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龙升,宗晓蕾,杨 剑,张泽南
(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2.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科技创新为特色,依托区位、资源、先行先试政策等优势,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随着以生态网络为系统特征的创新3.0时代的到来,面向国家科技创新2030,通过不断思考和把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治理模式新特征,构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厘清示范原理、促进协同创新、拓展示范成果,这对带动区域发展、增强示范区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概念主要来源于创新系统和区域科学的研究成果,在1992年由英国科学家Cooke Philip首次提出,后经发展将其解释为基于地理空间、创新主体间相互关联形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进而支持区域创新活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1-2]。袁潮清等研究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含创新活力和治理组织两方面的内容,并要形成地方性互动网络,以促进创新[3]。毛艳华、任胜刚等分别对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概念进行了分析归纳,认为目前学界尚未形成一致的概念表述,他们从空间、主体、形式、目标等几方面要素对其基本内涵进行概括[4-5]。综上,“区域创新系统”是在具有开放边界的地域空间内,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间进行社会交互作用形成一个社会系统,通过制度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促进区域内创新活动,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在美国PCAST于2004年发布的《维持国家创新生态体系,信息技术制造业和竞争力》和《维持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科技竞争力》两份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指出国家在技术和创新领先源于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一种协同机制, 企业这种协同机制将个体与他者联系, 并提供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输出价值[6]。Luoma-aho等人把“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一个在生态环境中起互动和交流作用的长久性或临时性系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创新主体,他们能在这个环境中相互传授思想,推动创新发展[7]。郑小勇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围绕技术创新和技术商业化而形成的一种组织间的广泛联系[8]。杜德斌把“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一定地域内相互作用的各种创新机构、创新服务机构和创新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9]。概括一下,“创新生态系统”是在创新3.0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一个由创新个体、创新组织和创新环境等要素相互依赖、互动适应、相互交流和协同演化而组成的动态性开放系统。
笔者结合牛翠娟等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杨荣对创新生态系统在概念、结构、特点和功能上阐述[11-12],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隐喻,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个层次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群落和环境对应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对二者组成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表1),并模拟形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1)。
表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对比
图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1.创新主体。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生物部分),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主体,它处于系统的中心位置,决定着系统内部资源的流动以及战略的实施,如示范区内的高校、科研单位、科创企业等。具体可以分为知识创新群体、产业创新群体和辅助创新群体,知识创新群体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产业创新群体由上下游企业、竞争企业和互补企业组成,辅助创新群体由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创投机构和服务机构组成。
2.创新环境。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环境(非生物部分),是指创新主体所处的具体创新环境,是创新活动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如示范区的政策制度、基础设施、创新氛围、创业服务水平等。具体可以分为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4类,社会生态由科技发展、政策制度、创业服务和教育培训等组成,经济生态由经济发展状况、社会需求和资金支持组成,自然生态由地域地貌、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组成,文化生态由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流动偏好组成。
创新主体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活力的核心层,包括知识、产业和辅助创新群体,他们分别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各创新群体内部及相互间关系的错综复杂性决定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即创新主体构成元素的数量、种类、关系越多越复杂,该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创新力越强。任何创新主体必须处于创新环境中,创新环境是创新主体创新活动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自然、经济和文化等创新生态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创新主体发挥创新活力的重要前提。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创新主体间及其与创新环境之间的物质、人才、资金、信息、知识等快速流动是该生态系统高效运转的重要体现,当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也处于更大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如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属于长三角创新生态系统,也属于中国创新生态系统),需要外部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也会产出人才、技术和产品,它的良好运转是上一层级创新生态系统高效运转的前提。
