支持下以及为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日本的高校积极参与并实施该项目,在促进学者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开拓研究领域方面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东京农工大学(以下简称“东农工”)在实施该项目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组建跨学科融合型研究团队、开辟新的国际顶尖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优秀的年轻研究者。因此,笔者以东京农工大学为例,对其相关措施进行探讨。

(一)提供便利条件:支持年轻学者进行国际交流

“国际化人才项目”与此前日本实施的单向的派遣研究者的“海外特别研究员”或单向接收研究者的“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等项目有所不同。该项目要求日本的高校与海外高校实现学者的互相接收和派遣,采取研究者双向交流的形式,并对派遣者和接收者的资质、人数和交流时间做了相应规定:“第一,研究者派遣方面:要求每年派出2名以上年轻研究者,派遣对象应为日本的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助教、专任讲师、副教授,或符合研究计划需要的博士后,如满足每年派遣以上职务研究者2名以上,则可增派在校博士研究生;派遣时间为1年以上,可多次累计,但每次派出时间不少于3个月。

式中:u(k),y(k)——系统在k时刻的输入与输出;nu,ny——系统的阶数;f(…)——非线性函数。

第二,研究者接收方面:每年接收研究者1名以上,接收者资质同上述派遣者;接收时间不限。”[6]因此,各申报机构都必须在项目申报时提出明确的派遣和接收研究者的计划及相关人数。例如,东京农工大学在2016年申报该项目时,提出了派遣研究者5人、接收研究者7人的研究者交流计划。[7]

同时,该项目也规定了各申报机构要为派遣者和接收者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例如,在项目的评审要领中规定:派遣地的支持条件;合作的海外研究机构是否具备良好的研究环境(优秀的研究者和丰富的研究资源、设备等),是否能够促进派遣者的研究;年轻研究者在派遣期间,对其研究活动进行支持的日方研究推进和管理体制是否完备;日本方面的接收体制;在研究者的接收中,日方对研究互动进行支持的体制是否完备;在研究活动之外,为接收研究者提供的相关支持体制(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生活方面的协助等)是否完善。[8]因此在项目申报时,各申报机构都必须详细说明对派遣者和接收者提供的支持及营造的相关环境。例如,东农工在项目申报书中提出了以下支持计划。

首先,建立对派遣者的支持体制。经费方面,在文部科学省提供的经费之外,增拨校长支配经费用于支付本项目派遣者的海外差旅费;在工作负担方面,派遣者所属研究室在研究室运行、学生指导、课程教学等方面对其进行协助,例如在其派遣期间聘任临时教师接替其所授课程等;后勤保障方面,由“尖端产学合作研究推进中心”对派遣者提供相关协助和服务。其次,建立对接收者的协助体制。该校于2016年4月设立的“全球创新研究院”不仅为邀请的海外研究者提供研究方面的支持,还建立了生活方面的支援体制。例如,整修外籍教师宿舍,为短期接收者租赁大学附近的民用公寓等,为其日常生活提供便利。[7]

由上可见,日本政府和高校一方面提出相关规定和制度严格要求学者的接收和派遣,这与此前实施的国际化项目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为学者提供相应便利条件促进学者的交流。因此,在上述措施的支持下,2016-2018年东农工通过实施本项目与8所海外大学进行了合作,共派遣研究者5人,其中助教4人、副教授1人;接收研究者9人,其中教授8人、研究员1人[7],实现了学者的交流互动。

(二)规定研究任务:督促年学者参与国际合作研究

“国际化人才项目”在促进学者的交流的基础上,是要加强学者的国际合作研究。所以,该项目的又一特别之处即对各申报项目的计划发表论文数及论文质量等进行评审,与此前日本实施的国际化项目对研究成果未作明确要求明显不同。例如,该项目提出对申报机构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及其成果目标进行如下审核:“通过实施国际合作研究计划达成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达到国际较高水平,参照以往的业绩成果衡量目标成果是否适当;通过实施该项目是否能够加强或扩大国际研究体系,是否基于相应客观指标(国际合撰论著数、被引用数等)设定的目标任务”。[6]由此可见,“国际化人才项目”希望通过学者的交流互动推动国际合作研究,因此非常看重国际合作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依此,各申报机构都提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目标。例如,东农工制定的成果目标为:发表Web of Science检索论文(以下简称“WoS论文”)76篇,其中含国际合撰论文16篇。[9]为此,该校在国内和国外都形成了合作研究的机制,为该校的年轻教师接触和开展世界顶尖研究的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首先,在国内组建研究团队,吸引海外顶尖研究者参与和加盟。该项目实施期间,东农工成立了4个研究团队开展跨领域合作研究。每个团队都有相应负责人牵头,与海外高校合作,邀请顶尖学者开展合作研究。其次,向海外合作机构派遣年轻研究者,参与国际顶尖研究。东农工在实施该项目期间共派遣4位学者赴海外进行交流合作,皆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10]最终,东农工的结项报告显示,2016年-2018年该项目实施期间共发表WoS论文91篇,其中国际合撰论文35篇,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而这三年的成果已是2015年以前该校WoS论文总数(27篇)和国际合撰论文总数(5篇)的3倍和7倍左右。其中,由派遣者发表的论文为18篇,含国际合撰论文为11篇,也体现了国际合作研究对年轻研究者成长的积极作用。[10]