1.整体稳定性。区域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是某一区域内各种要素相互联结、互相影响的相对平衡的统一体。整体性表现在它不是各要素简单相加堆积的,而是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稳定性表现在它具有自我调节和自适应的功能(如竞争反馈机制),自身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复杂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多种创新要素组成的,是一个多维空间结构系统,既包括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和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也包括政策、文化、市场和基础设施等创新环境要素,这些要素来自各行各业各种领域,均有自身的目标定位,且相互之间还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等关系,使得系统呈现复杂多样性,一方面创新要素复杂多样化,另一方面联结关系复杂多样化[16]。
3.开放协同性。自然生态系统不仅通过其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还需要与外界进行一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来共同维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系统的发展,表现出开放协同性。区域生态系统虽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但其本身也在全球或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之中,在其系统内部协同发展的同时,在科技、资源、人才等多方面都与区域外部发生着广泛的联系,是其保持稳定与发展的基础,也表现出开放协同性。
环保督察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一带一路”提倡同样也为我国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孙钊提到,“一带一路”是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大平台。据统计,每年有30-40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人员来到中国学习我国先进的农业技术,我国与亚非拉美等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也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
4.动态生长性。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发育、代谢、成长、衰老等有机体的一切生物特征,它总出处于发展、进化和演变中。创新生态系统也同样有类似的动态性和成长性,其表现为:一方面,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系统中各种创新要素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另一方面,系统中各种创新要素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中。这些动态的过程最终目的还是寻求一种平衡,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上系统朝着成长进步发展的。
5.群聚网络性。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群聚效应,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群聚效应是某个空间区域内各种创新要素和环境因子的集聚,如人才、资源、政策、企业等要素的集聚,表现出群聚性。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和协同演化,交流合作密切,关系纵横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系统内部网络化结构,表现出网络性。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安徽省合肥、芜湖、蚌埠3市组成,2008年开始建设,于2016年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以“自主创新”为主题,试图打造一个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区域品牌,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示范区建设1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区2008—2018期间,GDP由2 900.9亿元增加到12 816.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32.7%上升到42.7%;示范区财政收入由490.9亿元增加到2 276.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37.0%上升到42.4%;示范区研发投入强度由1.87%提高到2.75%,研发经费投入由54亿元增加到352亿元,占全省比重由55.2%上升到62.3%;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72件增加到9 072件,年均增长42%,占全省比重由55.6%上升到61.1%;示范区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9个,占全省的84.5%。截至2018年底,示范区拥有省级以上高新区6个,其中国家级3个,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4个,其中国家级8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 080家,占全省的57%[13]。
基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势。第一,示范区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地域条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中观层级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位基础上的,合肥、芜湖和蚌埠分别是皖中、皖南和皖北的代表城市,跨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是安徽3个重要“增长核”,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从国家层面上部署了合芜蚌三点串一线形成区域发展“增长极”,突破了3市的相关体制机制,有利于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条件。第二,示范区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示范区建设10年来,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到各个领域和行业,把创新创业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结合起来,形成了“众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模式,逐步形成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三,示范区基础上发展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政策优势明显。合芜蚌示范区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期间就已形成了包括创新载体、人才激励、创新创业、科技金融、财政税收、成果转化等创新要素全覆盖的政策190多条,获批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又出台政策文件30多项,在先行先试政策的指引和执行下,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环境得到不断优化,为发展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便利[14]。第四,示范区科教创新资源助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合肥、芜湖和蚌埠3市拥有1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60余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聚了安徽省大部分的创新资源,示范区成立后科技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助推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15]。