(三)限定研究领域:推动研究者抢占国际学术前沿

该项目在评审时不仅要看申报机构的研究者交流与合作研究计划,还要评估申报项目的研究是否具有国际顶尖水平,或通过实施该项目能否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例如,在项目的《评审要领》中规定:“研究领域的优势性和未来性:设定的研究领域是否发挥本国的优势、具有国际魅力,能否预见可以创造新的研究领域;日方研究团队:作为本项目实施主体的日方研究团队,此前的研究活动在该领域中是否达到国际高水平,或处于日本顶尖水平;作为合作对象的海外研究团队:此前的研究活动是否达到该领域的国际顶尖水平。”[8]为达到此标准,各申报机构都发挥各自优势,尝试开拓新的研究领、实施国际尖端研究。例如,2016年立项的各项目都是国际创新或尖端领域的研究课题,[11]东农工的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首先,融合多学科研究领域,实现研究方式创新。东农工的研究包括以下4个子项目:分子的时空成像(物理工学);细胞环境反应成像(生物工学);微纳米液膜动态解析(机械工学);生理活性化合物活性发现机构解析(有机化学)。[9]该项目的融合研究实验室设立在东农工的小金井校区,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皆汇总于此,实现真正的跨领域融合研究。综合利用上述4个子项目的研究成果探究生物体内信号传输的机制是具有开创性和挑战性的,同时聘请海外合作机构的国际顶级专家学者来校参与合作研究,使其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

可见,日本政府和高校力图让年轻研究者在高精尖或创新型研究领域取得突破,从而抢占国际学术高地,实现提升国家科研竞争力。

三、项目成效与评价

“国际化人才项目”实施以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本学者与海外研究者合作发表了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日本学者也提升了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日本国际化研究人才培育在该项目的推动下初见成效,但该项目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促进了年轻研究者的交流与成长

首先,研究者的交流数量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实施该项目,各立项机构都采取了相关措施派遣和接收研究者,建立了相应的学者交流体系,促进学者的国际流动。目前,2014年-2016年立项项目已结项审核,派遣和接收人数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人数如表3。

表3 2014-2016年立项项目派遣者和接收者情况

其次,研究者的交流质量显著提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日本的年轻研究者在国际交流中得到锻炼,其中不乏取得优异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认可的优秀学者。[10]因此,也得到了国际权威学者的高度评价。[10]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日本的年轻研究者站在了世界尖端研究的前沿,有助于其成长为世界顶尖研究者。

(二)国际合作研究成效显著

首先,合作研究成果的数量显著增加。本项目的立项机构出色完成预定合作研究计划,很多高校超额完成了项目的预期成果目标,在国际合作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见表4)。

表4 2014年-2016年立项项目发表论文情况

其次,合作研究的质量显著提升。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派遣的年轻研究者积累了国际合作研究的经验,为后续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三)项目的局限

如上文所述,该项目实现了一定数量学者的国际交流,取得了较为丰硕成果,也确实促进了年轻研究者的成长,但该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交流学者的数量仍十分有限。尤其是派遣者5年间仅有200多名。[12]虽然此后文部科学省又陆续推出了多项促进学者国际交流的项目。但仅依靠外部力量推动的方式依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日本高校研究者国际交流性差的状况,还需要高校从人才引进制度、职称评审制度和薪酬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

其次,立项研究项目所属的学科领域不均衡,集中在理工学科。从2014年-2016年的立项项目来看,理工学科相关领域的项目为42项,占总立项数(48项)的近9成,而人文社会学科相关领域的项目仅6项。[6]这种情况或许由于研究用语障碍、研究成果难以衡量等原因造成人文社会学科不易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其成果也很难量化,所以申报和立项数量十分有限。但客观上呈现出学科领域不均衡的现象,也需要日本政府和高校思考如何提升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

最后,在大力推动国际合作研究的同时也需要冷静和全面地思考国际合作研究的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在国际合作研究中可能存在各种风险和危机,例如派遣者的海外人身安全、合作研究的知识产权归属和研究经费的分配等,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纠纷。[13]这需要日本政府和高校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风险管控机制,例如设立国际合作研究的危机处理部门、法律部门等。

(四)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日本“国际化人才项目”可见,学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国家的科研竞争力而言愈发重要。我国也颇为重视对国际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高校学者的国际交流数量以及合撰论文的数量也都快速增长。但与国外官民共举创办各种项目相比,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项目较少,层次较低,持续时间较短,[14]仍需要在以下方面提升和完善。

首先,提升学者国际交流的质量。如表2所示,近10年以来我国高校学者的国际合撰论文数及高质量论文数都显著增加。但学者的国际交流质量仍有待提升。以高校教师的访学为例,很多教师为职称晋升而赴海外访学。但访学期间未进行相关研究,与海外研究者的交流与合作也十分有限,甚至不具备交流对象国的语言交流能力。这种情况可以借鉴日本“国际化人才项目”的经验,要求学者在访学或交流期间开展相应合作研究,并定期发表相关成果等,提升国际交流的质量。

其次,加强尖端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我国在普遍性的派遣与引进学者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特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根据国际局势的现状和发展,引导高校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精准部署和制订差异化的教育国际交流战略。”[15]同时,需要通过政策、资金、待遇等倾斜,为国际尖端领域的人才交流与合作提供便利条件,从而抢占世界科研的前沿阵地,培养国际顶尖人才。

注释:

①该项目在2016年以后更名为“推进加速脑循环的战略性国际研究网络项目”, 项目的目标和内容等无改变, 英文名称也未改变, 2018年以后暂停实施。

② NISTEP: 日本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直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 为国家制定科学技术政策提供咨询和建议等, 并从事相关调查研究活动。

③ TOP10%修正论文, 因各学科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不同, 某些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数偏高, 某些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数偏低, 不能同等计算;因此分别抽取各学科领域中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的论文, 将此作为全体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的论文, 即是TOP10%修正论文。

猜你喜欢
研究者学者论文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学者介绍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