首先,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动力源泉。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科技创新为特色,当前世界在经历了创新线性(创新范式1.0)、创新体系(创新范式2.0)阶段后,进入到了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范式3.0)阶段,作为创新3.0核心要义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创新应用为本,以用户为中心,以生态软环境为基础,着力于推动区域创新主体的科技进步、国际竞争和生态发展。构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是顺应创新发展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它将成为示范区发展的核心创新载体,将进一步激发示范区创新活力,营造区域创新氛围,形成创新“加速度”,成为示范区的创新动力源泉。其次,促进了合肥、芜湖和蚌埠3市的一体化协同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10多年来经济、科技方面发展成效显著,合肥、芜湖和蚌埠3市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合肥的语音产业不断拔节壮大,芜湖的机器人产业呈现规模集群化,蚌埠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三市协同创新发展仍然不足,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将推动三市的一体化协同发展,促进示范区创新资源的高效联动和优势互补,不断发展平台经济和分享经济,培育示范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契合了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大范围、高层次和深程度推进,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已进行深度融合。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芜蚌国家自主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是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也是示范区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16]。最后,也是促进区域就业、保障民生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结构转型、GDP增速放缓等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解决好就业问题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整合创业资源、激发创新动力,从而吸收大量人才,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方面,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条件已近乎成熟。合肥、芜湖、蚌埠3市拥有着丰富的科教创新资源和良好的地域区位条件,加上长三角一体化、安徽自贸区以及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带来的优越的创新支持政策、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高效运转机制尚不完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复杂性不够,稳定性和高效性不足。主要体现在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缺乏整体的协调运转机构,运转机制不健全,创新主体之间及其与创新环境间联系不紧密,导致生态系统内的物质、人才、资金、信息、知识等流动不足,未能充分迸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驱动力。
1.加强政府统筹施策,推进示范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好系统顶层设计。①健全管理服务机构。当前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构成元素已基本成熟,但整体的统筹运维机构不完备,服务配套不完善,健全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管理服务机构是进一步激发其创新活力的必然要求。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转以及其创新优势的维持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把握改革着力点,注重协同高效、重点突破,不断探索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创新发展,进而去推动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把握“发展目标”,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注意各层面法律、规章和政策协调性的基础上,突出示范区的改革示范作用,最大限度进行制度体系创新,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第二,明确“权责关系”,以制度形式明确各项权力与责任,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序。第三,注重“调查研究”,为提升制度体系的合理有效性,相关制度体系的构建完善是需要在全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第四,强调“赢得支持”,制度体系的建设需要在相关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和认可基础之上的,进而赢得多数创新主体的支持,这样才有利于制度的执行与落实。③合理规划系统布局。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合肥、芜湖、蚌埠3市组成,纵跨安徽省的皖北、皖中和皖南地区,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性,且各市发展均有各自的特色产业。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在进行整体规划布局上,首先,要注重空间布局,合理分布各创新主体,促进创新主体的以点带面、拟态聚合,实现集群式发展。其次,要明确功能定位,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各种创新要素协同共生的整体,这一特征要求系统根据各创新要素的功能定位进行功能布局来促进系统的协调性。再次,要进行特色发展,有利于示范区特色产业群的产生,也有利于创新主体的多样化发展,提升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后,要构建创新链条,打造资源、服务、产业等全链条引爆创新力,全面助力创新产业“快跑”。④开放协同创新治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协调性特征决定了在进行系统治理时要注意以下3点:第一,把握协同治理思想,就是要秉持联动、共享、包容的理念,聚焦生态系统内部关系的协调,实现内生竞合式的发展。第二,开展开放式网络治理,通过构建开环式人才机制、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构筑开源的创新知识文化高地、完善互联网交互平台等手段实现,来激发系统的创造力。第三,实施全链条式创新治理,是要求从创新的源头到创新应用再到创新转化,从创新人才到创新管理再到创新环境开展全方位治理。
完善功能模块设置。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内各要素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能源、气候、物质环境等多种角色,他们承担着各自的功能任务,密切合作且分工明确,共同维护着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转。创新生态系统也有类似的物质、人才、能量、资金、信息、知识流动等功能,为实现这些功能,也应该设计资源整合、教育培训、创业服务、金融投资、运行管理、创新文化等功能模块,确保系统的良好运转,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成果输出。
建立运行管理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通过自我调节实现的一种动态平衡,一般来说生态系统越复杂多样,其调节能力越强。为维护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转,应从其自我调节能力提升方面着手,在增加创新主体多样性的基础上,要着重在构建覆盖全面的运行管理机制方面下功夫,促进创新要素的广泛联系,推动系统管理的规范性和功能完善化。具体的运行管理机制应包括组织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互动反馈机制、知识共享机制、产业对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文化机制、人才奖补机制和信用保障机制等。
推动产教研协同发展。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建立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相互制约与协调上,生态系统的发展取决于他们的协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示范区的创新引领发展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作用的发挥,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机制就是推动产教研的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从上游到下游需要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协同,也就是需要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合作,发挥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培育功能,推动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产出,以及促进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集中优势推进科技型创新创业。
2.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持续提升创新生态系统创造活力。壮大人才队伍,繁荣创客群体。人才是第一资源,它是限制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好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矛盾是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示范区内有1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众多的科技人才,也具备培养各类人才的能力,做好育人才、引人才、留人才、护人才是示范区人才工作的重点。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示范区高校和企业资源,加强校企对接,培养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第二,完善创客群体代谢机制,设计系统框架式的创客吸纳和退出机制,把握系统动态创客代谢效应,针对系统内的各创新主体可以在此框架下设计各自创客代谢机制,促进各层次创新主体特色化发展。第三,强化人才管理,建立人才奖补机制,促进优秀人才的能量循环,培养优秀管理人才,提升人才管理服务水平。
推进科教融合,促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更多依托于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优秀科技人才和先进科技平台,是知识、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发挥示范区科教优势,推动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和促进知识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强科技融合要把握以下两方面:第一,推动示范区内“科研单位”与“教育机构”的主体融合协作,如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研究、联合培养人才和共享科技平台等,将最大限度的促进知识创新。第二,推进“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互动,分为高校内研究机构与教学活动的互动以及科研单位科研活动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从而在促进知识创新的同时,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共赢发展。创新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相互联结、相互影响,他们往往共生共荣,为实现各主体共赢发展,必须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交流。具体可以通过以下3方面来强化合作交流:第一,架设信息之桥,厚植合作基础。交流合作的基础是信息的互通互联,示范区搭建合作交流空间和网络平台,将大幅提升合作机会。第二,深挖合作潜力,加强示范区内设施联通。示范区从顶层设计层面就一直注重协同创新,应该最大程度地去发掘合作潜力,打通资源、知识、成果、文化等多方面共享交流渠道,从而促进合作交流。第三,创新科技传播,深化区域内外联盟合作。这里将合作拓展至省内、国内甚至全球,搭建相关产业、行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合作联盟,有助于各种资源的动态链接,推动共赢发展,也是创新生态系统开放性的重要体现。
3.优化创新环境建设,增强示范区创新生态吸引力。打造良好社会生态,构建全链条式社会支持创新大环境。①增强政策支持。优化“先试先行、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创新政策体系[17]。在合肥、芜湖、蚌埠3市原有的支持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和示范区已有先试先行政策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试点政策需求和实践效果跟踪研究,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政策体系。这些政策不仅包含土地、金融、税收、法律法规等宏观政策,还包含人才奖补、住房保障、户口迁移、创业服务、创业融资等具体政策,既要确保各项政策的可操作、能落地,还要有相关制度建设做保障,进而切实推进示范区创新创业发展。②强化创业服务。搭建“激发创新、成果转化、一站到底”的创新服务平台。第一,促进创业服务的系统化水平。持续丰富创业服务内容,不仅包括当前常见的创业咨询、政策解读、人力资源、财务代账、场地管理等基础服务,还应加大融资、研发、培训、资源对接、信息共享等升级服务,提供“一站式”“菜单式”创业服务。第二,提升创业服务专业化水平。针对上述服务内容,可以根据创业项目为创业者开发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套餐,供创业者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提供“个性化”“特色化”创业服务。第三,提高创业服务网络化水平。示范区纵跨三市存在一定的区位距离,且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创业服务的网络化已成大势所趋,让创业者足不出户去创业成为现实,提供“大数据”“云处理”创业服务。③加强教育培训。建立“以赛促学、产教融合、终身教育”的创新教培机制。第一,探索“以赛促学”模式。在传统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倡导“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和技术的运用能力。第二,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推动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校企协同合作育人,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第三,推行“终身教育”制度。灌输创新创业教育的终身教育思想,构建适应终身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结合,打造在职创业人员技能培训教育课程[18]。
塑造良好自然生态,促进创新生态系统软硬件条件提升。①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众创活动提供支撑体系,是系统软硬件实力的重要体现,基础设施建设除依靠政府投资外,也可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平台投资机制,当前很多微观创新生态系统(如众创空间生态系统)均是采用这种模式,但是示范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范围较广、影响较大,建议由政府或者国有企业主导。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注重物理空间、办公场所和社区配套等硬件设施建设,还要关注信息共享、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信息网络设施建设。②优选空间位置。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有很多创新要素组成,创新要素布局时有时会考虑产业集群化发展,因此在产业集群化布局选址时必须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需要,同时要做好产业发展态势研判,适当预留拓展空间,规划好全链条式产业链布局,促进整体产业链发展,避免进行二次重复建设。
营造良好文化生态,寻求示范区文化和品牌差异化发展。①培养创新精神。习近平曾说过“维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与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活力提升的重要方面。培养创新精神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第二,发展创新思维,要做到发散思维、独立思考、批判思考、辩证思考等。第三,塑造创新个性,要把握创新情感、责任感、进取心和人格的培养。②培育创业文化。培育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创业文化,有利于系统内各创新主体共同愿景的建立,也有助于全民力量的凝聚。创业文化培育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深挖示范区创新精神的文化内核,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创新创业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其文化根源,提炼简洁、准确的示范区创业精神。第二,寻求示范区创业文化外延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在具体的创新单元创业文化提炼时,要根据其优势特长、行业定位以及故事积淀朝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第三,融入“追求梦想”“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合作共生”等文化元素,保障创业文化的正能量性。第四,通过创业比赛、创业沙龙等创业文化活动,将创业文化带到社会上去,进一步积淀创业文化,也为创新创业项目合作、资金对接、经验交流学习寻求更多机会。
创造良好经济生态,实现经济、科技良性互动发展。①集聚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资源是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发挥创新优势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打通创新资源流通渠道,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对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用好区域创新资源,激发创新生态系统内生动力,汇集示范区内高校科研院所主导的知识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创新型企业主导的技术资源、金融机构和创投机构主导的资金资源等资源,形成内生动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第二,聚焦国内创新高地,做好先进科技的承接转移,广泛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基金和协会等机构,主动承接相关先进技术项目的落地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优质股”。第三,加强与相关相近示范区合作,强化优势互补,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新机遇,全力融入“长三角”创新发展“加速度”,查缺补差,突出优势,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第四,挖掘国外创新资源和优势海外侨团,策动外在潜力,通过政府政策激励措施和市场手段来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 最终实现全球资源为示范区利用和促进示范区的自主创新水平。②优化经济形势。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的,处于大的国家经济形势下,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但是近年来,国内外政治形势日趋严峻,经济也出现下行压力,进入新时代后,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增长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良好经济形势,需要把握以下3点:第一,优化产业结构,探寻发展新天地,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新模式。第二,扩大内需市场,释放发展新潜力,紧抓人工智能、5G、区块链技术等消费新需求机遇,推动产业和消费的“双升级”。第三,持续深化改革,创造发展新机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投资。
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自贸区的设立、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推进,不断激发区域科技创新活力已成为该区域发展的主旋律,构建稳定、高效的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是进一步迸发示范区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自然生态系统和当前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在细致分析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提出了完整的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方案,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是长三角创新生态系统高效运转的必然前提,也将会成为安徽快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助推器。